蜀王府的仙人醉一向分为三档,四十度,五十度和六十度。
蜀王大人嚷嚷上酒时,护卫丫头们都会看他打出的手势。
而酒坛上的阿拉伯数字,除了蜀王府的人,外部人识之甚少。
李恪估计益州官员大多都是南方人,喝高度酒可能比不上北方寒冷地区的人,六十度感觉有些高,便是上了五十度的,应该也可以测试出这些益州同僚的酒底了。
便是此前喝过的司马曹承安也直呼够劲。
这个酒楼不错啊,众人能来吃这个饭局,只是赶巧,毕竟谁也没想到交接会如此迅速,只是半天便即交接完毕,一州刺史交接正常都要个三五天好不好。
但没想到这个酒楼上的菜中不仅上了白甲鱼,便是连鹿肉也给大家上了。
李恪意外地发现,益州官员竟然很是能喝,除了曹承安外,无论是要去长安高升的罗刺史、要退休的马别驾、还是录事参军、六司参曹等众人酒量皆是不差啊。
也就主管文书处理的莫长史喝的少点,一顿饭下来,三坛仙人醉也就剩了个半坛,李恪、权万纪喝的不多,如此算下来,在座的基本都喝了一斤左右。
李恪没喝多,这就是地位高的好处了,他若是不喝,也没人敢劝酒,所以,散席时,李恪也只是喝了个微醺。
回府后已是申时。
甘草见李恪到了书房,连忙给他泡上壶茶,然后退了出去。
李恪拿起纸笔,想蘸上墨,却又想起什么,打开房门,对着甘草道“甘草,请戴积本过来。”
片刻后,工匠头子戴积本来了。
“嗯,积本,这几日你准备一下,组织两个队伍出去探矿。”
“探矿?”
“嗯,是,一个便是铁矿。”
“铁矿,好。”戴积本听了竟然有些激动地叫了起来。
“哦,铁矿好,为什么?”李恪有些摸不着头脑。
“殿下,府里工匠大多是军籍的啊,都想打造兵器战甲。”戴积本低低说了一句。
他们从军中被李二要过来,到了蜀王府后,以为自己和打造兵器战甲无缘了,却没想到,李恪现在让他们探测铁矿。
毕竟此时铁矿可是朝廷管控的,尤其禁止私下打造兵器战甲,私藏三弩,便可判流刑,一甲更是抵三弩,三甲判绞刑可不是说笑的。
虽然他也知道李恪是岭南水师都督,但也没发现李恪啥时有打造兵器的想法。
可是蜀王府里的提炼高度酒、炒制茶叶,还是提炼青盐,虽然是当世创举,但只要一看就明白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啊,府里一个小丫头做的也不比这些大老爷们差。
也就是制作指北针、望远镜时,才让他们找回一些军中的感觉。
李恪听了一愣,还真是有些忽略了这些工匠们的感受啊,他们是军籍工匠出身,打造兵器战甲才是本份啊。
李恪理解地笑了笑,心道,这个,以前还真没办法让你们打造,毕竟没封地啊,去哪里找铁矿?
但现在却是不一样了,现在咱可是有封地的大爷了,便接着说道:“府里往西大约百里左右,有条河叫铁溪河,你们沿着河两边多找找。”
“这个,殿下怎么知道的?”戴积本有些吃惊。想要找出铁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不然大唐不会如此缺乏铁器,百姓家里连炒菜的锅也没有。
这个有些不好回答,李恪哈哈一笑,“嘿,我就知道这么多,别的也没有了,还要靠你们仔细去找。”
“另一个要找的是石灰石矿,这种矿的岩石呈现出灰色或白色,质地坚硬且易碎,你知道的,也组织一个队伍去找找。”
戴积本点点头,石灰石,建城修路都是要用的,只是不太明白李恪为啥要找这种矿罢了,但李恪让找,努力去找就是。
“诺。”
李恪为何急于找铁矿?
在制盐刚刚开始稳定生产后,马上就要去找。
这里是大唐啊,要保护好自己,没有铁怎么行?上回,府里护卫在德清一下子被打死了上百人。
有了铁,自己便可给府里护卫的武器升级一下。
况且岭南舰队已经开始建造,这可是李二给自己的私军,武器制造也要自己来造的。
所以寻找铁矿最为重要,李恪不惜把后世铁溪河的矿都给透露出来了。
戴积本走后,李恪沉思半晌,嗯,从长安出发后一个多月了,现在自己也接任这个刺史了,还是要给李二写封信汇报一下工作的。
想到这里,李恪开始给长安写信。
第一封信给太上皇:
说自己带着李元轨平安到了益州,李元轨一路表现不错云云,另外,发现这里有一种竹子很好,制作了一个挠痒痒,献给祖父。
第二封给李二,这封信略微长了点:
父皇金安:
儿臣李恪此时遥拜于益州之地,心中挂念父皇龙体康健,朝事顺遂。
孩儿已于三月五日抵达益州,并于三月十五日接任益州刺史职务,政务之事交接尚算顺利。
出长安一月有余,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首先恭喜父皇,六弟李愔已顺利开办益州天然居酒楼,想必今年能给父皇的内帑增添不少银子,开不开心?
其次再恭喜父皇,你要发财了或是成为万家生佛了。
嘿嘿,别急,且听孩儿慢慢道来,孩儿不经意间发明了毒盐矿提取加工成青盐之法,成本极低,就是人工成本,加上毒盐,所以,父皇明白了吧。
这个生意送给父皇五成份子如何?孝顺吧,唉,天下孝顺如孩儿者,仅孩儿一人矣。
孩子正在日夜不停地制作屯货,目前已经囤积了五万斤了,待孩儿屯积到百万斤后,便会发货给父皇售卖。
等父皇售卖了,益州、蜀地、江南也可以开始大规模售卖了,盐的名称孩儿已经想好了,就叫:“贞观盐”如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还有,孩儿等人在德清遭遇各方袭击之事,想必父皇已经知道了,杀匪令听说起了些效果。
只是靡费甚巨,孩儿想到银子哗哗地往外倒,便是有心如刀割般的感觉,听说杀匪乃是立军功,军功孩儿不要了,折算成银子给孩儿如何?
风景益州独好,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以德治州,以法治民,力求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望父皇务必保重龙体,福寿康宁。
李恪 敬上
第三封给长孙,都是表面文字,请长孙注意身体,不要劳累云云。
第四封给杨妃,说是自己一路踏水轻松到了益州,这里很好,山美水美,百姓淳朴,社会安定,还有就是说李愔在益州开了一家天然居了。
现在李愔正在准备再开一家,接着考察其他州,争取早日在其他州也开上一两家云云。
最后一封给李承乾,毕竟李承乾安全了,自己才安全,就算他要挂,也要晚些时间挂,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写什么呢,算了,不磨叽了,直接写让他一定要劳逸结合,多出去玩,要是想喝酒了,直接去蜀王府拿,然后找李泰喝,最好直接把李泰喝叭下云云。
家书写完,直接喊来府里护卫,让他快马带回长安,顺便回长安蜀王府看看钱管家,有没有被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