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默势基金量化实验室的冷白光下,陈默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素面银质袖扣在指尖转动,金属边缘与控制台的玻璃表面摩擦出细微声响,与远处服务器的低频嗡鸣形成共振。大屏幕上,“人性因子”模型的参数曲线如心电图般波动,技术总监李强用激光笔指着2015年股灾的回测数据,红色曲线代表未使用模型的回撤,蓝色曲线则是优化后的表现:“陈总,接入散户来信数据后,市场恐慌指数(VIx中国版)≥30时的现金比例提升策略,回测2015年股灾时可减少18%回撤。但在模拟2020年新冠熔断时,效果衰减至12%。”
“但真实市场中的恐慌阈值可能更低,”陈默的袖扣叩在键盘上,调出2020年新冠熔断期间的实时数据,时间轴精确到分钟,“疫情初期VIx中国版峰值达52,但散户恐慌情绪在35时已显着升温——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比机构低30%。”他转向数据分析师王璐,后者正专注地敲击键盘,屏幕上闪烁着NLp模型的训练进度条,“把深圳老张的爆仓信件输入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提取‘杠杆’‘绝望’等关键词的情绪权重,注意区分不同年龄段的表述差异。中年用户和年轻用户的借贷渠道不同,心理承受周期也不一样。”
王璐推了推圆框眼镜,3217条高风险对话在屏幕上自动标注着不同颜色的关键词:“已标记‘死扛’‘翻倍’‘卖房’等27个高危词汇,出现频率与爆仓概率的相关系数达0.68。”她点击鼠标,相关性矩阵展开,杠杆率超200%的账户数据被单独提取,“杠杆率超200%的账户中,83%曾在30天内频繁使用这类词汇。有趣的是,大学生群体更倾向用‘借呗’‘分期’等互联网借贷词汇,而中年投资者多用‘抵押’‘贷款’,反映出不同年龄段的风险暴露方式。”
李强插入,调出2022年新能源退潮期的回测报告,K线图上绿色的抄底信号与红色的实际回撤形成刺眼对比:“涨跌停比≤0.5的抄底模块在2019年贸易战期间有效,但在新能源板块误触发三次,导致模拟组合回撤增加9%。问题出在忽略了行业景气度——当时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已跌破70%,而模型仅依赖技术指标。”
“散户抄底时往往只看技术信号,”陈默解开西装外套,露出内衬口袋里的《韭菜忏悔录》,翻到2022年新能源投资笔记,页面上用红笔圈出“存货周转天数+37天”的记录,“我当年重仓的某电池股,财报显示存货周转天数从45天增加至82天,这是产能过剩的明确信号。”他拿起白板笔,画出行业周期曲线,横轴标注着“繁荣-过剩-出清-复苏”,“在模型中加入营收增长率同比下滑超10%的过滤条件,同时接入工信部的产能利用率数据,设置双重验证机制。”
下午2点,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司的加密邮件弹出,陈默边读边转述,袖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监管建议将模型接入券商风控系统,要求24小时内完成数据安全评估。重点强调用户隐私保护和模型透明性。”他转向李强,目光落在对方白大褂口袋露出的《数据安全法》手册上,“优先开发散户风险评分ApI,采用联邦学习技术,确保用户数据不出本地服务器。中小券商可能缺乏技术能力,需要提供开源SdK。”
李强皱眉,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开源意味着代码暴露,可能被恶意利用。是否设置使用门槛?”
“仅限日均资产低于50万的散户账户,”陈默果断道,调出ApI文档框架,“数据字段包括杠杆率、消息依赖度、技术指标使用率,输出风险等级和改进建议。例如,当用户杠杆率超过150%且频繁搜索‘内幕消息’,系统自动推送风险提示和杠杆危害案例。”
王璐突然举手,屏幕切换至实时监控界面:“陈总,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识别到新的高危模式——使用‘精准扶贫’‘政策红利’等词汇的用户,受骗概率比普通用户高4.3倍。这些词汇常出现在非法荐股对话中。”
“加入政策敏感度因子,”陈默在笔记本写下关键词,“训练模型识别政策术语的滥用场景,重点监测涉及政府补贴、区域政策的讨论,结合证监会的非法荐股黑名单,这可能成为下一个风险高发区。”他停顿片刻,补充道,“同时,开发‘政策谣言识别’模块,引用官方发布的政策文件作为基准数据。”
深夜11点,实验室只剩下陈默工位的台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晕与冷白光形成鲜明对比。他摸出女儿的画作,病毒图案被模型代码覆盖,蜡笔字“爸爸加油”被数据流环绕,显得既温暖又脆弱。手机震动,中东主权基金的邀约邮件标题闪烁:“诚邀管理1.2万亿资产组合,附带石油股持仓要求”。
邮件正文的隐藏条款里,“极端市场情况”的定义模糊得令人不安:“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政策调整、行业产能过剩、国际地缘冲突”。陈默的手指在“产能过剩”四字上停顿,想起2022年新能源板块因产能过剩引发的暴跌,当时他通过财报细节提前撤离,但许多散户被深套。“附带石油股持仓要求”意味着必须维持一定比例的传统能源仓位,这与他推动的ESG投资理念潜在冲突。
李强的消息打断思绪,屏幕弹出模型最终参数的确认通知:“陈总,人性因子最终参数确定,结合行业景气度过滤后,年化收益提升4.2%,最大回撤降低6.8%。压力测试计划模拟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5年股灾的叠加场景,预计耗时12小时。”
陈默回复:“很好,明天开始压力测试,重点关注模型在政策突变和行业产能过剩双重冲击下的表现。”他望向窗外,陆家嘴的金融大厦在夜色中如冰冷的钢铁森林,袖扣突然崩落,砸在打印出的基金合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捡起袖扣,在便签上写下:“当模型学会识别人性,资本的诱惑才是最大的测试。”字迹力透纸背,笔尖在纸上留下一道浅痕。
实验室的空调送出冷意,他裹紧外套,目光落在白板上的行业周期曲线上——那道曲线像极了散户来信中的情绪波动,高低起伏间充满人性的挣扎。而他手中的模型,或许能成为穿越波动的罗盘,但前提是不被资本的漩涡吞噬。中东基金的邀约背后,是万亿级的管理规模和难以拒绝的资源,但隐藏条款中的模糊定义,却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清楚,这不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价值观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