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稍作休息几日后,便正式开始当值。
“参见陛下。”皇宫内,隋帝正与妃子嬉笑玩乐,李开立于不远处,恭敬参拜,对眼前景象视若无睹,内心平静如水。
“嗯,李开你来了。”见李开到来,隋帝暂且停下嬉戏,看向李开说道,言语间尽显对李开的看重。
几句寒暄过后,李开便正式展开工作。他所做之事与先前的宇文成都并无二致,皆是担任隋帝的侍卫首领。以杨广自身的实力,自然无需担忧有人行刺,但李开的存在,更多是为彰显帝王的威严。
此后的日子里,李开与宇文成都轮流当值,逐渐融入帝国朝堂。随着时间的流逝,隋帝对李开的信任与日俱增。
这一日,李开不当值,正在府中花园悠然品茶,诸葛白在一旁陪同。忽然,李开心神微微一动,似有所察觉。
“你来做什么?”李开转头,对着旁边的屋顶说道。
不知何时,屋顶上悄然伫立一人,正是武王强者,当代魔门第一高手——“邪王”石之轩。石之轩天赋异禀,自创“幻魔身法”,凭借此身法横行天下,寻常武王强者都很难发觉他的踪迹。然而,他却无法逃过李开的感知。
“石之轩见过蜀王。”石之轩倒是礼数周全,对着李开恭敬行礼。说话间,他瞥了一眼诸葛白,随后便不再关注,而是将全部心神聚焦在李开身上。
李开并未回应,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石之轩。
“今日在下前来,是为与蜀王结盟一事。”石之轩并未拐弯抹角,他深知在李开面前,容不得过多拖延。
“结盟?”李开并未将石之轩视作威胁,悠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语气平静地说道。石之轩年约四十余岁,拥有武王初期的修为,其天赋才情在天下间也算少有。但在李开眼中,这些尚不足以构成威胁。
“之轩偶然得知,汉阳义军与蜀王殿下似乎有些渊源。如今天下百姓苦于隋朝统治已久,之轩亦有颠覆隋朝的想法,故而想与蜀王结盟,共图大业。”石之轩神情认真地说道。
石之轩也是迫不得已,魔门虽然历史悠久,历代皆有武王强者,甚至不乏破碎虚空的高人。然而,魔门虽强,正道势力更为庞大。魔门因其理念以及众多魔门中人恶行累累,备受世人厌恶与抵制。儒释道三家正道合力压制魔门的生存空间,使得身为魔门领袖的石之轩,犹如过街老鼠,四处躲藏。在石之轩尚未成为武王之时,常年遭受佛门四大宗师高僧的追杀,直至突破成为武王,他才获得些许喘息之机。所以,当石之轩意外知晓李开暗中支持义军后,便想以此为筹码,拉拢李开,成为他光大魔门的助力。
“啊!”石之轩话音刚落,诸葛白不禁失声惊呼。诸葛白毕竟城府尚浅,听闻此事暴露,一时间难免慌乱。
“呵,那又如何?”李开却显得镇定自若,看了石之轩一眼,嘴角泛起一抹轻蔑的笑意。
李开从未刻意隐瞒他与汉阳义军的关联。只要他未公然昭告天下反隋,旁人便奈何不了他。在这隋末的朝廷中,真正忠诚于隋朝的臣子少之又少,大家彼此彼此,谁也别指责谁。即便有人向隋帝告发李开意图谋反,隋帝究竟是惩处告发之人,还是对李开动手,都尚未可知。毕竟,历朝历代中,养寇自重的朝廷重臣屡见不鲜,在这些大人物眼中,这并非什么天大的事。就像杨素,权倾朝野,即便他儿子公然造反,他也未受过多牵连。归根结底,只要自身实力足够强大,些许风波,不必过于较真。李开虽不热衷政治,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只要他实力尚存,表面上仍是隋朝臣子,隋帝就不敢轻易动他。这便是李开嗤笑且如此淡定的缘由。再者,义军不过是小打小闹,若将李开逼反,那才是真正的大祸。在尚未彻底撕破脸之前,太平的表象还是需要维持的。而且,李开对魔门的行事作风颇为不喜。他虽不敢自诩好人,但绝不是恶人。而李开之所以未对石之轩痛下杀手,是因为他能感知石之轩的气息,虽带邪气却无恶念,说明石之轩并非那种草菅人命、作恶多端之辈。若是其他魔门恶徒胆敢出现在他面前,此刻早已是一具尸体。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石之轩身为魔门中人,虽非善类,但也并非滥杀无辜之徒,更多的是立场之争。除此之外,他也有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