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这边,足利义满的家臣当夜就带着为明朝燕王接风的消息赶来,在正厅里见到了李暄。
令家臣意外的是,这驿馆里的座次顺序,果然是像底下监督的人说的那样,透着古怪。
正厅最上方有两把太师椅,很明显就是地位最尊贵的人才能落座。
而此刻。
左边太师椅上正襟危坐的那个穿深红官袍,腰束素金腰带,英气勃然面如冠玉的年轻人,应该就是大明真正的使臣李暄。
右边隔着一张桌子,并排的太师椅上。
坐着那个穿赤红龙袍,前胸和两肩都各有团金织盘龙,尤为壮硕壮硕,武威充沛的,肯定就是明朝的燕王朱棣。
而作为地位显赫的朝廷亲王,但竟然屈尊坐在了右侧。
反而把左边最尊贵的位置让给了李暄这个四品官。
这是为什么?
再往下就是熟面孔,蓝玉,黄子澄齐泰等见过的明朝人。
首先他们坐的椅子就不如李暄和燕王的椅子考究,其他就更不用多看,威仪上就落了下风。
这些人身后,还有攥着长枪守卫的明朝官兵,个个的眼神都像是山上下来的饿虎。
到底是幅员辽阔,富甲四海的明朝,无论是亲王,又或者是李暄这位官员,还是那些个熟面孔。
从穿着到长相,再到身上的气势,确实要胜过自己这边几分。
“明使到访东瀛,足利将军言,我等不胜荣幸,将军特在府邸设宴,为燕王。”
家臣暂时搁下心中好奇,首先朝着朱棣见礼。
“接风。”
“嗯。”特意换了龙袍的朱棣搭着眼帘,微微点头后,在家臣吃惊的目光里,头转向李暄:“先生看如何?”
看到这一幕,足利义满的家臣心里的问号又多了几个。
这李暄?
到底什么来头?
一个亲王,要对他一个四品官这么客气?
“告诉你们将军,本使知道了,下去吧。”
李暄没给什么好脸色,吩咐下人一样说完后,蓝玉身后立刻站出来亲信,要领足利义满的家臣离开。
“等等!”家臣惊得举起手挡住亲信,惊愕的目光望向李暄:“明使!你...你等究竟是赴宴?还是如何?请给个确切答复,什么叫知道了?”
“还有!我代表的是足利将军!明使似乎...不应该以支使下人的口气对我!”
李暄没理他,自顾自端起茶杯,用盖子捋了捋茶叶,轻饮茶水。
蓝玉立刻站出来,冲着足利义满的家臣趾高气昂道:“我大明幅员辽阔!乃上邦!东瀛弹丸小岛,又是边夷,岂有上邦对边夷低三下四这道理?”
“先生说知道了,就是知道了!至于去不去,我等自有决断,让足利义满等着就是!还需要告诉你一个区区倭人吗?”
这段时间受到的无视,蓝玉一股脑都发泄了出来。
反正天塌下来,也有李先生撑着!
怕什么!
“明使...你们!?”
“下去!”
足利义满的家臣还想再争一争面子,但蓝玉的亲信不会给他机会,这段时间他们早被足利义满冷落的心里一团火。
不由他再争,直接给他架了出去。
等他人一消失,朱棣就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望向李暄:“先生怎么看?倭奴是想干什么?”
其他人也望向李暄,想听听他是怎么看这场接风宴的。
“试探。”
李暄放下茶,笃定的给出回答。
朱棣这位亲王出现在东瀛,跟蓝玉出现在东瀛,那可不是一回事儿。
足利义满可以冷落蓝玉这个将军,但是绝对不能冷落朱棣这位亲王。
他肯定是想借着接风的机会,来探探底。
探底好啊,探底可太好了,是在足利义满的府邸举办接风宴是吗?
那到时候小松这个天皇肯定也会去。
这么说,他们的皇宫不就是很空虚了?
李暄心里盘算着升起期待的同时,蓝玉和朱棣他们已经开始讨论这次接风宴。
“本王看,这群倭奴果然是奸诈如蛇,还说什么荣幸之至,虚伪。”
蓝玉接过朱棣话头,轻蔑的笑笑:“这群倭奴,要是直接摆明态度,杀了黄大人和齐大人,真刀真枪和咱们干一场,老子还高看他们一眼。”
坐在末位上的黄子澄和齐泰听见这话,猛一下抬了头,两个人看看彼此,又错愕的望向蓝玉。
没完了是吗!?
我们都没说话了!
你要干,你自己去跟他们东瀛干去,别动不动就把我们捎带上行吗?
什么叫杀了我们俩?
你等着!
回去之后我们就立马弹劾你,说你蓝玉嚣张跋扈,想在东瀛自立为王,反正你有这毛病,看陛下怎么收拾你!
当然这些话,黄子澄和齐泰只敢在心里说说,肯定是不敢现在就明目张胆的表示不高兴。
现在这正厅里,随便挑出来哪一个人,无论是蓝玉又或者是朱棣,都是李暄的心腹。
他一发令,这些人肯定二话不说,就会对自己下手。
所以绝对不能给李暄动手的理由。
朱棣他们再次商讨起接风宴的事,李暄则是在旁听着,不问他他就不说话,问他,他也是用喝茶来敷衍。
反正他来东瀛,主要目的就一个,就是送死,别的不管。
蓝玉带来这么多兵呢,都在船上等着,就等一个理由,就立马过来灭了这群倭奴了,轻而易举的事。
何必去管他们,只要死了就是完成任务。
而齐泰和黄子澄,待在这里坐立不安,索性找了个借口离开。
等出来了,二人才忧心忡忡的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太难了!
太他妈难了!
早知道不来东瀛就好了!
“一个李暄本就很难对付,现在又多了个朱棣!黄公,你我怕是很难回去了。”
齐泰越想越觉悲观,望着院子里的湖,有种想干脆一头扎进去,一了百了的心思。
不过转瞬他就又不想投湖了,因为他试了一下水,太凉了!
黄子澄此时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齐公无需烦闷,陛下三令五申,要李暄和燕王待在应天,可现在他们还是偷偷来了。”
“这个李暄!哼!”
黄子澄回头看了一眼正厅的方向,看的一脸愤恨,李暄该死!
不过很快这愤恨里,就又多出来些许兴奋。
“齐公,如今陛下想必已然发现了李暄和朱棣的消失,必然是龙颜震怒!”
“你我只要能回到应天,就能让李暄死无葬身之地,也让朱棣从此失去圣眷!”
“待我先修书一封,传回应天,让同僚先行弹劾做铺垫。”
说完,黄子澄转过来头,幽幽望着齐泰,后者已经听的脸上多了几分期待。
“齐公,放下心,如今待在东瀛的时日虽苦,可迟早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等到那天!就是李暄的死期!”
.......
下一章晚一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