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打算怎么启动?”于东来手中把玩着那个镀金十字架钥匙扣,这是他特意吩咐秘书批量订购的道具,上面刻着“诚信赢天下”的字样。
“那自然是效仿重庆谈判时的策略!”田毅大笑起来,手指向投影仪,“先安排上《对话》栏目,让专家抛出言论:‘资本是不能分利的,分利就是犯罪!’”
呵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想要把生意做大,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暗箱操作。于东来在国内商业场上,算得上是一股难得的清流,十多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宛如三国时期的刘备,田毅内心佩服。原本田毅只想看破不说破,然而胖东来这块金字招牌实在太过耀眼,对他而言价值巨大,所以必须促成双方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而不能任由一方独自发展。
但合作,就需要借鉴重庆谈判那种双方相互制衡的博弈智慧。田毅打算将这个计划打造成一场“造神”运动,神自然不能有污点,但合作过程中却需要抓住一些关键把柄。
于东来又怎会看不明白其中的门道,他既需要田毅的包装助力,也会提前为自己准备一些无关痛痒的“污水”,比如,外界可以指责他家长式管理,用严苛的清规戒律管理员工,甚至把手伸到员工的婚姻情况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黄河两岸的商业环境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为了全力以赴包装于东来,田毅特意让北京分公司请来了当年三株口服液诬陷案报道的《中国经营报》团队,而且由总编兼《商学院》社长李佩钰亲自带队。此时的李佩钰,刚刚完成清华大学的EmbA课程,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许昌瑞贝卡大酒店里,田毅轻轻晃着手中勃艮第杯里的残酒,头顶的水晶吊灯洒下的光线,在波尔多葡萄酒的液面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影,宛如破碎的血滴。“贵报批郑百文的那篇《崩塌的骆驼》,文笔犀利得够毒啊。”他推过一个牛皮纸袋,袋口不经意间滑出胖东来财务副总监的银行流水单,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三笔汇款,共计82万元,而汇款方正是“郑州丹尼斯百货”的子公司账户。
《中国经营报》主编李佩钰翘起戴着镶钻指甲的手指,漫不经心地翻看着流水单,那蔻丹红得如同凝固的鲜血。“田总这情报网,简直比国安局还灵通啊。”她身着旗袍,开衩处隐隐闪过丝袜勒痕,那是去年某地产商为抵广告费送给她的爱马仕吊袜带留下的痕迹。
“于东来这种人……”李佩钰不屑地嗤笑一声,抽出一根雪茄,将烟圈缓缓喷在田毅的百达翡丽表盘上,“他跪着给老太婆系鞋带的画面能登上感动中国,可要是《中国经营报》头版报道他克扣员工工伤赔偿呢?”说着,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篇预备刊发的文稿《胖东来幻象》:“2800元高薪谎言?记者暗访发现,保洁员实际月薪仅1200元,其余部分为‘道德绩效奖’——而且需要捡到超过500元财物才可领取。”
田毅的指尖轻轻划过触控板:“证据链呢?”
“在许昌火车站雇了三个民工扮成顾客,往厕所里扔装钱的皮夹。”她一边解释,一边用鼠标点开视频文件,画面中一位穿着蓝制服的保洁大姐,颤抖着双手上交了捡到的钱包,镜头随即推近,聚焦在她那双洗得褪色的布鞋上,“标题就叫《什么样的公司——绑架下的善良》,保证能吸引眼球。”
“你要我压下这篇稿子,代价就是这个。”李佩钰说着,甩出一份合作意向书,上面写明田毅控股的连锁超市须以三倍市价包下明年《中国经营报》的媒广告。见田毅微微皱眉,她突然身子前倾,逼近田毅,“去年我帮日立压制三菱的负面新闻,收的可是东京银座的铺面……”
如此明目张胆、无所顾忌的行径,让田毅暗自皱眉。但如今报媒广告溢价率高达470%,主编收取抽成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即便田毅开挂,此时也难免感到一丝无力。
“可以。”田毅思索片刻后,抽出钢笔在合作意向书尾页签下自己的名字,“再加一条:开辟专栏吹捧莲花味精改制,标题就用《民族品牌的涅盘》。” 钢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毒蛇爬过枯叶,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陆虎突然匆匆闯入,呈上一份加密传真:
急电:家乐福中原区总监michel今晨抵达郑州。联合丹尼斯、金博大等6家成立“中原零售联盟”。
首批狙击方案如下:
1. 断供:可口可乐承诺停供胖东来新品(附签约照)。
2. 价格战:许昌店半径3公里内9大品类全线85折(附表)。
3. 劳务挖角:星级员工签约奖3万元(附合同范本)。
李佩钰见状,轻轻吹了声口哨,调侃道:“于东来这是怎么得罪法国人了?听说他们许昌店生鲜定价比郑州家乐福低27%?”
“不。”田毅面色凝重,伸手捻碎传真纸,“他犯众怒是因为珠宝柜台的电子秤——家乐福周大福专柜上月被曝光克重误差0.3克,而胖东来一直坚持严格的克重标准,这无疑触动了其他商家的利益。”
“怎么,你想救他?”李佩钰伸出舌头,轻轻舔着嘴角残留的奶油,手中的叉尖狠狠戳进提拉米苏的中心,“让外资把胖东来碾死,你趁机抄底资产,不是更划算吗?”
田毅目光望向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狼群撕咬猎物的时候,猎人才能更靠近去观察猎物的致命弱点。”他推过一份新文件,里面是于东来昨夜在冷库搬运冻肉的照片,照片中他腰间的护具已经渗出血渍。“我需要他的脊梁,有了他,我在河南才能大展拳脚。你的任务就是让这次事件先扩大发酵,然后再实现反转。”
原本田毅想用“高薪骗局”引发全国热议,进而反转提高胖东来95%分利的话题热度,没想到外资的介入,自动引发国民保护民族企业的热潮,呵呵,这一切仿佛是天意。
外资的执行力果然迅速,许昌七一路突降暴雨,于东来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在泥坑中艰难行驶,最终熄了火。雨水顺着他湿漉漉的头发一缕缕灌进polo衫领口,远处胖东来时代广场那鎏金招牌,在雨幕中晕染成一个昏黄的光团,显得有些朦胧。
“黑心商滚出河南!”一个穿胶鞋的菜贩子一边怒吼着,一边将烂菜叶狠狠砸在摩托车油箱上,还朝着于东来脚边啐了一口痰,“俺们三毛批的黄瓜,你卖一毛五!装什么慈善菩萨!”
短短三天,“于扒皮”的名号就传遍了豫中地区。批发市场里的谣言如同毒藤一般疯狂滋生蔓延:
菜贩老周举着一份血书,跪在市政府门口哭诉:“胖东来压价收购,逼得农户走投无路啊!”
百货店的张寡妇则把于东来的照片糊在垃圾桶上,咬牙切齿地骂道:“免费修儿童车?把我的客人全抢光了!”
最狠的当属离职保安王猛,他举着扩音器在商场门口大声吼叫:“月薪三千?罚一次款就扣五百!这就是假慈悲!”
田毅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抗议的人群。李佩钰指着被鸡蛋糊满的橱窗,娇笑着说:“于东来这可真是让整条商业食物链上的人都行动起来了。”
与此同时,《河南商报》头版刊登出一篇重磅报道,标题如惊雷般炸响:《胖东来苛待员工真相》。离职采购经理爆料:
“星级员工奖五千?先得交三千押金!”
“免费三餐其实是过期食品二次加工的!”
文中还附上员工手指因冻疮溃烂的特写照片。
舆情瞬间如爆炸一般蔓延开来。许昌论坛上满屏都是对胖东来的“吸血鬼”咒骂,一些激进的学生甚至跑到商场门口泼红漆。于东来无奈之下,把自己锁进总控室,监控屏幕里,人群举着“倒闭倒计时”的纸牌,如送葬的白色浪潮般汹涌,场面一度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