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鬼,连这种下意识的肢体习惯都复制的一模一样。”
四个复制品的神态与本体几乎毫无差别,唯一能区分真伪的,只有人数上的差异。对面只有四个人,而她们这边多了一个元茵。
正因如此,几人的后续反应才与对面产生了微妙的不同。
“果然出现了复制品。”有元茵提前预知,苏临月还算冷静,不过在看到自己复制品的刹那,她发现连她自己都分不出真伪,接着一阵恶寒顺着脊背爬了上来,“1号,我们才是是本体对吧?”
“从红牌路到蓝牌路,你们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元茵说。
李谨言也紧盯着对面四个复制品,发现对方也在用同样的警惕眼神打量这边:“看来我们必须时刻待在一起,不然可能会混淆彼此。”
对面四人的反应同样真实的可怕,从最初的震惊到困惑,最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原因身上。
“1号?”对面的李谨言皱眉紧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不待元茵解释。
剩下的两个路口,各又走出四人。
虽然此时的场景有些诡异,不过另外三个路口的十二双眼睛,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蓝牌路口处。
“1号?”
“1号!”
“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回事?”
元茵也在打量着另外的三波复制品。
现在四个路口处各有一波人。
除了蓝牌路有元茵这个不同之外,其实四波人的状态也各有不同。
蓝牌路的四人此刻都是数据体状态。
绿牌路的四人表情懵懵的,似乎是“刚进入迷宫”时的状态。
黄牌路的四人也成了数据体,只是身体上流动的字符颜色有些不同,那些字符是淡黄色的。
——元茵回头观察身边的几人,她们身上字符的颜色,似乎是浅黄色和浅蓝色的结合体?总之偏向嫩绿色。
至于红牌路的四人。
她们四人不仅是数据体,眼神中还带着更多的了然和警惕。
其实所有的复制品看上去都很正常,甚至太正常了!
红牌路口的李谨言警惕的看着另外三个路口的人,低声说道:“这些都是复制品,但她们肯定都会以为自己才是本体,我们不要分散开…1号,你应该站在我们这边。”
“复制品的确会认为自己才是本体。”在绿牌路的几人还搞不清状况时,黄牌路的李谨言开口了,“所以,你们也有可能是复制品。”
“她们还聊起来了…”蓝牌路…也就是站在元茵身边的李谨言面色怪异的说道,“但这的确像我会说出口的话。”
“刚进入关卡就遇到了这种事情,她们看上去都不像假的…我们不会才是复制品吧?”绿牌路的苏临月低声嘀咕道。
好巧,黄牌路的苏临月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没来得及说出口。
一时间,场面有些混乱,但又诡异的没有真正乱起来。
虽然有人坚定的认为自己才是本体,也有人怀疑自己是复制品。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1号只有一个,她绝对是真的。
“1号,你能不能解释下现在的情况?为什么你没有跟我们在一起?”红牌路的李谨言问道。
她身旁的任可、马若菲和苏临月三人,看向元茵的神色中也有些忐忑…虽然她们确定自己才是本体,不过元茵却没有站在她们这边,这一点令她们的想法有些动摇。
元茵不认为对复制品有解释的必要。
不过她立刻改变了这个想法…既然她们都依然信任自己,她或许可以试着掌控一下局面,加以利用,加速完成闯关。
“我会解释的,不过在这之前,我需要了解大家的闯关情况。”元茵先看向最懵的四人。“你们是不是刚进入迷宫游戏?”
“是…”绿牌路口的任可脱口而出。
元茵解释道:“但实际上,你们是进入了红牌路,又从绿牌路口出现的,走过绿牌路口的时候,游戏里的记忆会瞬间消失。”
“啊,原来是这样!”绿牌路口的几人顿时松了口气,毕竟没有1号在身边,又没有记忆的她们,真的最像复制品啊!
现在知道她们不是刚进入迷宫,而是在闯关中失忆了,自然会松一口气。
元茵又看向对面黄牌路口的四人。
“你们呢?走过几条路了?”
“一条。”黄牌路口的任可回答道,“我们进入迷宫游戏后就发现你不在,大家商议过后选了蓝牌路,然后就来了这里。”
元茵又看向红牌路口的四人,“你们呢?”
“一开始我们就在现在这个路口,那时你不在,接着我们选择了蓝牌路,进入下一个路口后,身体已经数据化,接着又选了红牌路,再下一个路口是黄牌路,最后是绿牌路,我们一直往右选择,顺时针转了一圈,就又回到这儿了。”任可说。
元茵若有所思,她身旁的几人却是面色一变。
苏临月的表情就像被雷崩了一样:“完蛋,她们的记忆才是最多的!”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记忆里只有两条路的她们几个才最有可能是复制体!
慌乱的何止元茵旁边的几人。
其余人也都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谁是本体,谁是复制体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通关。”元茵说,“我有一个想法,需要大家一起配合。”
“1号说的对,通关最重要。”绿牌路的马若菲支持道。
另外三个马若菲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支持元茵的所有决定。
接着是四个任可,四个李谨言和四个苏临月,都表示了支持。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一会儿听我指挥。”元茵说,“我们需要分成四波,分别从四个路口,顺时针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根据红牌路口几位的闯关经验来看,身体数据化之后,就不会受到绿牌路的影响而失去记忆。”
“所以,现在红牌路和黄牌路的各四位,分别从红牌路和绿牌路进入,顺时针绕一圈回到现在这个原点。”
“蓝牌路和绿牌路的各四位,分别从黄牌路和蓝牌路进入,顺时针绕一圈后再回到原点。”
“如果没有异议,那就开始吧。”
元茵走向路中央,目光从四个路牌上一一扫过,在路牌的下方,刻着一朵不起眼的只有四瓣的花,就像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装点,她一开始也没有特别注意。
在大家开始行动的时候,雾气又开始向路口蔓延了。
她们根据元茵的指示,各自走向指定的路口,毫不犹豫地进入其中。
元茵也随后进入了红牌路口,身上的疼痛瞬间消失,她耐心等待着。
路口的雾气很快消失,这次没有再出现其他复制品。
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左右。
四个路口的人陆续回来了。
先回来的,是从黄牌路进入,顺时针绕一圈后,从绿牌路出来的几人。
紧接着,从其他三个路口离开的人也都返回了原点。
当最后一人踏入路口时,路口中央出现了一扇门。
与此同时。
路口的身影又也只剩下了五个。
正是元茵和从绿牌路口出来的四人。
“我们这就…通关了?”苏临月松了口气,同时不可思议地说道,“原来我真的不是复制品。”
“是啊,那些复制品的记忆比我们都多,我也差点以为自己是复制品。”马若菲拍着胸口松了口气,“还好还好。”
谁能想到,通关方式就是以原点为中心,分别从四个路口,顺时针走出一朵小花的形状而已。
简单又毫无意义。
可真的简单吗?如果元茵也失忆,那么她们还不知道要在这里绕多久。
可能越绕越远,最终迷失在十字路口。
也可能,在某个环节意识到通关方法,成功通关。
但也有可能,如同另一组复制品一样,第一次就选择了蓝牌路,并顺时针绕一圈后回到了原点。接着发现其他复制品,并进一步发现路牌的所有规则,从而快速通关。
几人进入“门”后,意识短暂的进入了第一层防火墙和第二层防火墙的中间地带,她们按照提前说好的计划,暂时退出了逻辑迷宫。
“她们好像醒了。”时刻观察着脑机的技术人员忽然发现脑机灯在闪烁,立刻起身说道。
董明面色一变,“怎么这么快?”
关卡会刷新大家早有预料,按照前两次的经验,第一关的通关时间不会低于二十小时。
这么久,大家都沉下心来等了,结果才过去两个多小时,脑机就有了反应…她们不会在逻辑迷宫里遇到什么困难了吧?
被强制下线了?
元茵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了正紧张围观着她们的一堆技术人员。
“1号,你们怎么这么快就下线了,发生什么事了吗?”看到元茵第一个醒过来,董明忍不住开口问道。
“没事,逻辑迷宫已经通关了。”元茵宣布道。
“通关了。”董明一愣,“这么快!”
技术人员们也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
“才两个小时就通关了,太好了!”
“通关时间竟然缩短了这么多!”
“是因为首位玩家的加入吧?组长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
“什么时间了?”元茵问。
“8月6日凌晨三点零八分,你们只在迷宫里待了两个半小时就通关了!”一位技术人员兴奋地回答道。
两个半小时…
元茵看向前方的全息屏幕。
她大概计算过迷宫里的时间,与外界时间流速基本吻合。
看来“时间流速差异”根本不存在,李谨言她们在镜子迷宫和声音迷宫里应该也失去过记忆,甚至不止一次,才造成了迷宫与现实“时间流速不同”的错觉。
剩下四人也从脑机中醒了过来。
李谨言和苏临月口述了“十字路口迷宫”的通关方式,由技术人员记录在案。
接着,一屋子人开始讨论下一关。
“第二关是时间迷宫。”李谨言说,“我们对时间迷宫的了解不是很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五道防火墙是限时闯关制,只要到半夜十二点,无论哪一关的闯关者都会被强制下线。”
“被强制下线后,还可以继续下一关吗?”任可问。
“可以续上。”李谨言回答道,“这是对闯关者的保护机制。”
“防火墙竟然在保护闯入者,这听上去真是匪夷所思,莫非是为了增加趣味性?”马若菲疑惑道。
“根据资料分析,这些关卡应该是某个神秘组织为了突破云顶市防火墙而设立的。”李谨言想了想继续说道,“就像是技术高超的盗墓者留下的盗洞一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马若菲恍然,“这倒是方便了我们。”
“你说的这个组织,是数据联盟吧?”元茵眉头微蹙,目光落在食指的那枚戒指上。
李谨言神色凝重地点头:“既然需要数据联盟的徽章才能进入关卡,应该是数据联盟没错了。我们认为这个组织早就成功渗透了云顶。”
“还有一个问题。”苏临月说,“前两关所谓的时间流速异常,应该是我们的记忆在不断被重置造成的错觉,下一关很可能还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过……”
她好奇地看向元茵:“为什么只有1号能保持记忆?难道是首位玩家的身份有保护机制?”
元茵举了举手中的戒指,金属表面在灯光下泛着乌冽的光泽:“可能是因为这个。”
“呃…这戒指有什么特别的吗?”苏临月不解地问道。
李谨言看到了戒指上的花纹,眉心一跳:“眼睛…这是数据联盟的东西!”
“这枚戒指的原主人是个占用联邦治安署调查员身份的数据人,可以确认是数据联盟的成员,数据联盟中也存在上下级,这个人的身份等级比手持徽章的人要高,但他似乎也只是这个组织的底层人物而已。”
李谨言神色凝重:“看来数据联盟不仅成功入侵了云顶市,他们的组织架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完善。”
如果之前蓝组的人只是猜测,那么现在几乎可以确定:
高度结构化的体系,成员也具备极强的隐蔽性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