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谢明珠答应了部队这边帮忙出个方案,为这个事贺兰舟还和政委吵了一架,说自己媳妇每天工作都够累了,现在还要搞合作社,哪里有那么多时间!
政委也没办法,西北这边的岗位本来就少,他知道谢明珠这么能干,那肯定会想着让谢明珠帮个忙,要是真搞出来了,以后谢明珠就是部队的大功臣,这可是解决军嫂的就业问题,为部队立功。
贺兰舟很无奈,回家后对谢明珠一脸愧疚:“珠珠,这个消息绝对不是我说出去的,政委可能是打了电话去岛上,问了你在岛上的一些事,从那边得知的。”
谢明珠知道:“跟你没关系,不要有歉意。”
但是这样真的很累,谢明珠每天还要自己学习,这一点贺兰舟相当清楚:“不然我去找政委再哭哭,咱们拒绝?”
谢明珠翻个白眼:“你觉得能拒绝?”
那肯定可以呀,别人能耍赖,他也行,只要脸皮厚:“我再去试试。”
谢明珠觉得政委不是那么好说服的,但是没有阻止贺兰舟。
果然,贺兰舟一脸沮丧地回来:“政委说我要是再哭哭就关我禁闭。”
也太狠了!
他到部队后还没被谁关过禁闭!
谢明珠已经在着手搞合作社的方案了,她就是还没想好能做点啥。
西北这边土地多,但是靠天吃饭,农作物每个大队都在种植,因为运输和购买力的问题,这边做出来的食品还真不一定能卖到全国各地。
不过,倒是可以做军区特需的一些东西,比如压缩饼干。
这里的粮食产量不低,粮食的问题部队只要出面就能解决,于是谢明珠在空间里研究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十分完善的配比,压缩饼干的保质期能够更长。
不过这个方案部队那边能不能同意就另说了,因为要采购一些机器。
谢明珠把方案交上去就没问了,要是行得通部队自然会再找她。
军区附近就有个食品厂,谢明珠从墨玉那里知道就是生产一些军队的食物的,加一条线应该可行,还有一个方案就是制造肥皂,这个容易,简单。
最后军区那边开会商量,决定两个方案都要,但是军嫂这边就主要是负责生产肥皂,压缩饼干的配比部队采用了,为此还给谢明珠发了奖励和一张荣誉证书。
谢明珠还以为部队会直接用,她啥都没有,结果有钱。
算了,这个不纠结。
好歹也是一千块呢,在这个年代算不少了。
之后部队那边就开始建设肥皂厂,军嫂合作社也在申请中,来来回回弄了一个多月,合作社终于申请下来了,部队那边召集了几个团长的对象和谢明珠一起开了个会。
就合作社社长由谁来担任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谢明珠一声不吭,她是不会做的,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有几个嫂子想做,但是又怕自己能力不够。
光是文化这一条就卡住了不少人,最后团部那边商量了后,就让政委的对象邓秀兰做了这个社长,好歹初中文化,能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而谢明珠成了技术顾问。
刚开始嫂子们都带着怀疑的目光看谢明珠,肥皂这东西这么好,是那么容易生产出来的?
谢明珠也没想让谁认可,反正只要按照她的配比,肥皂一定能做出来就是。
厂子成立起来已经是一九七五年年底,机器买了回来,谢明珠这段时间已经做出了二十多种肥皂的配方,就还差一些原材料的采购。
做出来的成品先在军属里发放使用,大家的使用效果出来后才正式投产。
刚开始对谢明珠持怀疑态度的嫂子在用过肥皂后就对谢明珠有了很大的改观,果然还是要多读书,谢明珠配出来的肥皂清污效果比供销社卖的还好,而且带着很好闻的香味。
军嫂们对这个有了很大的信心。
谢明珠一个礼拜只去一次厂里,看看生产进度,以及新产品做出来的成品有没有达到预期等。
嫂子们看到她来后热情了不少,但是也还是有些觉得谢明珠不过是取巧,不服气,觉得这工资谢明珠不该领,谢明珠直接怼了回去,那嫂子没话反驳就到处造谣,连带她男人也受了警告。
因为影响有点大,邓秀兰就开了思想教育会,挑事的那几个被冷处理,不用她们上班也不发工资。
那些喜欢挑事的这才怕了。
邓秀兰警告这些嫂子:“以后我要是还听到不利于团结的话,可就不是不发工资这么简单了,到时候直接开除出我们合作社,一分钱别想赚。”
也好不容易有了工作,要是被开除,家里男人不得恨死她们。
最后那几个碎嘴的彻底熄了声,谢明珠再去厂里的时候,言论就好了很多。
果然是要治理啊,这群人以为她闲?
自从上次有人被处理后,谢明珠拿双份工资的话没有人敢再传。
倒是邓秀兰看得明白:“你们想这种觉得自己很能?你们能你们自己出配方啊,要是没有谢明珠同志的肥皂配方,咱们的合作社能搞起来?产品能卖出去?你们能赚钱?”
手上有钱还能了!
看来还得好好教育啊。
“再说了,人家在学校教学那是因为人家能拿到这工作,换了你们你们可以?她在海岛那边教学五年级,拿了他们县第一的好成绩,你们去怕是拿个倒数。”
这些嫂子里有孩子在谢明珠的班,孩子回来后确实对谢明珠很夸赞,而且最近都喜欢上读书了。
人家是真有本事的,而且这合作社还是政委求着谢明珠弄的,不是谢明珠主动说要干的,部队给了承诺开工资。
就算眼红也没办法,自己没有那个金刚钻,又怕丢工作男人能把自己骂死,干脆不再说这个事。
家属院因为肥皂厂和谐不少,现在大家碰面说的都是如何提高生产,如何做更好的包装,又如何卖得更好。
她们的见识毕竟摆在这,最后还是去找了谢明珠,谢明珠和邓秀兰聊了不少,给了好几个能实施的建议,邓秀兰决定照搬,她绝对相信谢明珠。
肥皂厂忙了起来,在西北这边的供销社卖得很好,因为味道实在好,留香也久,年前肥皂厂都还在加班。
谢明珠这边终于清静下来,又到了一年春节,谢明珠听到了杨家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