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电池充电的这段时间,九皇子的心思已经转到了赚钱上。他深知,灯泡的制作离不开玻璃,而玻璃产业若能发展起来,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充实国库,让那些成天参奏他的大臣们无话可说。
九皇子吩咐众人继续研究水电模型,并着重强调要合理改进。“结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大小存在区别罢了。”他细细叮嘱着,同时也不忘交代各种安全事项。安排妥当后,九皇子即刻前往新都。
新都的陶瓷工坊规模颇大且工艺精湛,九皇子打算在这里单独划出一块地来进行玻璃制作。他找到工坊的大师傅,将所需的材料一一告知,满怀信心地说道:“师傅,我想和您一起做出一种全新的产品,咱们就叫它琉璃。‘玻璃’这个叫法,显得不够高端。”
说罢,他们便投入到紧张的实验中。首要目标,是做出杂质少、透明度高的琉璃。然而,初次尝试的成果并不理想,制作出来的琉璃虽有一定透明度,但杂质明显。不过,九皇子并未气馁,他让工匠把这些废品的琉璃拿到瓷器门店的展示台上摆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琉璃一经展示,竟吸引了众多目光。在灯光的映照下,它们折射出别样的光彩,怎么看都比玉石还要漂亮几分。尽管能看出有杂质,可那高透明度却格外吸引人。九皇子灵机一动,又让人制作了几个模具,将琉璃塑造成精美的造型。
这一举动瞬间让琉璃火爆起来,其价格也一路飙升。谁都没料到,这种废品级别的琉璃竟然如此受欢迎。仅仅一块硬币大小、杂质还不少的琉璃,都能卖到一两银子,而透明度稍高一些的,直接叫价十两银子。更有甚者,有人买下一块品质稍好的琉璃,精心钻个孔,再用金器装饰一番,其价格更是蹭蹭往上涨。一时间,琉璃突然流行开来,但凡有点钱财的人,都争相购买一块装点在身上,仿佛这已然成为一种身份与时尚的象征。
然而九皇子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见琉璃如此畅销,便果断决定不再大量拿出售卖,而是将剩余的次品直接粉碎处理。往后,他也只是偶尔拿出一两块中等质量的琉璃出售。
经过这段时间的市场发酵,那些之前被卖出的琉璃价格开始疯狂上涨。如今,人们纷纷涌到瓷器店,翘首以盼,只要有琉璃出现,便纷纷竞相出价。曾经售价十两银子的琉璃,如今已飙升至上百两,即便如此,依旧是有价无市。
有人将一颗纯度不错的琉璃弹珠献给了吕少曦。以现在的市场行情,这颗弹珠价值上万两。若不是九皇子之前向吕少曦提及手机的屏幕是玻璃,也就是他们现在所说的琉璃,吕少曦恐怕都不知这珠子的来历和原料。
想到此处,吕少曦吩咐身旁的太监:“等九皇子回来,立刻叫他过来一下。”
待九皇子回宫后,便被太监径直带到了御书房。九皇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就听到吕少曦略带笑意地说道:“你最近可是赚了不少钱啊。”
九皇子坦然回应道:“嗯,,我觉得那些官员应该还会跳出来反对。若是短期内能看到研究成果,他们或许不会说什么,可这前后预计需要十年时间,他们恐怕没这个耐心等待。所以我现在打算将重心转移到既赚钱又能推动研究发展的事情上。就比如这琉璃,它是制作灯泡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先发展琉璃产业,既能赚钱,又能加快灯泡制作的进程。我很清楚,只要一样东西与利益挂钩,其发展速度都会非常快。”
说着,九皇子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透明的琉璃,轻轻摆在案桌上,继续说道:“您看,现在已经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吕少曦拿起一块,仔细端详,又对比了一下自己手中那颗价值上万两的琉璃珠子。九皇子见状介绍道:“如今这琉璃的透明度提高了,杂质也已经不那么明显,不过距离手机上所用的那种玻璃,还是存在差距的。首先是厚度,手机屏幕玻璃需要精准的厚度;再来是韧性,得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挤压;随后还有坚固程度,必须足够耐摔耐磨。”
九皇子顿了顿说道:“我还带了最近赚到的一些钱,还在路上等到了,您将其收入国库吧。不然,那些官员又该借此参奏儿臣了。”
吕少曦看着桌上的琉璃,微微点头,说道:“皇儿,你能如此深谋远虑,朕很欣慰。只是这琉璃产业虽好,但也不可操之过急。你既要把握好赚钱的节奏,也要确保研究稳步推进。至于那些官员,朕自会权衡。你且放手去做,但切记,万事以国家稳定、百姓福祉为重。”
九皇子恭敬地应道:“是,谨遵教诲,我当铭记于心。”
吕少曦继续说道:“你八哥在北境也知道这事了,还写信来找你要,你看着办吧。他说对岸特别喜欢这些东西,他都不知道,要不是有咱们这边的客商告诉他,他还不清楚这事。他也让人去调查过,价格高得出奇,让你给他送一些过去。”
九皇子听闻,略作思索后说道:“行啊,到时候这些东西我占五成利。”
吕少曦微微挑眉,笑道:“你这小子,倒是精明。不过,你八哥那边,你也得好好商议,莫要伤了兄弟和气。”
九皇子点头应道:“父皇放心,儿臣心中有数。”
从御书房出来后,九皇子回到工坊。此时,负责水利发电机模型研究的工匠前来汇报,他们在改进模型时,发现轴承在长期受水流冲击后,出现了磨损和变形,这不仅影响了发电效率,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装置出现故障
九皇子立刻吩咐工匠们再次打造轴承。他深知,轴承作为水利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关乎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这次打造,他要求工匠们按照打造兵器的工艺来处理。
工匠们熟练地将打造好的轴承加热,直至烧红,随后迅速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再次将其加热烧红。在熊熊烈火的映照下,通红的轴承散发着炽热的光芒。紧接着,九皇子一声令下:“水淬!”工匠们迅速将烧红的轴承浸入水中,瞬间,水面腾起一阵白色水汽,伴随着“滋滋”的声响,仿佛在宣告着这道工序的完成。
九皇子向工匠们解释道:“这样经过水淬处理,轴承的硬度会稍微高一点。其实还有油淬的方法,经过油淬的部件柔韧性会好一些。鉴于这次是磨损问题,用水淬处理应该能让轴承更耐磨一点。这都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增强轴承的耐用性。”
在等待轴承冷却的过程中,九皇子也没有闲着。他开始思考,这部件磨损的问题虽暂时找到解决办法,但不能每次都等磨损严重了才来处理,必须从设计和材料选用上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整个水利发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琉璃产业的火爆也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考。随着琉璃价格不断攀升,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琉璃制作中。
等轴承冷却后,工匠们将其安装回水利发电机模型上。启动装置后,众人紧张地观察着。运转似乎一切正常,就让他们继续盯着 看看还能出现什么问题 。
九皇子带着充满电的超级充电宝回到皇宫,迫不及待的吕少曦和母妃的手机充上电。自从见识到异世界知识带来的奇妙变化,确认九皇子去异世界的世界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后,吕少曦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不急着修炼了,心态上有了微妙的转变,修炼也不再像从前那般上心。
如今,他每天闲时都兴致勃勃地拉着母妃拍照、录视频,沉浸在手机带来的乐趣中。每当看完两人拍摄的有趣表演,便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皇宫中时常回荡着他们欢快的笑声。
与此同时,九皇子也没忘记瓷器工坊那边的事。他修书一封给工坊的大师傅,信中叮嘱道:“让他把做出来的废玻璃挑出一些中等品质和相对较好的,送一批去北境给八皇子,中等品质的要多准备些。”安排完此事后,他想着今天已经把超级充电宝拿给母妃充上电,便决定这段时间先不去瓷器工坊了。
毕竟琉璃提纯是个精细活,急也急不来。大师傅经验丰富,带着徒弟们好好配比便是。等材料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制作。九皇子心里明白,琉璃生意好不容易做起来,可不能操之过急,早早将市场耗尽。同时在玻璃上必须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该交代的都已交代清楚,过程大师傅也了如指掌,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慢慢打磨出精品了。
然而,就在九皇子专注于发电研究和琉璃产业的平衡发展时,朝堂上又起了波澜。一些一直对九皇子研究项目持有异议的大臣,联合起来再次向皇帝上书。他们以九皇子的研究耗费资源过多,且近期重心偏向琉璃生意,质疑他是否还能全身心投入到发电研究中,要求皇帝责令九皇子停止琉璃生意,专心研究发电装置,否则将影响国家未来发展……
自从从琉璃生意中获得大笔钱财后,九皇子深知,若想实现那些宏大的科技设想,仅靠自己单打独斗,发展速度太过缓慢。于是,他静下心来整理思绪,决定将脑海中异世界的知识全部写出来,通过教学的方式,培养更多人才,推动科技发展。
九皇子一头扎进书房,开始奋笔疾书。他思忖着,历史类的知识在此处并无太大必要,便将重点放在科技类内容上。首先,他详细记录下水蒸气的运用原理,毕竟无论是火电厂的运作,还是火车头的驱动,都离不开水蒸气的力量。
接着,他又认真阐述了原油提炼的相关知识。这可是重中之重,从原油蒸馏出的不同成分,用途极为广泛。最顶层蒸馏出的燃气,可作为能源使用;汽油更是未来众多机械的动力源泉;石蜡油则是塑料制品的重要来源。说到煤油,在当下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可当成灯油使用,等技术完善,用来制作气灯,那亮度可比普通的麻线油灯亮得多,且更加耐用。而柴油,若是条件允许,还能用于制造手扶拖拉机,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再往后的燃料油,可作为火力发电厂等工业所需的燃料。至于提炼到最底层得到的沥青,与石子混合后,就能铺就出黑色的水泥路,不仅不积水,还能增大路面摩擦力,保障出行安全。
就在九皇子专心撰写这些科技知识时,朝堂上反对他的声浪愈发强烈。皇帝看着大臣们联名上书的奏折,眉头紧皱,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他深知九皇子的设想若能实现,对国家将是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大臣们所担忧的资源耗费和研究重心偏移问题,也并非空穴来风。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皇帝决定再次召集九皇子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共同商议此事。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那位带头反对的大臣率先站出,手持奏折,语气严肃地说道:“陛下,九殿下近来虽在琉璃生意上获利颇丰,可这与发电研究并无直接关联。反而因其耗费了大量精力,恐已无心专注于发电装置的研究。长此以往,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恐将付诸东流,还望陛下责令九殿下停止琉璃生意,全身心投入发电研究。”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要求九皇子放弃琉璃生意的声音此起彼伏。
九皇子面色从容,上前一步,拱手向皇帝与大臣们说道:“父皇,各位大人。本宫承认,近期在琉璃生意上有所投入,但这并非玩物丧志,而是为发电研究乃至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筹集资金。且我这段时间也并未荒废发电研究,而是在思考如何更高效地推动科技进步。”
说着,九皇子将自己撰写的关于科技知识的文稿呈给皇帝,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这些伟大的科技设想。所以儿臣打算将这些知识整理成册,开设学堂,培养更多懂得这些技术的人才。如此一来,发电研究以及后续诸多科技发展便能加速推进。琉璃生意所获资金,也将用于支持这些发展。还望父皇与各位大人明鉴。”
皇帝翻阅着文稿,神色渐渐缓和,眼中露出一丝期许。但大臣们依旧有人面露疑虑,一位大臣质疑道:“殿下,你所说的这些太过超前,开设学堂传授这些知识,又谈何容易?万一最后未能成功,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与资源?”
九皇子看着那位质疑的大臣,心中有些恼火,忍不住说道:“你没完了是吧!是不是日子过得太闲,管天管地还管我吸空气了是吧。你要是实在没事做,我给你指派点事情。”说着,九皇子命人取来汽车发动机的图纸,毫不客气地递给那位大臣,“就把这发动机图纸给你,只要你能照着做出来,我就能造出汽车也能做出皇宫内的一切用电需求。你不是质疑我这些设想不切实际吗?那你先试试这看似简单的发动机能否做出来。”
那位大臣被九皇子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面红耳赤,拿着图纸的手微微颤抖,一时语塞。
皇帝见状,轻咳一声,打破了这略显尴尬的局面:“皇儿,不得无礼。诸位大臣也是心系国家,对未知之事有所担忧,实属正常。”
九皇子赶忙躬身行礼:“父皇恕罪,儿臣一时情急,言语失当。但儿臣一心为国家发展,还望父皇与各位大人理解。开设学堂传授这些知识,虽困难重重,但并非不可实现。有了人才,发电研究及其他科技发展才能事半功倍。琉璃生意也会持续为这些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文稿上,沉思片刻后说道:“朕觉得九皇子的想法有其可取之处。科技发展的确需从长计议,培养人才更是关键。但此事重大,不可仓促行事。这样吧,九皇子,你先筹备学堂之事,拿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来,包括师资、生源、课程安排等等,待朕与大臣们商议过后,再做定夺。至于琉璃生意,在不影响发电研究和学堂筹备的前提下,可继续经营。”
九皇子心中一喜,赶忙谢恩:“谢父皇明鉴!儿臣定当尽快呈上详细规划。”
回到书房,九皇子一刻也不耽搁,当即伏案写起奏书。他在奏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直言无需朝堂过多干涉,只恳请父皇批一块地,地点就选在新都。他想着去新都那边,远离朝堂纷争,眼不见心不烦。他打算亲自招人,亲自教学,从零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坚决不任用官场那些让他头疼的人。
写完奏书,九皇子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立刻命人将其呈送上去。之后,他便开始着手规划在新都办学堂的具体事宜。他深知,要想办成这件事,首先得明确招生标准和培养方向。
经过一番思考,九皇子决定面向全国,招收对机械制造、化学工艺等方面有浓厚兴趣且头脑灵活的年轻人,无论出身贵贱。为了吸引更多人才,他还计划在招生告示中承诺,学堂不仅提供免费的食宿,学成之后还将有机会参与到国家重要的科技项目中。
然而,就在他紧锣密鼓筹备之时,朝堂上一些支持九皇子的大臣却传来消息,那些反对他办学堂的势力,正在暗中谋划,准备在皇帝审阅奏书时,再次进谗言,试图阻止批地一事。而且,他们还打算散布谣言,诋毁九皇子办学堂是假,实则想培养自己的势力,意图不轨。
九皇子听闻那些人在背后搞小动作,心中冷笑一声。看来这些人是忘了自己监国处事时的手段了。他决定不再隐忍,开启了天道之眼。
随着“天道之眼”开启,一道道信息如流水般涌入九皇子的脑海,那些反对他办学堂的大臣们所犯下的各类罪行,无论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还是滥用职权,都被他一一记录下来。
九皇子迅速将这些罪证整理成册,直接让太监送到陛下案桌上。做完这一切后,他神色平静地回到书房,继续着手自己学堂的筹备工作,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小事一桩。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皇帝正准备审阅九皇子的奏书,那些反对的大臣们也如往常一般,准备好说辞,打算在皇帝面前诋毁九皇子。就在这时,皇帝的心腹太监匆匆走进来,将九皇子呈送的罪证呈给皇帝。
皇帝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怒目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大声斥责那些犯下罪行的大臣:“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做的好事!平日里朕待你们不薄,你们不思为国效力,竟在背后搞这些阴谋诡计,妄图阻碍国家发展!”
被点名的大臣们吓得纷纷跪地,脸色惨白,拼命磕头求饶。其他大臣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皇帝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九皇子一心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未来着想,提出办学堂培养人才,如此良苦用心,你们却妄图破坏。今日之事,朕定要严惩不贷!”
处理完这些大臣后,皇帝再次拿起九皇子的奏书,仔细阅读起来。他被九皇子详细的规划和坚定的决心所打动,最终决定批准九皇子在新都办学堂的请求。
然而,九皇子虽然成功解决了朝堂上的阻碍,但招生工作却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由于之前那些大臣散布的谣言,许多人对学堂心存疑虑,报名的人数远远低于预期。而且,一些地方官员受那些被惩处大臣的余党影响,对招生工作并不配合,甚至暗中使绊子,导致招生告示无法在一些地区顺利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