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一听,赶忙回应:“乔老爷子,孙掌柜,今日招待多有不周,还望多多包涵。”
孙掌柜在一旁听后,笑着说道:“大妹子,瞧你说的!
我们今天下午吃得可开心了,看你们这么忙,就怕打扰到你们。”
陈氏连忙摆手,道:“不打扰,不打扰!你们下次有空一定要再来啊。”
孙掌柜笑着点头。
众人又寒暄了几句,这才陆续登上马车。
乔若妍在马车上掀开帘子,朝黄雨梦喊道:“雨梦妹妹,过几天我再来找你。”
黄雨梦笑着点头:“好呀,若妍姐。”
乔简阳也把脑袋凑到车外,笑嘻嘻地说:“三妮姐姐,我也要来!你跟五妮说,过几天我给她带好吃的。”
黄雨梦笑着应下:“好的,那你们路上慢些。”
两人点了点头,马车缓缓沿着村道离去。
史进这时笑着看向黄雨梦,说:“小姑娘,你今天做的菜太对我胃口了。”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10两银子,轻轻放在桌上,“这10两银子是给你的赏钱,我下次还来吃。”
其他学子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菜肴美味。
程郎笑着问道:“小姑娘,你家明日上午能做这些菜吗?我想打包几份回去,中午和家人一起享用。”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是呀,小姑娘,你家要是不做卤菜,上午给我们做点菜,我们打包带走。”
黄雨梦听后,赶忙说道:“各位不好意思,我家明日要走亲戚,不在家,只能下次啦。”
众人听了,只好作罢。
其中一个学子好奇地问道:“小姑娘,你这酸菜肉片和水煮鱼片,打算卖多少钱一份呀?我下次想吃,让人来代买。”
黄雨梦一听,还真没考虑过菜的定价,便反问道:“你们常去酒楼吃饭,肯定知道行情。
我这菜没卖过,也不知道定什么价合适。”
那学子思索片刻,说道:“姑娘,这菜要是在云贵楼,得卖160文钱一份,在其他酒楼,也得120文钱。”
黄雨梦一听,在心里默默盘算:肉多放些,一盘大概一斤,加上酸菜等配菜,成本大概50文钱。
她笑着说道:“那80文钱一份,你们看咋样?”
程郎在一旁劝道:“小姑娘,你这定价有点低了,这菜这么好吃,完全可以再高一些。”
黄雨梦解释道:“我家吃饭的地方比较简陋,要是卖太贵,普通人吃不起。
我卖80文钱,也有赚的薄利多销嘛。
要是我真卖120文,你们也不会天天来吃。
这便宜点,说不定你们天天都想来吃呢。”
程郎听了,连连点头:“小姑娘说得在理。”
史进这时说道:“这钱你收好了,我们就先走了,不打扰你了,下次再来。”
黄雨梦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公子,您给的钱太多了,我都不好意思收。
要不这样,这次我收下,下次您来吃东西就不用给钱了。”
史进一听,想着这小姑娘竟然不贪财。
随后出声道:“对了,下次记得给我做酸菜鱼,我今天没吃到。”
黄雨梦听后,面露难色:“公子,我家不养鱼,而且也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来,到时候万一没有鱼怎么办。”
史进一听,笑着出声说:“这你不用担心,下次我让人提前一天跟你说,你先去买鱼准备着。”
黄雨梦笑着应下:“那公子你们慢走。”
史进点点头,登上马车。
其他众人也纷纷与黄雨梦打过招呼,陆续上了车,马车缓缓驶离。
黄雨梦望着众人远去的背影,见家门口已经没了客人,但摆摊的人还没离开。
她心想,莫不是在等盖房子的工人下工后买东西?
此时天色渐晚,她突然想起灶房里煮的粽子,不知道熟了没,便急忙朝灶房走去。
走进灶房,只见烟雾弥漫。
王氏见黄雨梦进来,笑着说:“三妮,这两锅粽子我已经煮了一会儿了,再等会儿就熟啦。”
黄雨梦点点头:“辛苦王婶了。”
随后,她走到井边,帮忙洗刷起来。
过了一会后,陈氏将洗刷好的东西放在大盆里,说道:
“三妮,我看工人差不多要下工了,是不是该把东西先拿出去准备着?”
黄雨梦擦了擦手上的水,说道:“好嘞,娘。”
随后,两人脚步轻快地走进里屋。
屋内光线柔和,两人将备好的物品依次摆放开来,开始仔细地分拣。
不一会儿,东西便都分置妥当。
陈氏站在堂屋门口,扬声喊道:“二虎,过来搭把手,抬一下东西。”
黄二虎正专注地捡着黄豆,听到母亲的呼喊,赶忙放下,一溜烟跑进里屋。
大声问道:“娘,要抬什么东西啊?”
陈氏笑着解释:“这些可都是你三妹采买回来的,是等会儿要发给工人的过节礼物。
先把它们抬到院子外面去。”
黄二虎循声望去,瞧见筐子里满满当当的肉,不禁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
“娘,这些全都是吗?这也太多了吧!”
黄雨梦在一旁听候,露出甜甜的笑容,说道:“二哥,还好啦,不算多。
就是想让乡亲们在过节的时候能吃好些。”
黄二虎心里虽有些心疼这些东西,但看着三妹的表情,也笑着点头:“行,二哥这就把它们搬出去。”
三人不一会后,就将东西都搬到了院子外面。
陈氏环顾一圈,叮嘱道:“三妮,你就坐在这儿看着,娘怕有人会偷拿东西。
二虎,你再去把娘扣下的三板豆腐也搬出来,还有把锅里煮好的茶叶蛋端出来。”
黄二虎听后,应了一声,转身忙去。
片刻后,他和陈氏一起将豆腐和茶叶蛋都放置在了院子外的桌子上。
黄雨梦见状,说道:“娘,我去喊一下刘工头,差不多快到下工时间了,让大家领了东西能早点回去。”
陈氏笑着点了点头。
黄雨梦这才迈着步伐,朝着建房的空地走去。
远远望去,墙面已经砌得颇具规模,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刘工头正站在墙边,和一位工人拉着线,应该是在测量墙体的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