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在意李善长的反对,以及故意想拖后腿的行为。
所有武将都不在意,海军不耕作会不会占他们便宜的事,一个个像喝了假酒似的,脸红脖子粗的,开始争夺第一批随军出海的位子。
被故意冷落的李善长,气不打一处来。
可他到底是年纪大了,处事冷静,又曾被气吐血,深呼吸几口气,压下心头的愤怒,仔细琢磨了一通朱元璋的话,他更生气了。
“原来如此,陛下这么急着改军制,是为了征集海军时没有阻力,好以最快的速度,对着倭寇重拳出击!”
李善长一直以为,朱元璋此次军改的目标是北征,鼓动普通士兵用性命对抗蒙古骑兵的铁蹄,才许诺了普通士兵空前的优厚待遇。
结果朱元璋是为了壮大海军,去海上作战。
明军可没有下过海,朱元璋这一搏十分的大胆。
可李善长不明白。
“区区几个倭寇而已,别说倭寇了,就算是倭国,也不过是弹丸之地,为何要花费这么大的精力,那么多的财力去搞倭?”
以前李善长还能在下朝后,跟朱元璋开开小会,探听一下圣意。
今日却早已不同往日。
李善长想到之前陈东派人送来的信件,暗中咬紧了牙关。
不论朱元璋到底为何如此重视倭乱,他首先不能让陈东被大明的海军俘获。
否则,李家与胡惟庸一起通过倭,合谋商议过的一些旧事,被陈东重新翻出来,对他和李家来讲,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此次军机泄露一事,必须尽早做一个了断,让围府的锦衣卫撤离。
才好向陈东提前传信通报!
可佑儿还在诏狱之中,他还想着寻找时机将人救出来。
祺儿不堪大用,佑儿是他选定的下一任家主,不能发生意外,否则李家地位别说来日更上一层楼,只怕让祺儿来当家做主,难以保持现有的尊荣。
“韩国公,你嘀咕什么呢,大家都同意咱的法子,你还有意见吗?”
“陛下英明。”
李善长只想尽早结束这场,十分吵闹又与自己无关的朝议。
谁知。
许多人根本不想放过他。
“陛下,提起抗倭的事,末将想到了燕王殿下组建的神机营,提起神机营,末将想到在神机营里任职的李德李贤和李助三位小将。”
李善长目光阴毒地看向说话的徐达。
当初他想把泄露军机的黑锅,让李德三人背,经过朱标和毛骧的彻查,与三人毫无关系。
加上三人近年来一直在京营历练,鲜少参与到政商中去,这次居然没有被下诏狱。
原本李善长还将三人视为军营里的未来栋梁,此时听到徐达点名,他便知道事情不妙。
“徐兄弟,好端端的,你怎么提到了这三个小将,难道他们已经改过自新,不再惹是生非,挑拨事端,在神机营立了功劳?”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文武百官们心知肚明。
最近神机营除了在郊外训练火器,利用打雷天放炮打铳,哪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陛下这是准备秋后算账,不让李家子弟留在军营里。
“回陛下,末将不知神机营的情况,只是听说这三位小将,暗中联合朝中文官想要弹劾燕王殿下与郑国公,不务正业,还留下了切实的证据。”
徐达的话,让不知情的百官大吃一惊。
徐将军这是糊涂了。
怎么还为了李家的三个小将,得罪自己的女婿。
知情的李善长,此时脸都黑了。
徐天德,你他娘的真缺德!
居然为了讨好朱元璋,断我李家在军营里留下的最后一缕血脉!
李善长气得直喘粗气,朱元璋故作不知情的问朱标。
“标儿,你负责搜查李家众人涉及的所有事务,可有此事?”
“有。”
早有准备的朱标,从袖子里摸出几张画,还有两封奏本。
“父皇,三人所说的不务正业一事,属于妄加揣测……”
朱标先把常茂发现信鸽有异的事说了,然后指着画上的内容,尤其是日落的太阳。
“郑国公这时正好是休憩的时间,不属于不务正业,而且还立了大功一件,幸亏郑国公发现了信鸽有异,并告知了附近的锦衣卫,这才能够抓住泄露军机的人。”
李善长目瞪口呆。
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失败。
竟是因为常茂嘴馋抓鸽子吃,从而让他功亏一篑?
苍天不公啊!
这会儿李善长已经不再想着,替李德三人求情了。
没必要。
常茂不是不务正业,可李德三人在没完成训练任务的时候,监视上官、作画构陷、污蔑弹劾,无论哪一条,都够他们剥掉身上的军服,回李府当白身了。
不中用的子孙,那便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只是,他还想着豁出脸去,求几位有旧交的将领,带带家里无辜的儿郎参军,只怕是没希望了。
朱元璋不光把李家子弟在朝堂的文臣赶出了南京城,还要彻底断了李家子弟当武将的路子!
太狠了!
朱标斜了一眼脸色惨白的李善长,心想:要不是你想着万一事情败露,要让李德三人背黑锅,把信鸽收放地点,选在神机营附近,又在此之前,把常茂逼离京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
但,只是让李善长变脸,并不是朱标的最终目的。
“父皇,不仅李德三人在奏本上署名,此事还涉及原太常寺少卿丁斌,弹劾奏本便是丁斌所写的,还请父皇过目!”
提及丁斌,李善长知道朱标这是连自己的外甥都不打算放过。
往后这朝堂之上,谁敢替他,替李家人说一句话,便是丁斌的下场。
他还有什么办法把佑儿从诏狱里捞出来?
只怕他上一次朝,朱标就要削断他一分助力!
朱标的心,竟比他老子的更狠!
想到如今被动的局势无法破解,一时间,李善长心口的那股恶气涌到喉头,一股铁锈味,呛得他剧烈地咳嗽起来。
“咳咳!”
牛谅见状,立即打蛇随棍上,大声嚷嚷着。
“陛下,韩国公这是被李德还有丁斌他们给气到了,快请御医!”
大家也一窝蜂地涌上来前。
不少人幸灾乐祸的跟着牛谅一起嚷嚷。
“韩国公,你可千万别吐血啊!”
“不然陛下担心你的安危,可不敢再让你上朝,更不敢让你去太常寺操劳了!”
“韩国公好像背过气去了,本将军来给你拍拍背!”
本来还想装晕施展苦肉计,拖延朱元璋对丁斌做出处置的李善长,看着一个个碗口大的拳头,冲着自己耀武扬威挥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