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刘轩独自步入芙蓉宫。刘玥已让夏至备好了酒菜,正独自坐于桌旁,呆呆出神。见刘轩步入,她怯生生地站起,轻声唤道:“三哥。”
刘轩心头泛起一阵酸楚,眼前的刘玥,与自己说话,已不复往昔的亲密无间。
两人对面而坐,刘玥勉强挤出一抹笑容,道:“三哥,咱们五年未见,今晚不妨好好喝上一杯。”言罢,她为刘轩斟满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刘轩感慨万分:“是啊,上次共饮,你还是个小丫头,如今都已经做母亲了。”说完,他端起酒杯,便欲饮下。
“等等!”刘玥连忙阻止,轻声道,“三哥曾言,饮酒前需先食些菜肴,以免醉倒。”说着,她撕下烧鸡上的两只大腿,置于刘轩碗中,柔声道,“记得上次你吃了两只鸡腿,这次也要吃完再喝。”
刘轩微微一笑,放下酒杯,拿起鸡腿细细啃食。刘玥也取了一只鸡翅相伴,她一边吃,一边滔滔不绝,先是说到两人的父皇,接着又回忆起两人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刘轩看着妹妹的一颦一笑,恍若隔世,仿佛看到她又回到了京城,做公主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不知不觉中,刘轩两只鸡腿下肚,他举杯笑道:“现在可以让哥哥饮酒了吧。”
刘玥点头应允,亦端起酒杯,道:“我陪三哥。”
刘轩伸手取过刘玥的酒杯,笑道:“今日之事,怕是吓着你这小丫头了,哥哥给你赔罪,这两杯我一并喝了。”言罢,他端起酒杯欲饮。
“不要!”刘玥猛然站起,伸手拍落刘轩手中的酒杯,目光直视着他,喘息未定,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刘轩缓缓放下另一只酒杯,轻声问道:“玥儿,这酒中,可是有毒?你怕我伤害你儿子,欲与我同归于尽,却不忍见我独饮?”
刘玥眼眶泛红,趴在桌上泣不成声。刘轩起身,走到她身旁,轻抚她的秀发,温声道:“你这丫头,心思还是那般单纯,所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
刘玥抬起头,紧紧抱住刘轩,哭的更凶。
刘轩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相信哥哥,我绝不会伤害你儿子。你夫君已遭李仁罕毒手,不如随我回长安,你做你的长公主,你儿子我封他为安乐公,如何?”
刘玥扬起挂着泪痕的小脸,问道:“三哥,你会不会骗我?”
刘轩凝视妹妹,轻声说道:“玥儿,我知道因你母妃和哥哥,都曾利用过你,让你对亲情产生了怀疑。但你放心,三哥我,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骗过你,以后也绝不会让你失望。”
刘玥望着刘轩,使劲点了点头。
次日清晨,刘轩端坐于金銮殿上,正式接见了原西蜀国的一众降臣。殿中文武官员共计三十二人,另有十人因不愿在北汉为官,故而缺席,刘轩对此并未多作计较。
刘轩宣布了一系列重要决定。他首先表明,对于此前与北汉为敌的官员,无论是曾效忠孟氏还是李氏,都将既往不咎。
紧接着,刘轩宣布蜀、渝两州的巡抚、知府等地方要员,将继续留任原职,确保政务的平稳过渡;而原六部、宰相等中央官员则将迁往长安,担任相应的职务。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刘轩还宣布保留孟氏女眷封号,赦免李氏亲族株连之罪,允许他们日后前往长安居住。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刘轩对两朝蜀主后人的关照,也为西蜀旧臣们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只要愿意归顺北汉,他们的地位都将得到保障。
官员们听闻此消息后,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面露释然之色。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自己的官位和利益不受影响,无论谁做皇帝都是一样。而对于那些忠于孟氏、不愿承认改朝换代的官员,刘轩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并未限制他们自由。
随后,刘轩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的政令,涵盖降低税赋、兴修水利等诸多方面,以期惠及百姓。
朝会一直延续至正午时分。正当刘轩准备宣布散会之际,一名士兵神色匆匆地闯入大殿,禀报道:“启禀国主,向师长自京山发来八百里加急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