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那天抄书回家之后就发现家里气氛沉闷,原本李魁已经能跟他说两句话的,今天直接扭头就走。
“孩子怎么了?”
舒云华叹气:“今天请媒人去提亲了,覃家不同意,说是要么给100两彩礼,要么你考上秀才。”
李昱先是诧异,然后想想就明白了。
原主在村里这名声,只要不是那种超级狠心的家庭都会都不可能把孩子嫁进来。
即使是那种真图钱也看不上李家这破落户,李家又给不出多的钱。
李昱想安慰李魁两句,李魁恶狠狠地看着他:“都怪你!”
李魁从那天之后就又出去做临时工了,他爹考上秀才那是不可能的,还不如他自己努力赚钱争取挣到100两银子。
李昱叹气,劝也劝不得。
舒云华和李魁都发了疯的要挣钱。
李昱了解了李魁是去找了个县城里边帮忙跑腿的活,没有危险性之后,这才安心地抄书。
老婆孩子都卷起来了,他只能更卷,不然儿子娶不上老婆啊。
抄书的日子过得还是充实,李昱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考情实录》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他又跟掌柜的说要抄四书五经。
掌柜的指望着李昱抄《考情实录》,给他多挣点快钱呢,在李昱保证了一天会抄三本《考情实录》之后才抄其他书,也就随他去了,谁让这人速度快呢。
李昱抄书一个月,给家里把米缸填满自己还攒下一两半银子。
不过手是真的疼。
眼看着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了,他琢磨着该提前去府城了,去迟了,要是路上遇到点事情耽搁了可就赶不上考试。
李昱不能真让舒云华去挨家挨户磕头求大家借钱,按照他这败家子的名声,谁会借钱给他就是想借村里人家里也没有余粮。
还是不要为难这些穷苦的村里人了。
李昱就把主意打到了原主的那些书上,以前为了孩子读书,原主父母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给原主买书。
如今李昱把那些书都挨个抄了一两遍了,自己都能背出来了,以后有空闲的时间自己再默背写出来传儿子好了。
原主父母之前买的书还是精美版的,他拿去铺子里边卖给掌柜的换钱。
掌柜的知道李昱缺钱,但没想到这家伙竟然连家里面的书都拿出来卖,败家子啊!
书是可以当传家宝的,就这样拿出来卖,不是败家子真做不出这种事。
“李童生,你还差多少银子,要不我先借给你?这些书都可以传给后代是立家之本。”
李昱抄书一个月,风雨无阻,文掌柜是认可李昱的人品,也觉得其货可居,这么自律的李昱日后指不定有什么造化呢?结个善缘呗。
李昱坚持卖:“文掌柜你也知道我在你这抄书,日后大不了我再给自己抄一本回去好了,这些书当年都是花了大价钱买的,都是大儒手写版的,你看看值多少钱?”
卖了书要是实在还凑不齐赶考费他还是得借钱,但不能够光靠借钱吧。
李昱是最怕身上背了债的,背了债了浑身不舒坦。
反正知识和书本那得学到自己脑子里才是自己的东西,这些书是大儒写的,或者是他自己手写出来的,没什么差别。
也就是当年原主的父母比较爱孩子,家里又殷实,那时候才特意买那种大儒抄写的精美版,好像用了那些书之后,自己的孩子就能够成为大儒一样。
李昱不迷信。
原主用了这些书也没见考出个什么名堂来。
掌柜的叹气,一本本查看了那些书一共12本,保存的也都还完好,确实是大儒手写,这种在市面上边也是流通的,有些家底的都会选这种给孩子启蒙读书。
“六两银子,我这也是因为我们是是熟人才给你友情价。因为是二手书了,所以总是要便宜点的。”
掌柜的没有坑李昱,这个只是大儒手写而已,又没有写大儒的注释,而且还是二手版的书,只有那些家里没什么传承的地主家里或者是殷实的农家子才会买这种书。
但是那些人有些时候为了省钱也会选择普通人的抄写本,所以这些书还不一定卖得出去,他也是要承担一些风险的。
如果拿去当铺的话,人家能给二两银子就已经算冲顶的了。
李昱也知道文掌柜是个和善人爽快卖了。
卖了书,再加上自己挣的一两半银子,李昱手里才有七两半银子,李昱这一次厚着脸皮朝文掌柜的借了三两银子。
文掌柜也是痛快,直接给他借了六两银子:“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李童生身上多带点银子,我还指望着下一次考试前你能来多帮我抄点书呢,就是李童生高中之后怕看不起这些小钱了。”
李昱谢过文掌柜,晚上回去的时候又买了骨头和猪下水回去。
牛屠户都已经跟李昱熟识了,这个月李昱也时不时来买,不过每次只买骨头和猪下水:“李童生,明天早上杀猪有猪红,也是好东西,明天我给你留着,算我送你的。”
李昱感谢拒绝:“明天我要去府城备考了,等我从府城回来之后再来光顾。”
“要去考试了啊,李童生这一次一定高中,这块肉算我送你的,好好补补身子。”
牛屠户把肉塞李昱怀里,李昱这个读书人没有看不起他这个屠户,他就觉得李童生跟其他的读书人不一样,日后肯定是有大出息的!
牛屠户怕李昱又不收,火速把自己的东西一提就跑了:“是我今天卖剩下的送你了,送你了。”
就还剩那一块肉,到收摊的时间了,牛屠户原准备拿回家去的,但是现在刚好做个人情,反正他家里少吃这一顿肉也不妨事。
李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大家都很朴实啊。
李昱回家,舒云华连夜把肉腌制了,防止第二天肉坏了,李昱吃完肉包之后说道:“我明天就准备去府城了。”
李昱这段时间挣钱给家里买粮,天天有肉包吃,大家都没有挨饿了,李魁都长高了,好日子过得太舒服了,舒云华和李魁都快要忘记李昱还要去考试的事。
李魁低着头:“我去收拾东西。”
家里边穷,没有书童,以前李昱去考试的时候就让李魁做他的书童,都是当爹的人了,出门还要儿子收拾行李,背行李,自己是什么也不干,真把儿子当书童使唤。
李昱也是才想起来,他是干不出这种事情的:“这次你不用去,我自己去就行了,我都已经是大人了,我能照顾好自己。”
李昱洗漱好回房的时候,舒云华塞了个布包给他,硬硬的,应该是银子。
“这是30两银子,你省着点花。”
以前李昱每次去考院试的时候都带几十两银子去,随着家中不宽裕,他至少也要拿三十两银子。
舒云华把李昱这段时间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边,所以她把自己的嫁妆给拿了出来。
“说好了,这次要考不上,你以后可不能再考了。”
舒云华也是觉得丈夫考不上秀才,但这是丈夫的执念,他也承诺了这是最后一次,只希望这一次没考上之后他能死心。
反正离100两银子本也差很多,这30两银子就给李昱拿去吧,希望他改邪归正之后能像这个月这样勤勉去抄书挣钱。
到时候李昱真的改了,覃家也能看见李家的诚意,带着这诚意到时候再去覃家为李魁求娶覃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