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祭祀完毕,坐着御辇先行下山去。
他要到和尚庄稍作休息,然后明天再“禅”祭地神。
等到徽宗御驾远去,日观峰上的文武百官才准备下山。
这一晚上的折腾,如杨元嗣这般身体素质强悍的人都有些不适,
更不用说那些本来就体弱的文官了。
群臣议论纷纷,多有抱怨,就连边上站岗的军汉也开始面露颓色。
好在仪式已经结束,群臣不必按照从周朝就给天子定下的路线下山,他们可以原路返回东岳庙休整歇息半天。
人群开始陆陆续续日观峰上往下走去,
杨元嗣仿佛看了一场大型的古装情景剧,索然无味。
他刚要转身往回走,突然边上冲过来一个虞侯打扮的军汉将他拉到一边。
杨元嗣正疑惑间,那虞侯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
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这是卢员外的亲笔信,还请大王过目!”
杨元嗣心中吃惊,急忙打开信看了起来。
卢进义信中说道自己已经依附了太子赵桓,准备在和尚庄劫持徽宗,逼迫他禅位。
徽宗昏庸无道,想着传位于郓王,太子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太子答应登基后加封杨元嗣为亲王,以整个登州为封地。
卢进义为了避免消息走漏,直到现在才敢告诉杨元嗣。
现在他山下有七万多人,只等杨元嗣下山主持大局。
杨元嗣浑身冷汗,大脑急剧运转。
要不是他昨天见过赵楷,现在几乎就会着了卢进义的道儿。
赵楷说徽宗这次封禅结束后就会禅位给太子,这种事关天下的大事不会让很多人知道。
但是太子和赵楷肯定会提前知道的。
只是卢进义不知道关于徽宗禅位的消息,杨元嗣早就知道了。
这说明卢进义在说谎!
杨元嗣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冷静了下来。
在青州的时候遇到的张仙和孙列等不寻常的举动,
如果按照卢进义要准备谋反来进行推测,那就十分合理了。
只是他为什么再这样做?
在泰山即使他能够劫持了徽宗,汴梁还有太子坐镇,
凭着青州的兵力,他也拿不下汴梁啊?
除非这背后还有更深刻的阴谋……
不过现在杨元嗣首先要应对的是眼前的局面。
虞侯看杨元嗣脸色阴晴不定,说道:
“小人知道一条近路可以下山,大王请跟我来。”
杨元嗣看他虽然神色自若,额头上也流下了几滴汗珠,显然也很紧张。
旁边的官员开始慢慢下山,守护的禁军也开始重新编队,在各级都头的率领下去追赶御驾。
杨元嗣问道:“如此大事,怎么不提前跟我商量?”
那虞侯回道:
“卢员外只是让小人带大王下山,其他小人不知。”
杨元嗣将长刀从背上摘下来提在手中,说道:“好,你带路!”
那虞侯点了点头,带着杨元嗣从日观峰右侧一条小路下山。
杨元嗣跟在虞侯后面四五步,看似在躲避路上起伏的礁石,
实则在四处观察,全神贯注的戒备。
大约走了一柱香的时间,眼看距离山顶人群越来越远。
杨元嗣指着左面对那虞侯说道:
“前面是谁来接应我们?”
那虞侯停下脚步,朝着左面山上张望。
杨元嗣“哗”的一声将长刀抽出,架在那虞侯脖子上,问道:
“你是什么人?敢来骗我?”
那虞侯本来就畏惧杨无敌的威名,此时还以为阴谋败露,
急忙辩解道:“小人不知道,都是卢员外……”
杨元嗣看他神色听他声音就知道自己猜的没错,这家伙果然心里有鬼!
还没等他开口询问,只听不远处犹如一声巨雷炸开。
平常人可能以为是打雷的声音,杨元嗣却知道这是弓弦释放的时候发出的声响。
几乎在同一时间,杨元嗣感觉到一股劲风已经到了脑后。
原来这世上还有如此之快的箭!
杨元嗣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思考,一切都是本能反应。
此时杨元嗣站的位置是一个缓坡,他顺势往前一扑,
虽然姿势狼狈,还是躲过了这致命一箭。
不过那虞侯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支长箭透胸而过,将他钉在地上。
杨元嗣心有余悸,半蹲在地上,将长刀护在身前。
这边郭淮山看到韩常一箭未中后呆立在那里,他叹了一口气,抽出腰刀跳了出来。
郭淮山身后一下子跳出来五六十个人,他们都拿着长枪大斧,身穿重甲。
杨元嗣看到郭淮山的时候,整个心都凉了。
他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除非卢进义已经跟金人结盟了。
杨元嗣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
郭淮山跟杨元嗣已经三年未曾见面,想不到此刻却是以命相搏。
杨元嗣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郭淮山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自己。
不过他现在也不用思考了,七八条枪已经刺到了他面前。
杨元嗣已经很久没有亲自上阵了,但是他的武艺却从来没有放下过。
如果赤弦弓在手,这百十人只要拉开距离,不管他们武艺有多高强,杨元嗣能将他们统统射死。
现在近身肉搏,对面又都是高手,杨元嗣要想以一敌百,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个位置也不是郭淮山选定的理想伏击地点,只是杨元嗣提前警觉,不得不发。
此处正处于泰山半山腰,四处全是乱石,他们没法将杨元嗣合围。
杨元嗣挥刀想将面前的长枪挡开,想不到这刀锋利无比,竟然将最前面的几支长枪的杆子削断。
这下不光是对面的人吃惊,杨元嗣也是先惊后喜。
他知道还有一个箭术高手躲在后面,绝对不能和这些人拉开距离到空旷的地方。
最适合杨元嗣的战术是近身跟他们混战,只是这群人都是身穿铁甲,杨元嗣只有一身丝绸。
如此装备差距近身肉搏,显然对杨元嗣不利。
不过这这柄神兵利器给了杨元嗣放手一搏的信心。
杨元嗣踏着满地断枪,直接迎面撞上最前面的一个敌人。
他将那个敌人撞的往后退了三四步,这个距离杨元嗣正好可以将手中的刀抡圆。
杨元嗣一刀劈在甲士的左肩上,那刀透过铁甲将敌人上半身劈的只有一点皮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