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诚,登诚!”
于登伟连续喊了两声,于登诚才宛如从梦中惊醒。
“登伟哥!”
于登诚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
“登诚,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女士是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白晨曦,白总经理。”
秦逸飞听着于登伟的介绍有点儿不顺耳。
妈蛋,于登诚发明了一种能够运用广泛领域,轻质、高韧、耐腐蚀的新型材料,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或者一家工矿企业出资相助。
最后一个有投资意向的,竟是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一个农口创办的企业。
“这位先生是信陵县乡镇企业局局长秦逸飞,秦先生。”
秦逸飞正在神游天外,于登伟已经介绍完白晨曦和关之琳,正在向于登诚介绍他本人。
“您好,于老师。”
秦逸飞热情地伸出双手,由于他比于登诚高了约莫半头,在握手之时,腰身自然而然就弯曲了少许。
于登诚活了接近四十岁,第一次有人如此尊敬自己。
他心潮澎湃,眼睛湿润,连忙把自己左手也搭在秦逸飞的双手之上,紧紧攥住,许久都不肯撒开。
“于老师,您还没有吃饭吧?
若不嫌弃,咱们一块儿吃点?”
秦逸飞见于登诚左手食指和中指被烟熏得焦黄,双眼眼白上布满了蜘蛛网一样的血丝,就知道他烟瘾很大、经常熬夜。
看来,为了这项发明,他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我不饿。
你先看看我制作碳纤维的方法。”
于登诚说着,就小心翼翼地摘下挂在他脖颈上的帆布包,拉开拉链,从里面取出一摞厚厚的稿纸,递给了秦逸飞。
于登诚知道自己写在稿纸上那些东西非常专业,他就在一旁给秦逸飞做着诠释。
“制造碳纤维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腈纤维。
英文名字读作polyacrylicfibre,pAN。商品名称一般称之为腈纶、奥纶,也有人叫它开司米纶,其化学式为 [ch2=ch-cN]n,”
“早在七十年代,我国就已经能够自主生产聚丙烯腈纤维,并且广泛运用在纺织、服装领域。
制作碳纤维的原材料很容易就可以买到。
我们没有必要再上一个从石油中提取聚丙烯腈的工厂。”
说到这里,于登诚满是皱褶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当然,这样的化工厂我们也上不起……”
秦逸飞的专业知识当然远远不及于登诚。
但是他却比于登诚多了三十年的后世记忆。
若论见识之广,眼界之开阔,不要说于登诚,就是执掌十几亿资金的白总、厅局级干部于登伟,都远远不及秦逸飞。
后世的“秦局”喜爱钓鱼,当然对钓鱼竿也颇有研究。
正因为这一原因,他才能清楚地记得,国内第一个碳纤维钓鱼竿,是在三年之后的1997年,由山东省威海市一个工厂生产的。
而且他还知道,即使三年之后,碳纤维也没有实现国产化。那个钓鱼竿生产工厂使用的碳纤维,是从扶桑东丽公司进口的。
扶桑国东丽公司出售碳纤维,不仅报价高得离谱,还经常无正当理由就延期交货。
甚至有几个阶段,还拒绝出售碳纤维给华国。
国人在进口碳纤维这事儿上,受了不止一肚皮的气。
正是因为扶桑等国的刁难,逼迫华国发奋图强,又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
秦逸飞不敢确定,是因为自己重生引起的蝴蝶效应,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是于登诚本来早在六七年之前就发明了碳纤维生产方法,只是因为无人识货而被埋没。
秦逸飞知道,垄断行业是世界上最暴利的行业。
比垄断行业更暴利的是高科技。世人皆无,唯我独有。离了我这棵歪脖子树,你还真吊不死。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核磁共振机,在华国的售价为3000万元\/台。国产核磁共振机量产之后,他们把售价立刻降到290万元\/台。
“于老师,您设计的这个年产20吨碳纤维的工厂,仅购买和安装机器设备,需要多少资金?”
“按去年我做方案计划时的物价,大约需要不到三千万,具体应该是二千八百六十几万。
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今年应该在二千九百五十几万左右。三千万应该够了。”
“于老师,能不能让白总和关乡长几人,亲眼看见一回,你在实验室生产碳纤维的过程?”
于登诚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秦逸飞这一要求,确实就像厕所里跳高——有点儿过分。
如果让内行看他做一遍实验,内行回去比着葫芦画瓢,很快就能按照他的方法,成功生产出碳纤维。
自己耗尽三年心血研究出的成果,就会眼睁睁被人在三分钟之内盗走。
可是,若让他拒绝这个十分难得的投资人,放弃把自己心血转化成现实、服务社会的机会,他又心有不甘。
秦逸飞眼光何等老辣,他一眼就看穿了于登诚的顾虑之处。
“于老师,您不用顾虑白总和关乡长偷学您的工艺。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她们都是十足的外行,您就是手把手教她们,她们也学不会。
她们一个给您提供三千万投资,一个给您提供建厂地皮,如果不让她们亲眼看看您的成果,她们心里也没有底儿,她们也下不了投资的决心啊!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其实,不仅白晨曦、关之琳不放心,就是秦逸飞本人不亲眼看到碳纤维成品,他也不放心。
“好吧,你们这就随我去学校实验室吧。”
于登诚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秦逸飞。
十几天之后。
1995年3月18日,星期六。
农历乙亥年二月十八。
三月的信陵,草长莺飞,惠风和畅。
风水先生说,今天宜修造、破土;忌合婚、订婚。
刘济霖迷信黄道吉日,曾经在信陵乡镇长圈里有“大仙”之称。
开乡党代会、人代会,为了讨个“六六大顺”的彩头,他都选择带“六”的日期。
秦店子乡工业园两个大型企业破土动工的奠基仪式,刘济霖当然要选择一个好日子。
风水先生就挑了这个双“十八”,又适宜破土动工的好日子。
开始,刘济霖只邀请了县委书记蒋志松和县长慕容生参加奠基仪式。
后来,姜怀远得知信陵县在年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引进两个莆贤之最。一个规模最大的服装加工厂,年产值可达三亿,利税超过2000万元。
另外一个则是国内第一个碳纤维生产工厂。
虽然年产碳纤维仅仅20多吨,贡献Gdp才接近一个亿。
但是,这个生产碳纤维的工厂,不仅打破了边东省纪录,而且打破了全国纪录。
省委书记林正义曾经给姜怀远打来电话,说他如果不是到中央参加重要会议,他也要来参加这两个工厂的开工奠基仪式。
省委书记都如此重视这两个工厂的动工,姜怀远当然更加重视。
代市长项文林跟随省政府组织的考察团,到外地考察国企改革去了。姜怀远便通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钟延睦,和他一块儿去信陵县秦店子乡工业园,参加碳纤维生产工厂的动工奠基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