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德丰开始反击。
他们在《星岛日报》的财经板块上发了一篇长文,竭力抵制杨山提出的增发议题,声明这次增发是对现有股东的极端不负责任,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应有权益,并且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此次增发的不合理性。
第一,云扬电器根本不缺钱。通过不知道从哪里拿到的进出货记录,以及部分的外汇兑换记录,会德丰推测出云扬厂账面上就有将近2000万的现金。
第二,双声道录音机的研发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带英prinzsound公司搞出同样的技术只花了1500万港币。如果云扬有迫切需求,可以直接向其他公司购买该项技术。
第三,双声道录音机的市场前景并不太好,花如此多的钱,即使研发出来也获取不到相应的收益。
第四,云扬前期公布出来的录音机市场预测过于理想化,而且该领域市场竞争激烈,云扬的盈利期望值没有那么高。目前云扬应该做的是守住现在的录音机市场份额,而不是开辟新的战场与实力雄厚的对手竞争。
好吧,看来会德丰对云扬是图谋已久,文章上登载的数据居然八九不离十。
这篇“熊”文一出,一时间激起千层浪,第二天云扬电器的股价就从2.91暴跌到2.43。
杨山一看是个机会,立刻拿出手里的不多的资金捡漏,买进了一些。会德丰当然也跟着抢,不过两方都没有抢到多少。
等一帮散户傻x把手里的筹码扔完之后,股价在第四天又回到了2.8以上。
通过这一次快速洗盘,云扬电器的股份几乎都集中在几个大股东手里,剩下不多的散户股东也把股票紧紧攥在手里,不容易骗出来了。
至此,对于云扬的股权争抢平缓了下来,大家静等临时股东大会召开。
杨山也不再有动作,学校要开学了,代课老师还没音信,他好歹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
“当当当!”杨山的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
得到允许后,云扬电器的总经理宛林中推门走了进来。
“有事么?”杨山坐在办公桌后边没有抬头,正拿着笔在纸上勾画着什么。
“杨生,我想代大家问问,厂里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点什么?”宛林中小心翼翼的问。
“该干嘛干嘛,一切照旧!”
“可是,杨生,我们手里的股票都已经......”
“都卖光了?”杨山抬起头,轻笑了一声,“没关系,那点份额也没什么用。”
也不怪这些人,股市如此之好,有几个人能忍得住诱惑守着前期一直滞涨的云扬股票。杨山知道他们早就在云扬连续几个月横盘的时候就倒手买别的股票去了。
他自己都卖了好多,哪儿能怪别人。
宛林中继续解释道,“我们算了一下,加起来手里还剩2%左右。要不,我们趁着开股东会的空隙再想办法买点?”
“不用。现在股价这么贵,买进去不合适。干活去吧。”杨山挥挥手让他走人。
杨山之所以发起增发的提案,并不是真的想增发,他其实是想知道会德丰到底想干什么。
以接近三块钱的价格买进这么大一笔股份,应该不是想短线做一把就走的样子,除非他们的主席真的脑子进水了。
如果只是想充当德森的替代者,那倒不是不可以,虽然这家洋行的实力比德森投资差很远,但有个助力总比没有好。
他最担心的是会德丰想主导云扬的运营,或者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云扬的利益,那就很麻烦了。
现在的问题是与会德丰那边始终没有有效沟通,这让杨山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忙完手头的事情,杨山把秘书周胜吾叫了进来,“你与会德丰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了?他们的主席同意见面了吗?”
“还没得到确定的答复,那边说马登先生出差了,暂时联系不上。”
听到这个信息,杨山就皱紧了眉头,看不起人是吧,想啥呢?
一个破洋行,以为顶了个四大洋行的名头就有多了不起了,你真要有怡和或者太古那样的实力,看不起我也行。
会德丰前段时间为了收购联邦地产,马登家族连最大股东的头衔都拱手让出去,也就是因为有英资背景,所以还能赖在在主席位置上。这种风雨飘摇的局面,还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很有意思吗?
杨山想了想,拿起电话拨出一个号码,“喂,您好,我是云扬电器的杨山,请问包老先生在吗?......”
tmd,还得浪费老子人情,请包老头出面撮合。
包玉刚与会德丰在航运业上有交集,他也是会德丰的股东。
几经周折,杨山终于在股东大会之前,见到了会德丰的董事会主席约翰?马登,一位英籍犹太人。
半岛酒店的咖啡厅里,看着眼前这个表面谦逊但骨子里全是傲慢的英国人,杨山也没废话,连寒暄都没有,“马登先生,能告诉我贵公司购进云扬股份的目的吗?”
“我们确实很看好云扬的前景,所以才投入这笔资金。”
“既然是看好云扬,那为何又在报纸上反对增发呢?”
“这次增发是非必要的,会损害现有股东的权益。而且我认为云扬现在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马登的说辞还是那套冠冕堂皇的理由。
“好,咱们敞开了说。云扬现在确实不需要这笔资金,但是未来需要。现在股价这么高,是最合适增发的时机,单从财务角度看,这次增发对云扬也是有利的。”
马登慢腾腾的端起咖啡,“这笔钱你想用在什么地方?”
“即便什么都不做,放在那里都值得。”杨山刚想说几个月后就是现金为王了,可是生生憋住了。他也有点琢磨过味儿了,顺着马登的话问道,“贵公司怎么才会同意增发提案呢?”
“既然杨先生对这笔钱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不如借给会德丰如何?我们只要六成。”
想屁吃呢,老子凭本事从股民手里要来的钱,借给你?当老子开银行的啊。
“马登先生开玩笑了,堂堂会德丰这么大的规模,还缺2000万港币?”
“我们不缺,但是多2000万周转总比没有强。”
我擦,找茬是吧,开始敲诈勒索了!
杨山想了一会儿,还是对会德丰的做法不太理解,“你们花4000多万买下德森的股份,就为了拿到2000多万的借款?”
马登思索了一会儿,终于说了些实话,“作为云扬的最大股东,一方面我们看好云扬的未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两方面是不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