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在得知自己被“白人至上”的两大精英组织盯上后,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这两个组织的实力和手段,绝不是那些无脑人员的“三板斧”冲动可比的。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罗杰决定加快光明岛的建设步伐。他明白,只有让光明岛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这场与精英组织的对抗中占据主动。
然而,就在罗杰紧锣密鼓地推进光明岛建设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周一早上9点,罗杰正准备在视界科技公司召开例行早会,突然接到了两份通知。
其中一份来自联邦的财政部。通知中表示,出于联邦的战略安全部署考虑,政府有意继续加大在视界科技公司的投资。更具体地说,政府希望将投资集中在视界科技公司分离出来的子公司——“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上,并增加原有的股份。
罗杰看着手中的通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讶和疑惑。他原本以为政府对视界科技公司的投资已经足够多了,但没想到现在竟然又提出要继续注资。
回想起来,上次政府投资了公司 15%的股份,估值高达惊人的 3.2 万亿美元,而且分三次打入了高达 4800 亿美元的资金。
这样一来,公司的账面上资金异常充裕,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万三千亿天量资金节余。在这种情况下,罗杰实在想不通公司还有什么理由需要接受政府的进一步投资。
不仅如此,罗杰对于估值和董事会成员的安排也感到十分困惑。
如果政府继续增加股份,那么公司的估值该如何计算呢?这无疑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
同时,董事会成员的调整也会成为一个难题,毕竟现有的成员结构已经相对稳定,突然加入新的成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变化和矛盾。
更让罗杰头疼的是,他的会计事务师团队向他发出了警报。
根据他们的分析,“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的外部势力持有股份已经超过了 31.15%,如果再接受政府的投资,外部势力的持股比例将会越过 67%的绝对控股线。
这意味着公司的控制权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罗杰和其他股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罗杰和格瑞丝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决定聘请一家专业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来对“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进行全面深入的财务分析和评估。
他们希望通过这份详细的财务报告,能够清晰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现金流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价值,他们还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三方评估估值。
这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公司的价值,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时,罗杰和格瑞丝明确表示要拒绝政府的投资计划。
他们认为,公司目前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并不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而且接受政府投资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和约束。
紧接着,第二份通知送达了罗杰的公司。
这份通知实际上是第一份通知的延续,它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上市安排。根据第一次政府的投资协议,在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引导下,指定了两家知名的证券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为“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进行上市工作。
之所以选择这两家公司,是因为“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的规模非常庞大,即使是像高盛或摩根士丹利这样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单独一家也难以承担如此巨大的业务量。
因此,将这两家公司联合起来,共同为公司的上市提供服务,既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专业优势,又能确保上市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以说,罗杰的“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巨型跨国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在欧盟和华夏都有重要的分部,实际估值应该要把这两个地方计算在内。
罗杰很清楚,这是背后势力动作的‘牛刀小试’,来挑战公司的控股权。
当初政府与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中,白纸黑字地明确规定了公司实行的是Ab股模式。
这意味着,参与投资的个人或组织,虽然能够享有财务监督权、分红权以及三分之二的投票权,但实际上并没有干预公司运营的权力。
在天使轮投资中,有三家着名的公司——苹果、微软和可口可乐。它们之所以选择投资罗杰公司,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罗杰公司建立友好关系。
为此,这三家公司签署了一份长达十年的股票授权协议,在协议有效期内,它们将全权行使代理权。
不仅如此,欧盟也曾签署过一份代理股份授权管理书。
这份协议的前提是保障其股份利益,也就是说,联邦政府目前所获得的经过稀释后的13.5%的股份,完全无法对公司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即便公司最终成功上市,这些投资者通过各种手段吃掉所有的上市流通股,其持股比例也仅仅只有22.15%。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上市股票属于b股,这类股票只拥有分红权和部分监督权,并不具备管理权和投票权。
因此,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股份对于公司的运营和决策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视界电能无线传送公司”的实际财务数据相对而言较为简单明了。其中,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授权和专利方面。根据财报所提供的信息,涉及全球手机授权的企业共有九家,而这些企业每年需要向该公司支付的授权获取年费高达18亿美元。目前,这些获得授权的手机企业在过去的三个月内,共计生产并销售了2.15亿台手机,为公司带来了258亿美元的收入。
此外,全球范围内获得授权的汽车企业共有11家。在最近的一个季度里,这些企业生产并销售了多达2008万台电能汽车,为公司带来了高达936.6亿美元的授权及专利收入。除了手机和汽车领域的授权收益外,公司在其他方面的授权收益也达到了51亿美元。将这三项收入相加,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263.6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电能传送技术方面的电费收入也颇为可观,达到了103亿美元。
根据授权手机企业的生产年报以及汽车企业的生产规划来看,预计在一个完整的年度内,全球新型手机的总销量将突破10亿台,而电能汽车的年产量也有望达到9000万台。
如此一来,届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极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一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这份财报,三方评估公司按新上市公司最低10倍的市赢率计算市值,都远超10万亿美元了,这将是美国上市公司体量最大的一次ipo。
难以想像的10万亿美元,不管是谁拿到这个估值,都会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