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项目奠基后的第十天,陈宇在春城总部的办公室里接到了银行行长的紧急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声音带着罕见的严肃:“陈先生,你们账上那笔被挪用的五十万,追查到了资金流向——最终进入了一个境外账户,而这个账户关联着近期在东南亚活动频繁的资本掮客。”
钢笔尖在财务报表上洇开一小团墨迹。陈宇盯着报表上跳动的数字,脑海中迅速串联起种种线索:兴隆地产的突然阻挠、万隆商贸的阴魂不散、李氏集团注资时的微妙博弈。这绝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裹挟着外资、本土势力与灰色资本的复杂棋局。
“刘峰,通知苏瑶和法务部,半小时后开紧急会议。”陈宇捏了捏眉心,“把这半年来所有合资相关的文件都调出来,包括与李氏集团的沟通记录、财务审计报告,还有......”他顿了顿,“张大海上次提交的举报材料副本。”
会议室内,苏瑶将一叠银行流水拍在桌上:“你们看,这笔资金转出的时间点,正好是李氏集团注资到账的第二天。更奇怪的是,负责操作的会计昨天突然请病假,手机也关机了。”
“显然是有预谋的。”法务部老周推了推眼镜,“从转账路径看,对方熟知国内金融监管漏洞,用了三家空壳公司做掩护。但最关键的是......”他看向陈宇,“这个境外账户的受益人,可能和李氏集团的某位高层有关联。”
空气瞬间凝固。刘峰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声响:“他娘的!难道港商在玩阴阳手?表面注资合作,背地里挖我们墙角?”
陈宇却抬手示意安静。他调出与林永年的历次通话录音,重点回听了关于“本土品牌扶持基金”的对话。林永年当时的那句“可以作为社会责任案例宣传”,此刻听起来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意味。
“先别急着下结论。”陈宇按下暂停键,“李氏集团作为上市公司,没必要为了五十万赌上声誉。但如果是集团内部有人想浑水摸鱼......”他转向苏瑶,“你联系香港的审计公司,以合资方名义要求对李氏集团的注资用途进行交叉核查。”
两天后,香港传来惊人消息:审计发现李氏集团亚太区财务总监王景行,近期频繁通过离岸公司进行资金腾挪,而那笔流入境外账户的五十万,正是通过他的审批权限转出。更关键的是,王景行与兴隆地产老板赵兴隆,曾在新加坡某投资峰会上有过密切接触。
“原来如此。”陈宇将资料摔在桌上,“赵兴隆想通过资本渗透搞垮我们,而王景行想借壳套现。他们勾结起来,既想吞掉浪潮的股份,又能赚一笔快钱。”
刘峰摩拳擦掌:“现在证据确凿,咱们直接报警抓他!”
“没那么简单。”苏瑶摇头,“王景行有香港身份,跨境追责难度大。而且李氏集团一旦知道高层舞弊,很可能影响合资项目推进。”
陈宇沉思片刻,突然露出一丝冷笑:“既然他们想玩资本游戏,那我们就用他们的规则反击。刘峰,你明天去滨海市,把旧城改造区的拆迁户代表接到春城来。苏瑶,联系省电视台,就说我们要搞一场‘外资合规经营发布会’。”
三天后的发布会现场,陈宇面对镜头,身后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资金流向证据:“......我们欢迎外资参与本土建设,但坚决抵制任何违法违规行为。浪潮百货已向香港联交所和内地监管部门递交举报材料,同时——”他转向台下坐着的拆迁户代表,“我们决定将追回的五十万资金,全部用于滨海市旧城改造的拆迁安置补贴。”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电视机前,正在陪家人吃饭的林永年猛地放下筷子,拨通了陈宇的电话:“陈先生,这件事是我们集团的管理疏漏,我们深表歉意。王景行已被停职,李氏集团会派专人配合调查......”
“林先生,我希望贵集团能给出一个诚意方案。”陈宇打断道,“比如,将合资协议中的上市辅导条款,具体到每个季度的工作清单。”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林永年的叹息:“我明白。陈氏果然是商场狠角色。”
发布会结束后,陈宇在后台见到了匆匆赶来的滨海市拆迁户代表老周。老人握着他的手,眼里泛着泪花:“陈老板,你是真的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啊。以后浪潮开到哪,我们就买到哪!”
陈宇拍了拍老人的肩膀:“老人家,等商场盖好,您来当第一批顾客,我给您打五折。”他望着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感动——这才是他重生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让商业带着温度前行。
当晚,陈宇收到新加坡传来的消息:王景行在机场被海关拦截,其名下三个离岸账户被冻结。与此同时,李氏集团董事会通过决议,向浪潮百货追加两百万港币作为“合规经营保证金”,并承诺派资深财务团队入驻,完善内控体系。
“陈哥,你这招借势打七寸,简直绝了。”刘峰晃着手机里的新闻,“现在网上都在夸咱们是‘良心企业’,滨海市的招商局今天还打电话来,说要给咱们政策优惠呢!”
苏瑶将最新的财务报表递给陈宇,眼里带着笑意:“更关键的是,这次事件让李氏集团彻底站到了我们这边。他们刚发函过来,说愿意协调东南亚的供应商,优先采购咱们的本土产品。”
陈宇翻阅着报表,目光停留在“本土品牌扶持基金”的增长栏上。窗外的夕阳正缓缓落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忽然想起白天老周的那句话,嘴角扬起一丝欣慰的笑容。
深夜的办公室里,陈宇独自对着滨海市项目的沙盘出神。指尖抚过沙盘中规划的“老字号一条街”,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老字号店铺里飘出的茶香、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货架上整齐排列的本土商品......
电话突然响起,是林永年打来的越洋电话。香港商人的语气里多了几分敬佩:“陈先生,董事会决定,将浪潮百货列为李氏集团在内地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计划明年在深圳设立合资公司,由您主导运营。”
“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陈宇望向窗外璀璨的城市灯火,“但我有个条件:深圳公司的管理层,必须有三分之一是本土培养的年轻人。”
林永年大笑:“果然是你会提的条件。成交。”
挂断电话,陈宇在日记本上写下:资本无善恶,关键在人心。当我们把棋盘上的每一枚棋子,都落向照亮他人的位置时,终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下章预告:深圳合资公司成立在即,陈宇却在考察时遭遇神秘袭击;与此同时,苏瑶发现李氏集团最新财报中隐藏着惊人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