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和秦志伟对视一眼,然后笑着说道。
“郑主编,您可能不知道。
这套教辅我之所以和出版社签订三年合同,是因为这套教辅是专门针对知青编写,其中的缺失很多,看着当时很适用,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浅显了,满足不了高考要求了。
出肯定是能出的,不过受众已经不多了,不会产生多大的效益。因此,我也建议出版社明年再出一版后,就不用再出了。
为此,我们后续又出了三套同步教材,那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出版发行的小学、初中、高中的三套同步教材。
当时,我和秦老师约定的就是以这三套教辅为基础,不断地研讨、修订、完善,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出建立教辅研讨基地的目的。
另外,如果要丰富教辅内容,我们还可以编制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和趣味丛书,这些将来也会很有市场。”
王鹏和郑宝德不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看他也是一个人精,情商很高,对自己也不错,于是,便多说了一些。另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引出他对建设教辅研讨基地的兴趣,通过他的嘴促一促出版社对建设教辅研讨基地的速度。
“是,王编辑确实是眼光过人,我省出了你这样一位人才,教辅发行不在国内领先都不行了,成为教育强省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郑主编过奖了,教育强省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能够做到,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况且,仅仅一个升学率有怎能证明我们就是教育强省呢。
教育的基础还是经济,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可见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但是,最终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我们的教育还是发展不起来的。
通过高考选拔人才,只不过是国家当前经济力量薄弱采取的一个权宜之计而已,真正的大才岂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所能局限的。
可惜的是,即使是书本知识我们掌握的也是不够啊。
因此,教育强省就像我们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半空中的大饼一样,可望而不可即,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说完,王鹏长长地谈了一口气,再也没有了谈话的兴趣。
而听了他这番话的秦志伟和郑宝德更是陷入了沉思,就这样,三个都陷入了沉默,一直坐了很久,王鹏和秦志伟才起身告辞离开了出版社。
出了出版社以后,王鹏和秦志伟告别,顺着前边的一个小巷,不疾不徐地向邮电大楼走去。
今天的谈话,这是王鹏第一次表达自己对高考的看法。
他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通过郑宝德将自己的这些意见反馈给出版社,甚至省教委的高层,让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尽快实施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拖拖拉拉的这么多长时间,王鹏也有点儿着急了。
着急的岂止是王鹏,郑宝德在听了王鹏关于前期教辅的评价,更着急,刚一送王鹏和秦志伟离开,他就到了出版社古社长的办公室。
“老古,刚才王鹏过来了,我把他的稿酬支付给他了。”
“好家伙,这家伙总算回来了,没和你说什么吗?”
“说了......”
郑宝德将王鹏给他说的话一一做了复述,最后说道。
“老古,如果真按王鹏所说的那样,我们的那个教辅研讨基地还是得早点儿筹备呢,不仅基建要进行,人员的招聘也很关键,明年暑假以后,就要准备新的教辅了。”
“老郑,你说得对,我和教委联系一下,如果他们再犹犹豫豫,我们就不管他们先开始。”
现在的出版社真是有钱,账户里躺着上千万的资金呢,花个百八十万的,报告都并不需要打,因此,古社长才有底气说这样的话。
况且,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趁现在有钱,以教辅研讨基地的名义,在晋祠给出版社建一座疗养院有什么不好的呢,将来那些着名作家作品的研讨会,笔会,甚至给他们提供的写作场所放在哪儿有什么不好的呢,即使是单位搞团建有个地方也是不错的。
古社长都有这样的想法,即使是省教委不投资,他们出版社也要自己搞,哪怕专门的为了迎合王鹏这个人才也要搞,你要知道,现在出版社所有的钱可都是人家王鹏挣来的。
王鹏哪知道这些,他现在已经不紧不慢地走进了邮电大楼。
王鹏也是好久没到这里呢,也不知道张姨给他买的邮票怎么样了?
“小鹏,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好久没过来了,过来看看你,张姨你是越来越年轻了。”
“油嘴滑舌,张姨都是老太太了,那还能越来越年轻呢。”
“怎么不能,在我眼里张姨永远年轻漂亮。”
王鹏和张凤兰贫了一会儿嘴,渐渐将话题转到了邮票上。
“张姨,买邮票的钱还够不够?”
“够了,我也是尽可能多的给你买邮票。最近公司成立了邮票公司让我负责,完不成任务,我只能拿你的钱充数了。”
“那没关系,不过请张姨重点关注山茶花小型张,有多少给我买多少。”
“山茶花的发行要到十一月份呢,到时候我给你多买一点儿。”
“好的,那就多谢张姨了。”
“侯叔现在忙吗?”
“他前几天还说呢,给你的活儿已经干完了,准备过去找你呢。”
“张姨你和侯叔联系一下,我们晚上在外面吃吧。”
“行,你把光美她们两口子也叫上,我们一起去外面吃。”
“好的,我上去。”
王鹏上了三楼见了蔡光美,将自己请她们吃饭的事情说了,又坐了一会儿,确定了吃饭地点以后,他就出去了。
他首先到了骡马市的院子里,下到了地窖,拿出来两坛民国期间出产的老白汾,然后到了饭店将酒寄存在吧台,订了包间,看看时间还早,他又转头去了五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