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郭寡妇开始托媒婆物色起周边的人家。
郑光荣两口子也有些羡慕,他们也就这一个女儿,在女儿身体不太好的那几年,还产生过招个上门女婿的想法。
但上门女婿能有几个好的?总归不是家里太穷、条件太差,就是本身混不吝、家里不想再管的。条件好、本人又有出息的,哪个愿意入赘?
如今见谢姎嫁了个好对象,男方不但条件好、家也近,回娘家就跟串门似的,不禁也有几分意动。
不过倒是不像郭寡妇那么着急。
毕竟他们闺女年纪还小,可以先暗中物色着。
谢姎十分满意婚后的生活。
除了睡觉换了个地方,白天的生活还真没什么变化。
便是晚上,也是一三五睡谢家,二四六回婚房。
免得老太太一个人带孙子太累
另外,她也需要时间给一家人做衣裳。
尤其是小堂弟,出了周岁见风长,做好的衣裳,两个月不到又嫌短了。
幸亏做的时候多留了点布,放一放尺寸还能再穿两三个月。
这么一来,一周里至少三天留宿谢家。
也算是给她自己放了个小假。要不然天天二人世界,他是餍足了,但她吃不消啊。
除此之外,还真没什么变化。
相反多了个人替她分担家里的琐事。
别的不说,就说入秋后,没等她想起要为度冬备煤备柴,他就已经借了三轮板车,一趟趟地拉回大杂院,整整齐齐码入地窖。
今年多了他那份煤票,大杂院地窖码不下,他还雇了专业的师傅,在自家储物间底下挖了个小地窖,和公用大地窖分开,出入口安在储物间里面。
这么一来,除了煤球柴火,还能存放些别的琐碎物资。
看到堂堂局长不是挽着袖子进进出出搬煤球、压蜂窝煤,就是坐在天井里哐哐劈木柴,不说郭寡妇几个想找女婿的,就是子女早就成家立业的冯大爷老两口都眼红了。
亲生儿女都没顾禹安这个女婿孝顺。
不比较还好,一比较,冯家那几个不孝子不孝女真的没眼看。
……
入冬前,谢姎再次改进了厂里的现有车床,再次帮厂里拿下了一笔外汇订单。
厂长二话没说,给了她一张高级工程师考试推荐表,考过就能领128元的岗位工资。
津贴奖金也会同步上涨。
谢姎对此还算满意。
不枉她赊欠积分买了一套星际工程师自学教程抽空就钻研,付出看到了回报。
“小谢啊。”杨厂长又是泡茶又是吩咐秘书切水果,招呼谢姎坐下来,“本来呢,我们几个领导商量着,给你分一套房子当福利,但我听说你爱人单位已经启动集资建房项目了?”
“对。”谢姎喝了口茶答道,“他们三个月前就开始盖了,快的话明年入夏前就能搬进去住了。”
现在还没有私人开发商一说,各单位盖家属楼都是由城建局旗下的包工队进行的,动作快、不拖拉,一个月一栋楼,一个小区六七栋楼,半年就竣工了。
再花一两个月进行内墙粉刷、绿化补种,要不了八个月就能入住。这效率,比女人从怀孕到生产还快。
杨厂长搓搓手:“这样啊,那你看奖励要不要换成别的?”
谢姎听出了他话里未竟的意思:“厂长,您有话不妨直说。”
杨厂长“呵呵”笑了两声:“是这样的,我有个外甥,刚调来我们厂没多久,但年纪不小了,家里给他相看了个对象,女方家要求三转一响外加一套独立公房。厂里住房紧张你是知道的,本来要奖给你的那套,也是梁书记让出来的,你要是对房子需求不大,你看……”
谢姎顿时了然。
不过她对机械厂分配的房子确实不大感兴趣。
六十年代初盖的筒子楼,老旧不说,厕所、厨房在楼道两端,生活不是很方便。
她没必要为了占一间公房,放着宽敞的院子不住,委屈自己搬到筒子楼里来。
当即表示她不要房子,愿意让给更需要的人。
至于奖励,她也没要求,厂里看着给就行。
“厂长,我改进车床不是为了奖励,是我身为工程师应该做的。”
杨厂长闻言感动地眼眶都湿润了。
小谢同志的觉悟多高啊!
要是全厂职工人人都像小谢同志这样无私伟大,那机械厂会建设得更美好!
但小谢同志对奖励不上心,厂里却不能亏待了她。
几天后,厂部再次为谢姎举办了表彰大会,给她颁发了奖状、奖金、奖品,同时委任她为技术科副主任。
不知内情的纷纷拿羡慕嫉妒的眼神看谢姎。
只有少数几个知情人士才知道:这是拿分房福利换的岗位职级,也不知是赚了还是亏了。
也就当事人谢姎无所谓。
只要她的工资能供她较为舒服地生活,就当在这个位面养老了。
……
拿到高级工程师证书这天,顾禹安单位集资建的公房也分下来了。
顾禹安的级别,不出所料分到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三居室。
一个升了职称涨了工资,一个分到了房子。
真是双喜临门!
尽管房子是他们自家掏的钱,但建房款才多少?
等过几年可以自由交易了,这套房转手就能赚上一笔。
若是多等几年拆迁了,以这个地段,同等面积的商品房换个三四套都是少的。
总之,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顾禹安分到的这套房子位于小区景观最好的楼栋三楼。
前面是一个供孩子活动的小公园,有单双杠、跷跷板、石头雕的大象滑梯。
站在南阳台,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孩子们在公园里嬉闹的场景。
北阳台则和厨房、卫生间相连。
卫生间里是蹲坑,小的放不下浴缸,但可以装淋浴。
洗澡倒是比老房子痛快。
谢姎和顾禹安商量着把朝南两个房间都装修成卧室,一间是他们的主卧,另一间是给谢奶奶和小石头留的客房。
客房不是很大,放不下两张床,就订做了一张上下铺,下铺是一米五的大床,上铺是一米一的小床。
这几年小石头先跟着谢奶奶睡下铺,等他上小学了再搬到上铺。
朝北的房间布置成书房,两张写字台拼成一张大办公桌,晚饭后,顾禹安在这头看文件,谢姎在那头看书、画图纸,中间两盏台灯,互不干扰,但又无比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