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以东的海面上,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压向波涛汹涌的海面。
郑芝龙站在旗舰“镇海”号的甲板上,海风裹挟着咸腥气息扑面而来,吹动他腰间绣有海浪纹样的锦袍下摆。
自从明军登陆朝鲜半岛后,郑芝龙就率水军在海中转悠,当然是为了限制朝鲜水军对登陆的干扰。
几次遭遇战,打得朝鲜水军狼狈逃窜,还把朝鲜水军名将李顺水打死。
如今的明朝水军就是孙子,见到就跑。
所以,他现在就是水上霸王,没人敢惹,有事没事便在水中转悠。
近日,斥候发现倭寇船只有异动,他便率军过来,不想正好追到接应多尔衮的倭寇头子藤野的船队。
“报——前方发现倭寇船队!”
桅杆上的了望兵声嘶力竭地喊道,声音穿透海风传入郑芝龙耳中。
郑芝龙登上了望台,举起望远镜,视野中映出六艘倭寇安宅船的轮廓。
那些船体狭长,船首高翘,典型的倭国战船样式。
“果然不出所料,倭寇近日频繁调动,必有蹊跷。”
郑芝龙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传令各舰,全速追击!炮手就位,今日定要叫这些倭寇有来无回!”
随着旗语打出,明军舰队十二艘福船调整帆向,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般扑向倭寇船队。
这些福船船体宽大,三层甲板上密密麻麻排列着黑洞洞的炮口,船首新安装的榴弹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
“八嘎!郑芝龙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藤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用倭语咒骂着,右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武士刀,转头对舵手吼道:“全速前进!向罗津港方向撤退!”
船舱内,多尔衮被突如其来的骚动惊醒。
他披上貂皮大氅走上甲板,海风吹乱了他脑后的金钱鼠尾辫。
“怎么回事?”
他皱眉问道。
若不是来接应,我怎会碰到这个灾星?
藤野瞪了一眼多尔衮,没好气道:“我们被明军水师盯上了。”
多尔衮拿起望远镜,见到明军舰队已经展开战斗队形,最前方的几艘大福船,正以惊人的速度逼近。
“郑”字大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多尔衮的心沉到了谷底。
“快走!”
多尔衮咬牙切齿道,“若被明军俘虏,我们都没有好下场!”
藤野咽了口唾沫,转身对传令兵吼道:“命令‘海蛇’号断后,其余船只全速前进!”
海面上,明军舰队与倭寇船队的距离在不断缩短。
郑芝龙站在“镇海”号的指挥台上,海风将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士兵耳中:“目标倭寇旗舰,榴弹炮准备!”
炮手们迅速调整炮口角度,装填手将榴弹塞入炮膛。
这种新式炮弹射程可达三里,爆炸后能产生大量破片,是皇帝派人押送来的。
“开炮!”
随着郑芝龙一声令下,“镇海”号船首的三门榴弹炮同时发出怒吼。
炮弹划破长空,在倭寇船队周围炸开三朵死亡之花。
其中一发正中“海蛇”号船尾,木屑四溅中,倭寇水手惨叫着跌入海中。
“继续装填!”
郑芝龙冷静地下令,“传令‘威远’号、‘定海’号从两翼包抄,绝不能让他们逃了!”
倭寇船队中,“海蛇”号已经严重倾斜,海水从破口处疯狂涌入。
船长小岛次郎拔出武士刀,歇斯底里地喊道:“转向!撞向明军!为藤野君争取时间!”
残破的“海蛇”号调转船头,如同受伤的海兽般向明军舰队冲来。
郑芝龙见状冷笑:“螳臂当车!传令给施琅,让“飞鱼”号解决这艘断后的倭船,其余船只随我继续追击!”
施琅见到旗语,“飞鱼”立即调整航向,迎向拼死一搏的“海蛇”号倭船。
海战正式打响。
······
施琅站在“飞鱼”号甲板上,海风吹拂着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他举起右手。
“步枪队准备!”
施琅高声命令。
甲板上,几十名精锐步枪兵迅速列队,他们手中的新式步枪射程可达九百米,可以连发七弹,是明军最新装备的利器。
倭寇船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那些穿着简陋的倭寇狰狞的面容。
小岛次郎站在“海蛇”号船首,高举武士刀,大喊道:“射击!”
倭寇的火铳点燃火绳,一阵硝烟过后,铅弹呼啸而出。
然而这些老式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过三百米,子弹纷纷落在明军船前的海水中,激起一片水花。
“哈哈哈······”
施琅大笑,不屑道,“让这帮龟孙子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火器,开火······”
“砰砰砰······”
明军步枪齐射的声音如同爆豆,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向倭寇船只。
九百米的距离上,倭寇如同活靶子,瞬间倒下一片。
小岛次郎的肩膀被子弹击中,鲜血顿时染红了半边身子。
“八嘎!这不可能!怎么会这么远?”
小岛次郎跪倒在甲板上,痛苦地咒骂着。
他从未见过射程如此之远的火器,明军的火力完全压制了倭寇的反击。
当距离缩短到五百米时,施琅再次下令:“重机枪准备!”
四挺马克沁式重机枪被推了出来,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倭寇船只。
“开火!”
“哒哒哒······”
重机枪的咆哮声响彻海面,子弹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着倭寇的生命。
木制的船体被打得千疮百孔,甲板上血流成河。
小岛次郎眼中充满了绝望。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下,厚盾被打得千疮百孔,
“靠上去!白刃战!”
小岛次郎挣扎着站起来,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然而就在两船即将相接的十几步,明军士兵纷纷掏出手榴弹,拉弦后投向倭寇船只。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将“海蛇”号的甲板变成了一片火海。
幸存的倭寇被震得东倒西歪,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明军士兵已经跳帮过去,雪亮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