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熹九年深秋,刘昆的五万大军水陆并进,携着丹徒大胜的余威抵达了秣陵城外。
荀谌、张辽、臧霸三人率军迎出十里,眼见那杆玄色“刘”字王旗渐近,立即齐齐拜倒在地。
刘昆飞身下马,玄甲外的墨色蟠龙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快步上前,亲手将三人扶了起来。
荀谌面带惭色:“臣等无能,攻打秣陵城月余而不能克,劳大王亲临险地。”
“友若无须自责!周瑜乃世之英才,秣陵城坚,岂是易与之敌?”刘昆摆了摆手,温言安慰道,“尔等能稳扎营盘,使其数万江东精锐困守孤城,不得驰援吴郡,已是大功一件!”
他目光扫过张辽刚毅的脸庞和臧霸身上那已被鲜血浸透的绷带,关切地问道:“宣高,伤势如何?”
臧霸抱拳道:“回禀大王,些许皮肉伤而已,臣无碍!”
刘昆点了点头,与众将一同策马行至大营前,远眺秣陵城墙。
夕阳余晖下,四丈高的青石城墙泛着冷光,秦淮河如一条玉带绕城而过。
当晚,秣陵城下的汉军大营。
中军帐内,烛火通明。
张辽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凝重道:大王,周瑜用兵,确实名不虚传。
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秣陵城防布置,缓缓说道:秣陵城东临江,有天然屏障。周瑜将城防布置得滴水不漏,使我军月余苦战,未能找到任何可乘之机。
臧霸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几处标记补充道:周瑜不仅善于守城,更擅奇袭。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愤怒:前些夜间,竟敢亲率精锐出城逆袭,焚毁我军攻城器械数十架。我军连夜赶制的冲车、云梯,顷刻间化为灰烬。
谋士荀谌也是轻叹一声,有些惭愧地说道:周瑜智计百出,谌虽竭尽全力,亦难占上风。如今城中守军虽折损近半,然士气依旧高涨。
刘昆凝神细听,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檀木案几。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地图,脑海中浮现出周瑜的布防策略。
他深知这位江东柱石不仅精通水战,守城、陆战亦是不凡。
昔日孙策征讨江东时,周瑜就曾凭借坚固营寨,让刘繇大军久攻不下。
帐内一时沉寂,唯闻帐外江风呼啸。
刘昆起身踱至帐门处,望向远处秣陵城头的点点火光。
忽然,他转身问道:城中粮草储备可曾探明?
荀谌立即回应:据细作来报,秣陵存粮足可支撑三月之久。周瑜早在月前便已下令增调粮草,且将粮仓分散置于内城各处,难以一举焚毁。
正当帐中气氛凝重之际,亲卫入帐禀报:大王,黄王妃押运粮草军械已至营外!
刘昆眼中精光一闪,立即率众出迎。
只见一袭戎装的黄月英风尘仆仆却神采奕奕,明眸在火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妾身听闻江东周瑜善于用兵,特携新制攻城锤来助大王一臂之力。
黄月英嫣然一笑,引众人走向后方数辆以油布覆盖的大车。
当油布掀开时,就连久经沙场的张辽、臧霸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车上装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巨型攻城器械,比传统冲车大了整整一倍。
撞木粗如合抱,顶端包着精铁,在火把照耀下泛着冷冽寒光。
黄月英向众人解释道:此锤借鉴墨家机关术,以绞盘蓄力,撞力较寻常冲车大增。妾身在锤头加了精铁破甲锥,专破石墙。
刘昆抚掌大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当即命随军工匠连夜组装。
是夜,汉军营中火光通明。
士兵们远远围观着这一架庞然大物,窃窃私语中透着期待与敬畏。
黄月英亲自指导组装,她向刘昆解释道:此锤需二百人操作,可将撞击力集中于一点。妾身试验时,曾以此锤三击便破开丈厚砖墙。
刘昆闻言,目光愈发深邃,已然在谋划明日攻城之策。
与此同时,秣陵城头的周瑜也注意到汉军营中的异常动静。
周瑜手按剑柄,白色银甲在火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
江风拂动他白色战袍的衣角,却拂不散眉宇间凝重的忧色。
这位江东美周郎虽甲胄在身,却依然保持着儒将风范。
都督,城外汉军又来了援军,似乎是唐王刘昆亲至。吕蒙快步上前,声音带着压抑的焦虑。
这位年轻将领甲胄上满是尘土,眼底布满血丝,显是连日督战未曾合眼。
周瑜目光依旧凝视着远处汉军营寨,淡然一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吾秣陵城坚,兵精粮足,岂是易与之敌?
翌日,晨雾尚未散尽,汉军营中突然战鼓震天。
数万汉军阵列当中,一架庞然大物在数百名精壮汉军的推动下,缓缓随着攻城人流向秣陵城墙逼近。
这正是黄月英带来的巨型攻城车,高逾三丈,外包生牛皮,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洪荒巨兽。
城头之上,周瑜与吕蒙、朱桓、全琮等将目睹汉军阵中那庞然巨物缓缓逼近,无不色变。
那攻城车高达三丈,犹如移动的堡垒,带来的压迫感远超寻常器械。
“那是何物?”吕蒙失声惊呼,年轻的面庞上写满震撼。
周瑜瞳孔骤缩,但瞬息间已恢复冷静。
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道:“无论何物,必有破解之法!休穆你部集中箭矢专射推车士卒!子璜,调集所有床弩,瞄准其车轮、骨架!子明,即刻准备火油、檑木。再选敢死之士,若其逼近城门,便出城焚之!”
他目光如炬扫过众将:“秣陵存亡,在此一举!纵有千钧重锤,也需砸得下才行!”
众将轰然领命,城头瞬间进入最紧张的临战状态。
数百汉军将士挥汗如雨,齐齐喊着号子,缓缓推着巨大的攻城车进入了射程。
放——箭!城头传来江东军军官撕心裂肺的吼叫声。
刹那间,城头上箭如飞蝗,密集地射向巨型攻城车。
其中夹带着数支床弩巨大的弩枪,撕裂空气,呼啸着径直射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