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还是章老头带给他的。
云扬电器这种类型的股票在这波牛市狂潮中并不是市场上的热点,上市至今也只是上涨了68%,都没跑赢同期的恒生指数。
所以在场外的股民私下交易中基本是属于无人问津的股票,现在突然有人出手主动购买,当然引起了章老头的注意。
杨山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是谁在做这件事情,谁会在这个火热的市场中抱一个冷门股?
难道是有人觉得云扬电器是个价值洼地,想买进来赚一波快钱?
赚快钱倒不用关心,就怕还有别的目的。
所以杨山干脆来个直接的,他一方面让章老头同样在场外买进云扬,一方面让云扬对外发布一系列的公告。
什么年底云扬订单量暴增,预期盈利大幅攀升。
什么新设计的三款录音机即将投入市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什么产线优化即将完成,生产成本下降肉眼可见。
什么新的厂房已在规划中......
反正就是无数的利好信息。
在如此火热的牛市背景下,股民已经失去了理智,听风就是雨,利空消息都能当成利好消息听,更别说云扬的公告都是向好的。
所以消息发出后,迅速让云扬的价格站到了2块以上,云扬的市值超过了2亿的规模。
嘿,我不管你是谁,不是想搭车吗?我直接送你上去!就别在暗地里吸筹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那些吃进云扬股票的人似乎是消停了,至少章老头没再提起。
杨山继续安心玩在股市里赚他的钱。
不过临近圣诞节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从加西亚那边传来:德森投资有意清空手里的云扬股票。
听到这个消息,杨山真坐不住了,德森减持他没意见,这是正常的资本运作,但是完全抛空的话,那就对他影响可太大了。
趁着圣诞假期,杨山让加西亚联系了德森总部的管理层,他亲自去了一趟纽约,试图陈说利害,让德森能保留云扬的部分股份。
但是,德森高层向杨山坦承,香江股市已经处于非理性的状态,为了保证投资人利益也为了公司利益,他们必须这么做,这一决议无可更改。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寻找合适的接手下家,如果杨山愿意,可以用现在市价增幅2%的价格吃进全部德森持有的股份。
当然,德森总裁还出言宽慰他,公司与云扬的合作非常成功,他代表公司感谢杨山为此作出巨大贡献,未来德森公司的投资目光不会离开杨山。bALAbALAbALA~~~~~
话虽然说的好听,但是杨山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
德森的离开,不但意味着他少了一个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最重要的背景板,没有了洋大人站台,云扬的排面会下降一个档次。
神情凝重的杨山当天就坐上了返程的飞机。
回到香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中文大学请辞。如今形势诡谲多变,他必须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云扬身上。
有些焦头烂额的杨山也顾不上李校长的暴怒与高琨主任的极力挽留,只承诺继续担任汉显系统课题组的牵头负责人,并且希望学校尽快寻找他的继任者代课,然后迅速转身离去。
还没等他凑出购买德森手里股份的钱,又一个消息传来。
会德丰洋行向德森提出询价,以每股2块2的价格收购德森名下所有15.6%的云扬股份。嗯,德森手里只有这些了,他们在上市之后就开始零零散散的减仓。
背后捣乱的人终于冒头了。
他的这一举动反倒让杨山停下了动作,不再卖出手里的股票筹钱。
杨山尝试着让宛林中与会德丰那边沟通一下,想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真实目的。
得到的回答是:长期看好未来的录音机市场,希望与云扬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云云。
我靠,如此冠冕堂皇的回复,你tmd去当股评家好了。
杨山二话不说跟进,使用自己的优先收购权,告知德森同样以2块2收购。
会德丰那边都懒得和杨山磨牙,把收购云扬股份的消息向外界放出,给已经沸腾的股市再加一把火,一天之内云扬的股价就被抬到了2块4。
杨山眨莫眨莫眼睛,这是杠上了?立刻在报纸上公开报价2块4毛5收。
进入一月份后,股市继续疯涨,股民也快疯了。
每天一大早交易所周围都围满了股民,有些人甚至在附近打地铺根本不回家,也有很多人旷工或者辞职炒股。
反正股市火爆,股民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没赚到钱的人是真没有,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当然了,这么多人赚钱,拉动着消费也火爆起来,鲍鱼已经是股民的日常餐食里的必备,出租车司机把车开得飞起,酒吧、夜总会一到晚上更是爆满。
就连一楼一凤都忙不过来了,要是来个例假或者生个灾闹个病啥的,能亏得心疼死。
而且吧,不仅是股市火爆,热点噱头也是此起彼伏,置地与牛奶公司的大战刚刚落幕不久,会德丰与云扬的战争又开始了。
这次的两个对手实力虽然不如之前那两位,但是做的事情却更直接更粗暴,竟然在报纸上轮番竞价争抢股份。
就像是两个傻x在玩一种夜总会里常见的“吹牛”猜骰子游戏。
这一举动立刻惹得看热闹的股民欢呼不已,持有云扬的人更是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因为股票交易价也在随着竞价上涨。
来回折腾了十来天,会德丰把价格叫到了2.95块每股。
这次杨山没有继续跟进,不是他钱不够,而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会德丰钱多的没处花了么?云扬厂怎么看都不值3亿港币。
就当是我怕了你吧!一向把钱看得很重的杨山放弃了。
可能在他心里,钱确实更重要一些。
最终,会德丰得意洋洋的宣布:他们的收购计划成功,现在手里已经握有23.9%的云扬股份,成为云扬的第一大股东。
md,德森算是赚hIGh了,300万港币的总投资,两年半的时间,拿到了至少16倍的收益。
杨山也没挨打不还手,他立刻以董事会主席的名义发起临时股东大会,时间定在二月初。需要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增发股票。
增发方案都他想好了,以2.5块每股增发1600万股,所得资金用于研发新一代的双声道录音机。
嘿嘿,让你折腾,气死你!
这下会德丰不干了,老子辛辛苦苦3块钱抢到的股份,你张嘴就来一招2块5增发,摊薄我的占有率不说,还可以利用优先认股权,把增发的这部分股份全部划拉到自己名下,想的也太美了。
不行,绝对不行,门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