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初合时,陆铭策马回到荣国府。角门处几盏琉璃灯晃着暖光,隐约听得荣禧堂方向传来阵阵笑声。
陆铭绕过影壁,便见廊下立着个穿蜜合色裙子的丫鬟,正是平儿。
平儿见了他,忙迎上来笑道:\"铭大爷可算回来了!东府珍大奶奶带了新制的桂花蜜来,老太太正叫各房都去尝鲜呢。\"
陆铭将马鞭递给小厮,吩咐将所获猎物送到厨房,随着平儿往荣庆堂去。还未进门,便听王熙凤的笑声如银铃般荡出来:\"珍大嫂子这蜜酿得忒香,倒像是把八月桂子都收进罐子里了!\"
掀帘进去,果见尤氏坐在史太君右下首,一身藕荷色暗纹褙子,发间只簪支素银步摇,正捧着青瓷盏说笑。
宝钗、迎春、探春等人围坐在熏笼旁,李纨牵着贾兰的手教他认字,独宝玉歪在靠窗的贵妃榻上,手里攥着本《牡丹亭》,眼神却飘向廊外残荷。
\"铭哥儿来得巧!\"尤氏起身让座,腕间翡翠镯子碰出清响,\"快尝尝这蜜,配你琏二嫂子屋里的茯苓饼最妙。\"
陆铭接过琉璃盏,见琥珀色的蜜汁里浮着金桂,甜香沁人。他抿了一口,目光却落在宝玉身上:\"宝兄弟可大安了?那日下手重了些,脖颈还疼么?\"
宝玉闻言翻身坐起,月白中衣滑下半边,露出颈后一道淡红印子。他浑不在意地拢了拢衣襟,笑道:\"原是我胡闹,倒累得陆表哥替我收拾残局。前日北静王府送来两匣子暹罗香,一会儿让袭人包些给你。\"
说着瞥了眼尤氏,\"珍大嫂子莫怪,我这就去取来。\"
尤氏忙拦道:\"急什么,香又不会长腿跑了。\"话未说完,宝玉已趿着鞋跑出屋去,腰间通灵宝玉在暮色中晃出一道流光。
王熙凤摇着团扇打趣:\"可见咱们铭兄弟面子多大,我们平日要块香饼子都得磨半天嘴皮子。\"众人哄笑间,外头忽起一阵急促脚步声。
赖大弓着腰掀帘进来,额角汗珠在灯下泛着油光:\"铭大爷,锦衣卫的陈指挥使派人来找你,说是有十万火急的案子!\"
满室笑语戛然而止。老太君手中佛珠一顿,沉香木珠子撞出清脆声响。陆铭搁下茶盏起身,对老太君恭敬道:\"看来孙儿又要忙了,孙儿告退。\"
史太君细语道:“正事要紧,你快去吧”。
不一会,宝玉抱着香匣回来,发觉陆铭不在了,忙问缘由,众人又一通解释。
角门外,锦衣卫缇骑手中的火把将青石板路照得透亮。陆铭匆忙出门,翻身上马直奔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的大门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森严,两列缇骑手持火把,肃立在门前。陆铭翻身下马,将马鞭递给迎上来的校尉,大步走进衙门。穿过几重院落,他径直来到陈闲的白虎堂。
陈闲正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卷密报。见陆铭进来,他抬起头,目光凝重:\"陆副千户,你来了。\"
陆铭俯身抱拳道:\"下官陆铭,参见指挥使大人。不知大人急召,有何要事?\"
陈闲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随即沉声道:\"宁贵妃的幼妹已失踪四天了。\"
陆铭心头一震,这事之前倒手下刘顺提过。听闻宁贵妃是当今陛下最宠爱的妃子,出身寒微,亲人只有父亲和幼妹二人。她的幼妹失踪,此事非同小可。
陈闲继续道:\"此事之前是由指挥同知孙宁负责,他带着几个千户所的人找了几天,但只查出她最后出现在宁安寺,其他毫无线索。圣上得知后大怒,直骂我们锦衣卫无能。现在,圣上钦点你负责侦办此案,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陆铭神色一凛,心中不由感叹,为啥总接这种棘手的案子,却沉声道:\"下官明白,此案关系重大,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陈闲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陆副千户,宁贵妃在宫中地位特殊,且性格暴虐,身边的宫人就没有能伺候超过一年的,你懂吧。\"
陆铭郑重道:\"下官明白,定当谨慎行事,尽快查明真相。\"
陈闲从案头抽出一卷案卷,递给陆铭:\"这是孙同知之前查到的线索,你仔细看看。宁安寺是此案的关键,你明日一早就去宁安寺查探。\"
陆铭接过案卷,迅速浏览了一遍。案卷中记载,宁贵妃的幼妹名叫宁婉儿,年方十四,前日前往宁安寺上香,之后便再无踪迹。
宁安寺的僧人描述,宁婉儿带着丫鬟来寺上香,他们见是女眷便未过多上前。就在丫鬟去捐香油钱的片刻,宁婉儿就不见了,寺外的车夫等人也说并未见到她出来。
陆铭合上案卷,眉头微皱:\"指挥使大人,宁安寺的僧人可有可疑之处?\"
陈闲摇头道:\"李同知已经查过,寺中僧人并无异常。但此事蹊跷,宁婉儿不可能凭空消失。你明日去宁安寺,务必仔细查探,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陆铭点头道:\"下官明白,另外,宁婉儿的父亲可曾提供什么线索?\"
陈闲叹了口气:\"宁婉儿的父亲年事已高,得知女儿失踪后,急得病倒在床,这个时候谁敢去他府上触霉头啊。\"
陆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和陈闲商讨了会案情,便告辞离去。离开北镇抚司时,夜色已深,陆铭翻身上马,心中却还在思考案情,却也没想出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