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孙答应有孕后,皇上倒是常常去探望她,哪怕不让她侍寝,也会陪她一起用膳,各种赏赐更是流水般涌入她的宫中。
孙答应从一个小透明一跃成为宫中红人,是内务府巴结的重要对象,为此她心中却时常惶恐不安。
尤其是面对皇上那威严的面容时,她心中更加胆怯,于是她常常话里话外劝皇上留宿其她嫔妃宫中。
皇上以为孙答应胆小,害怕其她嫔妃怪她恃宠而骄,为了安抚她,让她安心养胎并没有怪罪她,而是事事顺着她。
没有人知道当他得知孙答应有孕时心中有多欢心?,这也算是近半年来最让他觉得舒心的一件事儿了。
他膝下公主不少,可皇子却不多,三阿哥被贬出宫,五阿哥又不成器,唯一可堪大用的就是四阿哥,可他偏偏不是自己最喜欢的。
他的生母始终是自己心中的一根刺,每当看到他,便想起自己曾经不堪的过往,尤其是他的性子最像自己,这让他常常觉得终有一天,自己的这个儿子会向自己露出獠牙。
尤其是他最近,常常在自己跟前表现的很孝顺,不仅为他亲自熬参汤,更是主动帮他处理朝事。
这看似他在为自己分忧,却也暴露了他的野心,这让他觉得这个儿子已经按捺不住,想要篡夺他的皇位。
可他偏偏不能严惩他!
如今好了,他的嫔妃又有了身孕,且太医说腹中孩子很有可能是位皇子,这让他心中又多了一份希望。
不管是果亲王也好,自己的皇子也罢,谁都不能觊觎他的皇位,他自己争夺来的皇位,只能由他自己决定交到谁的手中。
所以,皇上对孙答应这一胎极其重视,还曾特意叮嘱甄嬛要亲自照顾孙答应的身子,切不可有任何闪失。
甄嬛知道,皇上这是担心她在暗中对孙答应腹中胎儿动手脚,当即便应承了下来,并召集宫中所有嫔妃,警告她们若是有人胆敢对孙答应腹中子嗣不利,定严惩不贷。
不仅如此,她还从太医院选了两名有经验的太医亲自照料孙答应的身子,还让内务府送去几名太监和宫女伺候。
她不仅要保证别人不会对孙答应下手,亦不会给孙答应自己对腹中孩子动手的机会,毕竟,她腹中的孩子将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利器。
——————
冷宫内。
甄嬛和年世兰带着一些糕点来看望叶澜依,三人围坐在那棵粗壮的梧桐树下,一边乘着凉,一边喝茶聊天。
“看着这棵梧桐树,倒是让我想起了圆明园中你住的梧桐院,那里的梧桐树长得真好!”
“那里久不住人,树木长得自然就更好些!”
甄嬛看了看一旁的叶澜依,忍不住打趣道:“我还记得,那时的你一心想给我些教训呢!”
年世兰也跟着轻笑,“可不是嘛,那时候的她啊,只是一个小小的答应,却比我还要拽。”
“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与你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可以这样静静地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错!”
叶澜依说着摸了摸团子的毛发,团子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窝在叶澜依的怀中,年世兰见状也伸出手揉了揉团子的脑袋,动作十分轻柔,眸中却止不住地忧伤。
若是她的小白还活着,如今也会像团子一样窝在自己怀中吧?
叶澜依察觉到了年世兰的神情变化,知道她定然是又想起了小白,遂岔开话题问道:“听说宫中最近有喜事儿?”
年世兰回过神,收回手一脸无语地说道:“什么喜事,不过就是一个嫔妃又有了身孕,说来也怪,这个孙答应一直默默无闻的,连她长什么样子我都记不住,竟然就这样突然怀孕了?”
“皇上这般年纪和身子,竟还能让这孙答应有孕?”叶澜依眸中满是不解。
甄嬛却气定神闲地喝着茶,她自然知道这个孙答应有孕事有蹊跷,上一世她和侍卫在宫中花丛中私通,这一世的身孕怕也是那个侍卫的。
只是她敢将腹中的孩子算计成皇上的,这般胆大妄为倒是出乎她的意料,不过想想也是,敢在皇上病危时和侍卫在花丛中私通,还有什么事是她做不出来的呢?
年世兰和叶澜依看着甄嬛笑而不语,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怎么一点儿也不好奇?”
甄嬛将手中的茶杯慢悠悠地放回石桌上,笑着说道:“她腹中的孩子应当不是皇上的。”
“噗!!”年世兰刚喝了一口茶水就被甄嬛的话惊得喷了出来,叶澜依连忙拿出手帕轻轻为她擦拭着嘴角的水渍。
“你说什么?那孩子不是皇上的?”年世兰震惊地看着甄嬛,叶澜依也显得十分有兴趣。
甄嬛微微颔首,“这个孙答应在入宫前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情郎,听说两人都已经要定亲了,可孙答应却被选入宫中为妃。”
“她的那个青梅竹马倒是痴情一片,为了她托关系进入宫中当侍卫,一有机会便会偷偷潜入她的宫中与她见面。”
年世兰闻言眼中满是震惊,叶澜依却是疑惑地看向甄嬛。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莫不是在她身边安插了人?”
甄嬛笑着默认了!
叶澜依心中更加不解,疑声问道:“为什么?这个孙答应有何不寻常之处,值得你为她如此费心?”
“这个孙答应入宫后并不热衷于争宠,反而常常收敛锋芒,表现得人畜无害,这样的人,必定不简单!”
甄嬛故作神秘地笑了笑,“果然没让我白费心思,皇上得知孙答应有孕,定然开心极了吧,若是他知道自己一心期盼的皇子,是他的嫔妃和一个侍卫私通得来的,你们觉得皇上会如何?”
年世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自诩天子,威严不可冒犯,若是知道此事定会气的怒火攻心,指不定要吐血呢!”
“要的便是他喜极生悲、怒火攻心!”
甄嬛说完,三人相视一笑,共同举起茶杯碰在了一起,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