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一个轻盈的身影如飞燕般掠上了连天峰峰顶,原来是蔡瑛儿。只见她身姿婀娜,手持玄铁宝剑。
而崆峒门门主公孙珂此时看着周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愕与难以置信。
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是谁?你怎么会崆峒派刀法?这刀法的神韵、招式,分明是我崆峒派不传之秘,你究竟从何处学来?”
周侗缓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公孙珂,声音沉稳而有力地问道:“你又是何人?竟敢在这连天峰上如此嚣张跋扈。”
公孙珂强装镇定,双手抱臂,趾高气昂地说道:”在下乃是昆仑派崆峒门门主公孙珂。你若识趣,便赶紧离去,莫要自讨苦吃。”
周侗听后,不禁冷冷一笑,那笑声中充满了讥讽与不屑。他义正言辞地说道:“崆峒派自唐朝开宗立派以来,向来以行侠仗义为己任,是江湖中人人敬仰的名门正派。
其先辈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在江湖中留下了无数佳话。
想不到,到了你这一代当了掌门,竟然如此没有骨气,认贼作父,甘愿将好好的崆峒派降格为崆峒门,沦为昆仑派的走狗,为虎作伥,实在实有辱崆峒派的名声。”
公孙珂听了周侗这番话,顿时脸色涨得通红,羞愧与愤怒交织在一起。
公孙珂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怒吼道:“你究竟是何人,为什么会使`飞龙刀’?这`飞龙刀’乃是我崆峒派的绝学,你定是偷学了我派的武功,你……你……”
就在公孙珂怒不可遏之时,忽然从山顶传来一阵张狂的大笑声。笑声在山间回荡,震得人耳膜生疼。
紧接着,一个声音清晰地传来:”他就是江湖中威名赫赫的`神拳震八方、离尘逍遥客’周侗。天下习武之人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教头。”
原来,那声名狼藉、惯会搬弄是非的“黑嘴道人”耶律赞,竟也登上了连天峰。
耶律赞心怀不轨,暗自思忖:“今日我倒要瞧瞧周侗如何将那‘昆吾剑’孟德击败。
这孟德身为我的师侄,平日里总是自恃武艺高强,以‘昆仑第一剑’自居,全然不把我这个师叔放在眼里。
哼,今日且让周侗先去教训教训他,挫挫他的锐气。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再适时出手,取了周侗的性命。
而后反手将少林派也一并击败,如此一来,江湖之上谁还敢小觑于我。”
于是,耶律赞登上连天峰后,便开始巧言夸赞周侗,言语之中满是对周侗武艺的推崇与钦佩。
耶律赞这般刻意的夸赞,实则是别有用心,就是想以此激怒那向来心高气傲的“昆吾剑”孟德。
果不其然,孟德听闻耶律赞对周侗的夸赞后,顿时怒目圆睁,心中的傲气被彻底激起。
孟德二话不说,“唰”地一声拔出那柄四尺二寸的长剑,剑身闪烁着寒光,映照着他那狂傲不羁的面容。
孟德冲着周侗大声喝道:“周教头之名,早已名满天下,如雷贯耳。
今日,我昆仑派孟德便要领教领教周教头的高招,让我看看你是否真有如此能耐!”
“昆吾剑”孟德说罢,身形一闪,如飞鹰般欺身而上,手中长剑一抖,使出了“昆仑神剑”中的一剑封喉式。
只见那剑尖如毒蛇吐信,带着凌厉的气势,直刺向周侗的脖子,剑风呼啸,仿佛要将空气都割裂开来。
在那刀光剑影的激烈交锋之中,周侗身姿矫健,手持利刃果断舞刀相迎。
他手中的刀仿佛一条灵动的飞龙,每一次挥舞都带着磅礴的气势,所施展的正是崆峒派威名远扬的飞龙刀刀法。
只见那刀身闪烁着寒芒,招式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时而如猛虎下山般刚猛有力,时而似游龙戏水般灵动轻盈。
一旁的崆峒门门主公孙珂,原本神态从容,可随着周侗的刀法逐渐展开,他的眼睛越睁越大,嘴巴也不自觉地微微张开,整个人看得目瞪口呆。
公孙珂的眼神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
公孙珂的思绪瞬间飘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光,在心中暗自思忖:“周侗此刻所施展的这几招精妙刀法,在我小时候,曾亲眼目睹祖父练过。
那熟悉的招式,一招一式都似曾相识,即便岁月流转,依然清晰如昨。
可那时的我,虽对这些招式有几分印象,却并未真正用心去学习和钻研,以至于只是略知皮毛,并不懂得其中的精髓,更谈不上熟练运用。
如今再看周侗施展这飞龙刀刀法,我才惊觉,原来这几式刀法在我们崆峒门竟然早已失传。
没想到,在今日,我竟能有幸在周侗的手中再次目睹它的风采,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话说周侗和“昆吾剑”孟德战了八九个回合,孟德一见,不用内功,难以取胜。
暗自运用“混元神功”催动内力,周侗本想用离尘钩,但一见对方要拼内力,也正好要试一试“昆吾剑”孟德功力如何。
周侗冷冷地嗤笑一声,那笑声仿佛裹挟着冬日的寒霜,透着无尽的不屑。
与此同时,他暗中运转深厚的内力,将全身的精气神凝聚于一处,气血在经脉中如奔腾的江河汹涌流转。
“昆吾剑”孟德也不示弱,气势汹汹地攻来,二人瞬间对了一招,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劲气四溢,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力量所震荡,发出“嗡嗡”的声响。
此时,蔡瑛儿正伫立在山坡之上,目光如炬,密切关注着半山腰处的战况。
只见宝智大师和武当山三散人水无涯、叶无尘、柳无缺,被川峡六友“虁口苍狼”瞿清、“翻天哪吒”西门海、“巫山蛟”陆续、“南蜀金雕”姬才、“白帝道人”勾忱、“大足和尚”谯焦六人布下的“昆仑虚六合阵”紧紧困住。
这“昆仑虚六合阵”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阵中六人配合默契,进退有序。
宝智大师和武当山三散人虽奋力抵抗,但一时间也难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