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炉的余温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灼烧后的特殊气味。
宋振站在村口的土坡上,眯起眼睛望向远处扬起的尘土。
三辆吉普车正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而来,车身上“望山镇工业队”的红漆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村长,望山镇的来干嘛?”
郑德子紧张地搓着手。
“八成是昨天听到了有关水力发电设备的风声,来探路的。”
“那我们要不要拦他们?”
宋振摇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不必,有些事,就算是想瞒也未必瞒得住。”
吉普车在村口老槐树下停稳,车门打开,率先走下来的是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他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锐利如鹰。
身后跟着几个年轻干部模样的人,还有两个穿着工装、拎着工具箱的技术员。
一见到宋振,他立刻露出满面的笑容。
“这位就是宋村长吧?县里的刘局长可是对你赞赏有加啊!”
中年人主动伸出手,声音洪亮。
“我是望山镇工业队的队长郑国栋。”
宋振握住那只保养得宜的手,感受到对方刻意加重的力道:
“郑队长,你好,欢迎来靠山屯指导工作。”
“指导谈不上,我们镇就是比你们早发展那么今年,有很多事,我还得向你们学习。”
宋振淡淡一笑。
“哦?此话从何收起?”
“听说你们靠山屯制造了水力发电机?”
郑国栋的目光越过宋振肩膀,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
“这可是能造福全县的大事啊。”
“小打小闹罢了,称不上什么大事……”
宋振侧身让出路。
“郑队长要是感兴趣,要不亲自去看看?”
“那便有劳宋村长了!”
一行人沿着溪边小路前行。
郑国栋背着手,不时对路边的农田和房舍评头论足,随行人员则拿着笔记本飞快记录。
两个技术员交头接耳,时不时指着远处的电线杆窃窃私语。
当炼钢炉的全貌映入眼帘时,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郑国栋的眼镜滑到了鼻尖,他猛地推了回去:
“你们建立的不是水力发电机吗?这大家伙应该不是吧?!”
“哦,想必是在我们生产大队任职的几位望山镇的领导,还没来得及给您报信吧?这炼钢炉其实我们早就制造出来了,不过确实是今早才刚刚连接上。”
郑国栋脸色微变,笑着转移话题,并夸奖道:
“炼钢炉?!宋村长还是能力很强啊!”
见到炼钢炉,郑国栋连水力发电机都来不及查看了。
他绕着炼钢炉转了一圈,手指在金属外壳上轻轻敲打,发出清脆的声响:
“用料很扎实啊……这个设计……”
他突然转向宋振。
“图纸是谁画的?”
“参考了一些我爷爷当年收集的国外资料,加上自己的改良。”
宋振面不改色。
“改良?”
郑国栋突然提高音量。
“这种电弧炼钢炉连省城钢厂都没有!你一个山村青年哪来的本事改良?”
溪边的气氛瞬间凝固。
正在作业的村民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警惕地望向这边。
陈铁山快步走来,挡在宋振前面:
“郑队长,您这是要干嘛?”
“陈大队长。”郑国栋抬手打断。
“我不是来挑刺的。”
他忽然换上和蔼的笑容,拍了拍宋振的肩膀。
“年轻人有本事是好事,但这么重要的技术,应该上报组织啊,只有这样,才能造福我们整个县啊?”
宋振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
“这种机器,毕竟是我自发建造,有没有什么风险,那都是未知的,盲目交到县里去,万一出了什么事故,我可担当不起!”
“宋村长这话就见外了。”
郑国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又舒展开来。
“县里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完全可以帮你们评估风险嘛。”
他朝身后招了招手,那两个技术员立刻凑上前来:
“这两位是我从县工业局请来的两位最优秀的技术骨干,让他们帮你们检查检查设备,也好放心使用不是?”
宋振的目光在两个技术员身上扫过。
戴眼镜的那个正盯着炼钢炉的电路系统,眼神热切得像是饿狼看见了肥肉;另一个则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测量仪器,时不时往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那就多谢郑队长好意了。”
宋振微微一笑。
“不过我们的设备刚运行完,现在温度还很高,恐怕……”
“没事没事!”
郑国栋打断道。
“我们就在外围看看,不碰设备。”
说着,他已经领着人往炼钢炉方向走去。
宋振给陈铁山使了个眼色,他立刻会意,快步跟了上去。
“郑队长,这边请。”
陈铁山引着他们往安全区域走。
“我们这炼钢炉啊,温度能到一千多度呢,站太近了容易烫着。”
郑国栋嘴上应着,眼睛却一直往设备的关键部位瞟。
那个戴眼镜的技术员更是趁人不备,偷偷摸出个小本子,飞快地画着草图。
“宋村长!”
郑国栋突然停下脚步。
“你们这炼钢炉用的什么原理?我看跟普通的电弧炉不太一样啊。”
“基本原理差不多。”
宋振轻描淡写地说。
“就是做了些小改进,提高了热效率。”
“哦?”
郑国栋眼睛一亮。
“能具体说说吗?”
“电弧炼钢炉其实是当电极与炉料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在高电压作用下,电极与炉料间的气体被击穿,形成导电通道,产生强大的电流,在电能转化为热能后,迅速将炉料熔化。”
郑国栋点了点头。
“我确实有听过俄联邦有这种先进的技术,那你又是如何优化的呢?”
“主要是两点。
第一,优化炉膛的形状和尺寸,使电弧的热量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炉料上,提高炉料的受热均匀性,减少局部过热或过冷现象,从而提高热效率。
第二,配备先进的供电设备,提高电能的转换效率和功率因数,减少供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使更多的电能转化为有效的热能用于炼钢。”
“这样啊!”
郑国栋一笑。
“那你说的这个先进的供电设备,我相信就是那台水力发电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