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在此时又称贱肉,名称的由来估计是肉上的腥臊味实在太重,简直令人无法下口。
只有逢年过节时,贫苦人家买上一点,忍着腥臊味咽下去,根本没有什么吃肉的享受感觉。
也因为如此,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此时的大唐生猪养殖的甚是稀少。
李恪可是记得后世猪肉占了国人肉类消费的七成左右,其他什么牛羊水产全加起来也不过是三成。
这么好的肉食,没上国人饭桌的原因很是简单,便是养殖的过程中要去势,说白了就是把猪仔给阉割了,这样的话,猪肉不会腥躁,而且小猪还长得快。
只是这点不仅此时的人不懂,便是后世普通大学生们普遍也不懂,真正明白的也只有养殖专业的大学生了。
而李恪之所以知道,却是因为自己出身农村,奶奶每年会养一头猪,猪仔稍后长大了,便要进行阉割 ,只是这个记忆有点模糊,所以他也一直没想起来。
此时想起了这点,心情却甚是愉快,对着甘草说道:“甘草,让钱管家明日去买上几十头猪仔回来,不要多问,问多了,你也不懂。等以后就知道了。”
甘草有些大惑不解,但少爷要买些猪仔回来,也不是什么事,让钱管家买回来便是。
次日。
甘草带都会李恪来到一处养殖地里,嗯,不错,买回来的小猪都是健健康康,活力十足啊,全是对甘草说道:“以后府里的剩菜剩饭,不用留,都给这些猪仔们吃,还有一些一些猪仔的主食,你们知道吗? ”
“知道。”
“嗯,要让他们吃饱了。”李恪点点头,猪是杂食性动物,吃啥啥都香,小麦、豆饼、豆渣、野菜什么的都是可以下肚的。
“可是,少爷,你就这样养着了?养大了也会成为臭肉的啊。”甘草提醒道。
嗯,这个,李恪摸了摸头,后世农村都有专门的人来给小猪去势,普通村民却是做不了这个的,要是阉割时没阉割干净,长大了还是臭肉啊。
所以这个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想了想,顿时有些愁眉,大唐时时根本没有此类技术人员好吧,连阉割猪仔的人都没出现过,这种人去哪里找?
这个人估计不好找啊?
“少爷,你是想到什么难题了,说出来听听,甘草或许听说过呢?”
也是啊,有没有给猪仔阉割的专业人士,说一说,没准甘草会知道呢。
琢磨了一下,说道:“甘草,你有听说。。。嗯,谁会给猪去势的吗?”
“什么,给猪去势?少爷你在想什么?”甘草大吃一惊,脸是也是一片羞红。
“没事,你不懂,算了,你先不要要对外说,少爷也再想想。”李恪有些懊恼,果然这个问题超过了甘草的认知力和想象力了。
还是要问问其他人的。但也不要让这丫头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癔症,在府里传开了就麻烦了,所以要叮嘱一句。
晚上,等李愔回来后,再把同样的话题问了出来,李愔也是有些惊疑不定,“哥,你这是为何?”
“你先别问,就说说谁能给猪仔们去势?”李恪有点抓急地说道。
李恪痴痴一笑:“哥,你当真不知道?天底下谁最会去势的,可全在宫里啊。”
宫里,他瞄的,还真是,现在可是大封建社会,宫中可是有阉人的,嗯,现在叫内侍。
只要有要人去势的,所以就相应诞生了一批给人去势的人,这些人才是此时最擅长去势的人啊,或许,他们不仅对人,或许对猪也是同样擅长?
“这个?要去找阿耶?”李恪不禁有些难地为说道。
“不找他找谁,难道你要和母后、娘亲他们讨论这个话题?”李恪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李恪也是脸上惶然。。。这个问题确实无法和长孙、娘亲等人探讨好吧。
看来为了解放大唐百姓餐桌的任务还要找李二啊。
立政殿。
李恪见了李二。
“什么,你说要找宫里给人去势的宫人?”李二有些羞恼的说道。
这个问题能问出来吗?去势的宫人,都是宫里最不得意的人,而且此事听得说不得。
便是旁边侍立的王福也是夹了夹腿。
李二见王福神色不对,便说道:
“你这老奴,不至于被这么个提议吓到吧?你身世坎坷,净身入宫,但你也不断努力,成就自己,朕不是说过了吗,允许你认领一个兄弟子侄到门下,全了心意。”
听着李二的安慰,王福也是感恩滴沥,给李二跪下施礼。
“好了好了,你赴来吧,恪儿,你要找这些宫里给人去势的宫人,可要说明白?你拿来作何用?”李二安慰好了身边的王福,却是又对着李恪喝道。
“嗯,那个,猪仔,猪豕,只要阉割了,或是去势了,长大了宰杀便是百姓家中的美味,更是能成为我天然居的招牌菜。”李恪有些断续地说道。
“可真,只要去势便是可以?如此简单?难道我汉族千年来,百姓们没有试过吗”李二却是听明白了。
“这个,就是如此简单,父皇,比如水中取冰、蜂窝煤的技术其实也不难,皆因没有人去实践,千百年人来,百姓们便以为脏豕都是如此罢了,而且问题很简单,只要一试便知。
只是阉割猪仔,必须阉割干净,否则还是有腥臭味的。”李恪既然说开了,便是把其中的道理讲了一遍。
“嗯,这倒也是,一试便知,若是为百姓们餐桌上增添一道美食也是善莫大焉。”
李二说罢,看向王福。
王福点点头,“蜀王殿下,会安排精擅此道的内侍们前去蜀王府。”
“嗯。”李恪点点头,想着趁这个机会是不是能问一下李孝常等人谋反的事情,想了想,心内叹了口气,给李二施了一礼便即出宫。
---
狗子一笑,他是一位在长安城里流浪多年的少年人了。今天他接了一项帮里的任务。便是在李孝常的安义郡王府外盯着进出人员,看着有人出来,但是让人跟上去。
今天有这个府里还真是热闹啊,进进出出的有五十七人出来啊,都安排兄弟们跟踪下去了。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其他两个府里吧。
跟踪人员、探听消息,这是帮中的常规生意了,而这次的生意却是洪老大亲自吩咐的,说是不要出差错,狗子自然也是极为重视。
丐帮别的不多,但人数却是多的,长安城里每一坊每一个接点都会有人接力跟踪,保证能不知不觉地把人跟踪的死死的。
几日后,蜀王府。
李恪在看着这几日丐帮反馈过来的消息啊,这里面颇有门道啊。
看看,李孝常、长孙安业等几家人在平康坊里的聚会几乎每日都有啊,这要是说没什么事谁会相信。
难道,这是快要动手了吗?李二应该也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