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凯旋的那一天银面少将军消失了
朝曦眉眼微动,无奈的叹了口气,一声令下将云国的收尾任务交给心腹大臣。
留下一部分兵驻扎。
大军回京
足足耗费了两个月才抵达京城。
阔别已久久违的京城有些熟悉,文武百官夹道欢迎,无数人齐声呐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马背上一身银色铠甲,视线在人群中一一略过。
“皇上,霁蓝姑娘和寒霜姑娘是从江南赶回来的,一个嫁了人,一个开了医馆。”身边侍卫长林道。
朝曦点头,不自觉手中缰绳紧攥着。
一路回宫
百官朝拜,万民同庆
朝曦将视线落在了为首的乔禄身上,在乔禄还未开口之时,便道:“朕不在的这些日子,辛苦相爷了。”
乔禄面露惶恐:“微臣不敢当。”
接下来几日朝曦闭门休养,期间看过了不少奏折,也了解京城近日种种,还有后宫。
攻打云国时,云国接连战败淑妃自裁了。
筠良妃则被祺贵妃折腾的就剩半条命,丽贤妃终日吃斋念佛,不和祺贵妃争夺,倒是没被针对。
一桩桩一件件,他看了两日
“皇上,乔丞相求见。”常公公道。
朝曦揉着眉心:“宣!”
那日太和宫大门紧闭,只有皇帝和丞相两人,从中午一直畅聊到深夜,无人敢打搅。
也不知聊了什么。
几日后的庆功宴上,乔禄以身子不适精力不足为由辞官。
众人惊愕。
在场也是鸦雀无声。
朝曦抿了抿唇,长叹口气,良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准!”
“谢皇上!”
庆功宴结束后第一次找他的是方逸,腰间挂着两只酒壶,来到了太和宫门口,朝曦有些意外,挥挥手屏退众人。
两人肩并肩坐在了屋檐上。
“朕听说你去年另娶了姜家嫡女,下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恭喜你当爹了。”朝曦举起了酒,笑着庆贺。
方逸晃了晃手中酒,紧跟着喝了两口,忽然问:“那你呢?”
朝曦蹙眉,而后笑了笑:“朕许久没有回京,还有许多事未曾处置,暂时不急。”
方逸忽然抬起头盯着朝曦,神色极为认真:“微臣很想知道四年前,在青云台究竟发生了什么,皇上怎会突然改变主意?”
“什么?”朝曦有些没反应过来,他皱起眉头思索片刻,没有回应反问:“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有些事他已经很久都没有想起来了。
方逸欲言又止,又摇摇头。
可从方逸的纠结中,朝曦隐约察觉事情哪里不对劲,便道:“朕恕你无罪,你尽管说便是了。”
方逸依旧没有开口,只自顾自的喝酒,一口接一口,顺着嘴角流淌下来。
“你不说,朕也会查个明白,与其如此倒不是坦白些。你从前不是这样的性子,我们一起长大,朕不会怪你。”
听他这么说,方逸忽然问:“皇上御驾亲征是为何?”
闻言,朝曦目光坦荡的看向了方逸:“自然是为了边关百姓,云国接连侵犯边关,每年有上百条性命被谋害,云国那群人喜好杀戮,此次出征一是击退,二是修建防御。”
“果真如此?”方逸试图从朝曦的眼神中看穿什么。
却见朝曦不躲不闪,毫无心虚。
“那皇上准备在位多久?”
又是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听的朝曦有些火大:“今夜朕只当你是兄弟,而非君臣。想说什么便问,不必拐弯抹角。”
方逸盯着朝曦:“四年前皇上御驾亲征后,荼儿就提过一次和离,但裴家不放人。”
朝曦骤然愣住了。
“所以微臣想问问皇上,为何突然就改变主意了,你明明告诉我,要去求佛祖保佑你们,为何……为何你放弃了?”方逸想尽了法子打听那一天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得到的答案就是朝曦跪在了佛前一天一夜,等天亮之后就想通了。
他也求问过祖母。
祖母说两人无缘,不必强求。
从朝曦御驾亲征开始,方逸就开始打听,最终不负众望的查到了一点蛛丝马迹。
所以他才来求证。
朝曦仰着头看向天上残月:“是朕对不起方姑娘。”
“皇上有心上人了?”方逸追问,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个答案,或许他还想替自己妹妹争取一次。
迟迟没有得到否认,方逸的心凉了半截,紧跟着问:“那为何不将人带入京城?”
朝曦摇头,转过头认真的盯着方逸:“这事儿三言两语说不清。”
“那皇上膝下无子,可曾想过以后?”方逸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私底下也无数次的劝说妹妹放下执着。
“国家大义在朕心中永远是第一,未稳妥之前,朕怎会轻易离开?”
“皇上怎知那姑娘一定会等着您?”
朝曦微微一笑,举起酒没有回应。
不知不觉两人喝了数十瓶,借着酒劲儿,方逸问道:“皇上年纪不小,国家重任在肩上扛着,可曾想过有个姑娘也极好,也未必要执着一人,您是皇上许多事身不由己,兴许几年后,那姑娘早就嫁人了。”
纵使如此,朝曦眼神清明的看向了方逸,一脸坚定:“她不会。”
方逸错愕。
冷风吹来,方逸已经从态度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一时沉默,继而又苦笑连连。
“是啊,若不执着一人,又怎会是如此结果?”
不都是倔强之人么。
次日早朝方逸告假
朝曦却能准时上早朝,两个时辰后下朝,面对无数奏折,一如既往的批阅。
三个月后
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停靠在了宫门口。
黑色长衫的男子走下马车,朝曦便疾步而来,跪拜在男子身前:“儿臣拜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