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看李二的神情,便知道他在想什么,李二不会赚钱,也不舍得花钱,这可不行啊,他那个大表叔前朝炀帝,可是很能花钱的,李二怎么没继承一点呢?想到这里,缓缓说道:
“阿耶,孩儿以为前隋炀帝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修建京杭大运河,这是一条惠及子孙万代的大动脉,我大唐承前朝遗泽,有了这条运河,不但使我大唐货流南北,更是使得我大唐南北绝无分裂可能。”
“现在要打通岭南至杭州的海运,需要一支商船,还要有一些战船,听说岭南海盗很是猖厥,不把这些海盗灭了,岭南到杭州的海运便只是个笑话。”
“哦,恪儿,你是这么看炀帝的。”
李二听到李恪评论京杭大运河,却是对炀帝没有什么批评的意思,这与主流看法不一致啊,其实到了李二这个位置,自是明了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对前朝那位大表叔也是暗暗点赞的。
“正是,历史自会有公正。炀帝错就错在太急了些,还有就是用人不当。”
“好,恪儿,你的想法不是不行,但做法要换一下,可以建造岭南水师,岭南水师挂在你的名下,作为你的私军,人员上限一万人,这样更好些。”
“也好,阿耶,这样的话,我会和岭南谈好,另外我会给岭南一些海船设计图,阿耶,你需派出工部官员和工匠前往制造。”
“哦,海船,可是五牙战舰。”
李恪暗暗鄙视了一下李二,李二在陆上是个无双统帅,但对大海却完全陌生,谈到海船就只知道五牙战舰。
“阿耶,不是五牙战舰,五牙战舰只适合内河航运,不适合海上的。”
“嗯,好吧,你准备好了,我会派出相关官员工匠。”李二有些不太懂,但打通岭南和杭州的海运,让隔绝千年的岭南回归中原,这可是一项媲美京杭大运河的功绩啊。
他李二现在需要什么?功绩啊。用功绩来证明他比李建成强,当初便是李渊错了,没有立他李二为太子。
------我是分割线
次日,辛苦了十数日的李恪还在被窝里猫着,却是被甘草摇醒了。
李恪大为不高兴:“怎么了?”
甘草说道:“少爷,杨妃遣人来府里了,已经等了半个时辰,奴婢无奈只得把你摇醒。”
“什么?娘亲派人过来了,你怎么不早叫醒我?”连忙起床,在甘草的帮忙下,很快收拾利落了。
来到会客厅,此时钱管家在陪着一位宫里来的内侍,看得出来这位内侍极有涵养,等了半个时辰了,还是笑盈盈的。
见李恪进来,这名内侍连忙起来向李恪施礼,李恪挥挥手,问道:“娘亲让你过来有何要事?”
“蜀王殿下,杨妃说已经找好了媒人,请殿下尽快去猎两只大雁回来,上门定亲要用的。”
“啊,好。”李恪没想到只是一天,杨妃就找好了媒人,现在向自己要大雁了。
定亲的第一步骤便是纳采,需要准备大雁和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普通百姓找不到大雁,往往以鹅代替,但李恪是皇家,要是也以鹅代替便是要让人笑掉大牙的。
大雁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也不愿离去,终生为孤雁,有情有义,定亲送上大雁便是象征着爱情要信守承诺和忠贞不渝。
看到杨妃如此着急,李恪有些哭笑不得,抬手示意钱管家,钱管家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往内侍手中一送,笑着送内侍出府。
只是要猎大雁,李恪自己是没这本事的,连忙召集府中护卫问道:“尔等可猎过大雁?”
“大雁,殿下这是要定亲了?”护卫们都不傻,马上意识过来。
“说说,谁会猎大雁的?先说好,要两只,猎到大雁一只奖励十贯。”
“哗”护卫们顿时激动了,普通百姓一年收入能达到十贯的也不多,现在猎到大雁,十贯钱便有了。
纷纷出言,说是在哪儿哪儿看到过大雁,也有说曾和叔叔一起猎得大雁的…
李恪听来,好像都不太靠谱,现在娘亲好像不待见自己,要是猎不到或是猎得太晚,自己恐怕又要挨责怪了。
便对李浑说道:“府里留一百人,其他人二十人一组,前往猎取大雁。”
护卫们顿时欢呼着出了府门。
没想到此时身边的薛礼说道:“殿下,我也可以的,我也去看看,是否能猎得大雁。”
窝草,自己是忘了,身边这位可是未来三箭定天山的主啊,虽然现在不如以后猛,但猎只大雁应该还是可以的罢,挥挥手:
“去罢。”
现在已经是九月了,天气略微有些发凉,大雁已经准备南飞了吧,但应该还没有起飞。
李恪心情复杂地等着护卫猎取大雁回来,却没想到到了申时,外出的护卫还是没回来,杨妃已经派遣内侍来府里,问是否猎得大雁了?
李恪大为头痛,数百护卫出门猎取大雁,可是也还没动静啊,再说这也太急了点吧,上午说,下午就要,大雁可不是家里养的啊,要去猎取,还要活的,这是个技术活好吧。
但杨妃此时明显状态不对,自己可不想触她霉头,连忙让钱管家请内侍坐下,说是护卫们还在外面猎取,或许等上些时候便带大雁回来了。
酉时,府里护卫陆续回来了,只是都是两手空空,李恪问怎么回事,都说大雁太狡猾了,要猎取,还要活的,很难啊,需要设置陷阱什么的。
李恪大为叹气,正烦恼时, 李愔回来了,听说李恪要大雁,府里侍卫却是没猎到,不由也是大为丧气,想了想说道:
“哥,处墨、宝琳、崇义他们都回来了,要不让他们去想想办法?他们是将门,想必办法会多些。”
李恪听了倒是一激灵,是啊,杨妃要的如此之急,府里护卫看来顶不上事,找程、尉迟、秦几家帮忙也是应该……的啊。
看了看夕阳,已快要下山了,要是护卫们再带不回大雁,恐怕只能如此了。
护卫们又陆陆续续回来,但没有给李恪惊喜,直到酉时到来,已是晚霞晚天,李恪正想让李愔去请程、秦、尉迟几家的人过来一叙时,府门外却是一片“哗”然声响起。
“怎么回事?”李恪问道。
“殿下,那个,那个,大雁,回来了,还不少。”
什么?大雁猎回来了,还不少?这是谁猎回来的。
正在此时,薛礼进了府里,只见薛礼此时背上三只大雁,腰上缠着四只,手里还提着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