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时我国便与柯枝、卡利卡特结为友邦,现在想想那些与大明交好的友邦如今还剩几个?”
应天府国家议会大楼前汇集了一堆百姓,他们都是被这几日宣传的由帝国最高书记官兼镇国公少子大明驸马的演讲吸引来的。
郑清璿将自己的声音尽量激昂起来,\"我们的祖先曾经踏遍七海,将文明和友谊传播到这些土地上。如今这些友邦在哪里?被英国人的炮舰轰成了废墟!被他们的殖民者踩在脚下!\"说着郑清璿使自己的语气沉稳下来,“我承认大明在这百年来确实是做过一些不耻之事,但一切都是为了帝国,为了收复故土将鞑子赶出我们的土地,为了洗刷帝国两百余年的耻辱!”
台下的百姓们开始骚动起来,有人窃窃私语,有人点头称是。
郑清璿伸手示意安静,等喧哗声平息后才继续:\"诸位,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在想,我们大明自顾不暇,凭什么去管印度的事?凭什么要为了那些异族人流血?\"
“但在这!”郑清璿声音突然放大,几乎是吼了出来,“他们不是异族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亚洲人!亚洲应该属于亚洲人!”
这句口号像一颗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引爆了整个人群。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无数拳头高高举起,一张张面孔因激动而涨红,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滚烫的、名为“大义”的烈酒。
“将英国佬赶出亚洲!”郑清璿站在高处,声浪一阵又一阵,“我们将为印度人带去自由平等,爱与和平!我们不但要将英国人赶出亚洲!我们还要去欧洲连同我们的盟友德意志一同砸碎英国人的皇冠!”
郑清璿伸开双臂,如同要拥抱整个应天府,拥抱这股由他亲手点燃的狂热。他能感觉到脚下的石台在微微震颤,不是因为结构不稳,而是因为成千上万人的心跳与呐喊汇聚成了一股无形的巨力。
******
回府后的郑清璿抿了一口朱简棠端上来的热茶,刚刚因为大声嘶吼而微微发痛的喉咙此刻被温热的茶水抚慰了一些。自从在瀛洲被刺杀后,朱简棠这小妮子即便身为人母却还是要时时刻刻跟着自己,要不是郑清璿强命她待在府里,还不知道这个小公主会闹什么出来。
“你瞧瞧你,嗓子都哑了。”朱简棠白了他一眼,小巧的指尖轻轻抚上他的喉结,带着一丝心疼的薄嗔,“非要那么大声做什么?跟底下那群泥腿子喊破天,他们又能给你凑出几艘战舰来?”
郑清璿笑了笑没有过多在意,“又在瞎操心了,明熙呢?我想她了。”
“刚睡下,奶妈哄了好一会儿呢。”朱简棠的声音软了下来,绕到他身后,双臂环住他的腰,下巴轻轻搁在他的肩上。“今天哭闹了好一阵,就连父皇都来了。”
朱简棠的呼吸带着好闻的兰花香气,拂过郑清璿的耳畔,让那份因鼓动人心而产生的亢奋与疲惫都消散了些许。
郑清璿闭上眼睛,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朱简棠的怀抱总是能让他从那些政治算计和军事部署中暂时抽身,回到一个普通丈夫和父亲的角色。
\"父皇来看明熙了?\"郑清璿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嗯,抱了好一会儿呢。\"朱简棠的声音里有些促狭,\"你猜父皇说什么?他说明熙的眼睛像你,但脾气像我。\"
郑清璿忍不住轻笑出声:“那以后明熙长大了不得像以前你‘追杀’我那样啊?”
朱简棠被他逗得“噗嗤”一笑,嗔怪地在他肩上轻拍了一下,“没个正经!女儿家家的,以后要像我一样知书达理才好。片刻的温存后,她脸上的笑意却渐渐淡去,声音也低沉下来,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清璿,你真当父皇今天来,只是为了看明熙?”
“怎么?还能看你这个小公主被我欺负啊?”郑清璿伸出手轻轻弹了一下朱简棠的脸,“这个家到底是谁欺负谁啊?昨晚上在床上我可是三叩九拜才...唔!”
朱简棠的小手用力捂住了他的嘴,掌心温热,“再瞎说今晚上你就别碰我了。”
郑清璿拉下她的手,握在掌心,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些许,只剩下眼底一丝残留的温柔。“好了,我的好棠儿,不逗你了。说吧,父皇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简棠将耳朵贴在了郑清璿的胸膛上闭上了眼睛倾听着他的心跳:“父皇说,他替大明谢谢你。”
郑清璿的身体微微一僵,那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他伸手抱住了贴在自己胸膛上的妻子语气温柔,“一家人怎么说两家话呢,我...”说着郑清璿又想到了美和子。
他身体那瞬间的僵硬,根本瞒不过怀里的朱简棠。
朱简棠将郑清璿抱得更紧了些,“我也谢谢你,我的夫君。”
郑清璿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感觉到朱简棠环抱着他的手臂收得更紧了,那力道几乎要将他勒得喘不过气,像是在用尽全身力气宣告着所有权,又像是在恐惧着什么无形的东西会将他夺走。他将朱简棠向上抱了些,二人四目相对。
“傻棠儿,”郑清璿笑了,“你说什么谢谢,昨晚上在那叫的人又不是我。”
朱简棠的脸瞬间红透了,羞恼地捶打着他的胸膛,\"你这个混蛋!\"
郑清璿笑着任由朱简棠捶打自己,二人就这样打闹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住一样。
******
【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但每次扣下扳机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就是那些人。
我们麻木不仁,我们天真无邪,我们是可见的英雄也是十恶不赦的罪犯。
我们注定会成为传奇,也注定会在历史中消散。
我们是天空中的骑士,沙漠中的鬼魂,泥土中打滚的鼠辈。
总有一天战争终会结束,这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终将分出胜负。
枪炮都会生锈,绿草也会再次生长,那时一切战争的痕迹都将不复存在,这块土地将慢慢治愈像其他的伤痛一样。
而那时我们将会入土长眠,但尚未被世人遗忘。
只要历史记住了我们当中千分之一的人,未来就将充满我们的事迹与故事,我们战斗的方式,我们生活的方式以及我们死亡的方式 。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而我们赢得了胜利,他们将会记住我们。
但直到黎明来临前我们将继续战斗,我们会直视死神并
战斗至最后一刻。】
这篇报道在《明报》上被刊登,而刊登者的名字为郑清璿。
这篇文章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整个大明,乃至整个世界都激起了滔天巨浪。这篇文章的影响力远超郑清璿的预期。
短短三天内,《明报》的销量暴涨了十倍,各地报社纷纷转载这篇署名文章。
郑清璿倒是没有过多在意,毕竟这篇文章也是他抄后世《战地一》序章的嘛。他放下电报,揉了揉眉心,嘴角扯出一抹自嘲的笑意:“抄一篇文章也能抄出麻烦来,真是本事。”
不过就这儿还不够,郑清璿用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动摇军心,而是坚守军心。他明白现在前线有很多士兵都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即便是托洛茨基那边也出现了这种现象。
士兵们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这远比缺粮少弹更加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