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辟将军站在了望塔上,神色阴晴不定。他深得杨义信任,所以才会被安排在这里镇守。他低下头,望着倒地不起的杨义,心中充满了挣扎。
岳辟脑子转得飞快,从斜谷关撤退?认输?或者陪着杨义同归于尽?面临着死亡的选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一想到杨义对自己的好,一想到自己之前对杨义的死守之策有些不满,再联想到杨义竟然义无反顾地去送死,岳辟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部下,沉声道:“杨将军说了,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但是,我辜负了杨大帅的期望,所以我没有勇气去投降。我已经下定决心,跟着杨将军,就看你自己了。”
说罢,岳辟纵身一跃,从塔楼上一跃而下。
从五六米的高度往下掉,那是必死无疑的。但就在他跃下的那一刻,岳辟的嘴角,却露出了一抹如释重负的微笑。
就算是现在,他们也会追随杨将军。
生前让杨将军失望,
即便是死,她也不会让他失望。
“砰”
“砰”的一声,岳辟砰然倒地,气息全无,嘴角缓缓溢出一丝血迹。看到这一幕,张绣等人都是大吃一惊。
紧接着,一名名将士,也纷纷从城墙上跃下。
“咚咚咚!”
一名名战士从城头跃下,重重摔在地面上。杨义将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看待,并没有辜负杨义的期望。二百多个战士被打死了。
“呼!”一道声音响起。
张绣看在眼里,也是感慨万千。如此多的人同时自杀,看起来很是壮观。他当即让张颌派人将这些人的遗体都收了起来,放在了杨义的祖祠之中,将其命名为“杨氏烈士祠”。
这样的行为,让张卫很是郁闷,有一种被人抽了一巴掌的感觉,却又无可奈何。
张绣解决了这件事,便让张燕带着一队人登上了斜谷山口,把大门给开了。很快,只听“嘎吱”一声。
一道巨大的声音响起,大门打开,士兵们鱼贯而入,很快就将整个斜谷关夺了过来。
大军暂居关外,需要整顿兵马,清点伤亡。
直到傍晚时分,道路上所有的尸体都被清理一空,最后被大火焚烧一空。全部囚犯受到了严格的监督和监控。
身为统帅,张颌走上了城墙,将这一战的结果汇报给了张绣。
这一战,张绣损失了4000余人,斩敌2万余人。另有二万余人被俘,尚有数千人逃走,下落不明。
这一战,张绣很是欣慰。幸好有张卫率领大军,这次攻下了斜谷关。若是正面强攻,恐怕死个二三十万都未必能赢。尤其有杨义这个劲敌在,要拿下斜谷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大军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出发。这一次的任务,张绣留下了千人镇守在这里,剩下的人则跟着他一起去了南方。
张绣虽然损失惨重,但尚有兵马5万余人。要拿下南郑,自是手到擒来。
大军顺着斜谷道一路向北,山路崎岖,行进缓慢,终于越过了那片险恶之地,进入了汉中境内。
离开斜谷道,便等于将汉中的地形完全的展现给张绣。
这个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南郑县。
而在郡守府中,张鲁正沉浸在自己的藏书阁中,翻看着各种关于道经的书籍。这些天,他一直在忙碌着。
在左慈的帮助下,张鲁得在对道教典籍的钻研中,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与左慈一番交流,令他视野大增,五斗米流派的理论也在他的指导下,变得更加完整。
“轰!”砰!
房门被敲响。
“是谁?”问道。
张鲁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些烦躁。他现在谁都不想见,只想见左慈,不愿意被打搅。
“是我,兄弟!”
一声脆响从外面响起。
张鲁头都没回,低头翻看着手中的书籍,淡淡道:“进来。”
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张鲁的三哥,名为张愧。他之前在南郑时,也曾处理过一些政事,以帮助阎圃为主。
但张愧名声并不大。毕竟军权掌握在张卫手中,军政大权掌握在阎圃、杨松手中,张愧虽是实权人物,但年纪尚小,并非实权人物。
张愧一脸担忧,对着张鲁说着:“兄弟,现在不是读书的时候,你怎么还在这里,沉浸在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中。”
“什么情况?”张鲁抬起头问道。
张愧神色凝重,轻声说着:“刚刚收到情报,张绣已经攻下了斜谷关,正沿着斜谷道,向我们汉中进发。”
张鲁听了这话,顿时大惊失色,手里的书都摔在了地上。
他心中一慌,低声道:“为什么?杨义在斜谷关坐镇,我早下了死命令,不许他和敌人动手。再说了,有二哥坐镇,还有那五万大军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是老二出了问题。”
张愧怒声道,“杨义那边防守严密,如果他不出来,那张绣也拿他没办法。可二哥一来,便夺了杨义的军职,然后出山与张绣一战,最后大败被俘,成为张绣的阶下囚。”
张愧顿了顿,继续道:“等到张绣的军队赶到斜谷关的时候,杨义身边还剩下二百余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最后杨义带着二百余名将士,在斜谷关坠崖自杀。”
张鲁听到这句话,如遭雷击,整个人如遭雷击。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万万没有料到,张卫竟然会被擒,而且杨义还会这么硬气。
“这个杨义,还真是个蠢货!”
张鲁有些遗憾,叹了一口气,“就算他不肯认输,认为自己无法抵挡,大不了退出斜谷关,前往南郑。那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卒,被我发掘出来,升为将军。谁能想到,他竟然如此倔强,哎。”
张愧连忙道:“兄弟,你就不要说这些了!如今形势严峻,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应对之策。”
张鲁眉头紧锁:“如今斜谷已失,张绣大军长驱直入,我们未必能挡得下。”
张愧建议道:“要不要征求一下阎将军的意思?看看他怎么想的?”
说起这位阎圃,张愧满是佩服和佩服。
当时阎圃把张鲁给惹毛了,张愧也不敢为他出头,只是让人把阎圃关进大狱,好生招待。张鲁听到张愧的提议,也是连连点头:“不错,我们得去问问阎将军,看看他有什么打算。”
张鲁领着张愧出了城,直接去了监牢。
阎圃就被关在了最深处。虽然他表现得很平静,但心中却是焦急无比,因为一旦张卫出手,那张绣就有了可乘之机。不过阎圃担心归担心,张鲁的选择不是他能控制的。
“哒哒”的一声轻响传来。
一阵急促的声音响起,阎圃抬起头,透过昏暗的灯光,他看到了说话的人,正是张鲁,张愧。监牢内灯光暗淡,但严圃目力极佳,看到张鲁一脸凝重之色,心中一沉:“不好!这里一定有问题!”
若是斜谷关安好,张鲁也不会主动找上门来,再加上张愧也在,那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很快,张鲁就出现在了监狱的大门前,说道:“张卫已经死了,而且还被俘虏了。张绣的大军,经过斜谷道,正往汉中而去。”
“扑通”的一声!
“不好,不好!”
张鲁焦急地说:“谋士,事已至此,您可有对策?”
他对严圃寄予厚望。张鲁虽然没有争霸之心,但也不是那种寄人篱下的人,在汉中过着自己的日子,倒也不错。
阎圃撑着双膝,叹了口气,“若是主子当时听从我的话,将左慈斩了,再让人趁夜将张卫抓回来,何至于如此?”
张愧一看情况不对,连忙道:“军师,都到这时候了,还不如想想对策。”
阎圃摇头道:“我们投降,没有第二条出路。张卫现在就在张绣的身边,如果张绣用他来威胁你,你会在乎他的性命么?当年你到汉中,我娘和四哥给人害死在成都。你就这么让张卫去送死吗?”
张鲁一张脸涨得通红。是啊,要不要再抛弃一个哥哥?张鲁脑子一片混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阎圃继续道:“张卫的死活,你若是不在意,一定要和张绣一战,那也无妨。你在这汉人之中地位极高,你若是以五斗米的名义发动叛乱,自然会有许多人追随。如何抉择,就在你一念之间。”
听到这里,张愧的表情阴晴不定。张卫的安全,他不能不关心,所以他也没有办法,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张鲁,等待他的决断。
张鲁眉头紧锁,脑子里一片混乱。一方关系到张卫的生死,一方关系到汉中的基业,乃至五斗米道的前途。一时之间,很难下定论。
说到这里,阎圃不再说话。他感到,不管是反抗,还是屈服,都是明摆着的。说实话,对于这个张鲁,他是有些失落的。如果真如他所说,张绣虽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也未必能攻入汉中,毕竟那里有杨义坐镇。不过张鲁太信任左慈,没有制止张卫,所以事情就越闹越大。这一切,都是张鲁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张鲁吞了口口水:“大人,如果我真的要认输呢?”
阎圃叹息道:“如果你要认输,可以和左慈谈一谈。但如果你屈服了,你将失去自由,变成了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