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朱政更加感到精力不足。
不过对此,老朱早就有所预见,体贴地为他安排了两个得力助手。
一个叫铁铉,另一个叫夏原吉!
这让朱政有些意外和疑惑。
因为这两人现在虽是无名小卒,
但在后世却是赫赫有名的明臣。
铁铉,字鼎石,现任五军都督府断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鼎石”的字,还是老朱亲自给取的。
只因铁铉性格刚毅果断,处事睿智果决。
他曾审理过一些棘手案件,表现出色,
深受老朱赏识,因此赐字。
可以说,这是老朱挖掘出的一块璞玉,留待后世帝王使用。
当然,铁铉能名垂青史,
最主要是因为在靖难之役中的卓越表现。
他独自守住济南府,重创了朱棣的气势!
最着名的当属,当时朱棣调动所有火炮,
准备轰击济南府城墙时……求鲜花………
眼看济南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之际。
铁铉想出了一个妙计。
让人将老朱的画像挂于济南城头,
并亲自对朱棣大声说道:“你爹在此,有本事你就用大炮轰!”
这一下子弄得朱棣狼狈不堪。
无奈之下,只能听从姚广孝的建议,放弃攻城。
而铁铉见朱棣撤退后,
一路追击,收复失地,建立功勋无数!
只是可惜,因朱允炆这个内奸作祟,
铁铉最终战败。
在被俘之后,朱棣虽然恨透了铁铉。
朱棣对其既敬重又看重,想将其纳入麾下。然而,铁铉最令人称颂之处在于,他始终未曾向朱棣屈膝,哪怕面临死亡威胁也绝不投降,反而出言痛斥叛逆。这番举动激怒了朱棣,命人架起油锅,威胁若铁铉不降便将他投入其中。铁铉神色不变,直言让朱棣动手。愤怒之下,朱棣下令割去铁铉的耳鼻,并强迫他吞下,质问他滋味如何。面对此景,铁铉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意味着忠臣孝子之躯,怎会令人嫌恶?朱棣最终无奈,下令以凌迟处死铁铉。尽管铁铉身死,但他刚毅的气节却受后人敬仰。直至后世济南,仍有铁公祠供奉他的牌位,当地百姓视他如城隍爷般尊崇。
与铁铉不同,夏原吉则以其卓越的理财才能脱颖而出。他是朱棣五次北征的后勤支柱,负责筹措粮草、保障军需,政绩卓着,堪称治世贤臣。没有夏原吉,朱棣的五次北伐恐怕难以成功,财政也会陷入混乱。此外,夏原吉品德高尚,屡次劝谏朱棣体恤民力,避免频繁兴兵,结果触怒龙颜入狱。锦衣卫抄家时发现,这位户部尚书家中仅有几件布衣和一些日常器皿,毫无积蓄,彰显其清廉本色。
至于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因粮尽撤退途中,在榆木川驾崩前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夏原吉爱我”。朱政回忆着二人过往事迹,却不露声色,只静静注视着眼前的铁铉和夏原吉。自两人归顺以来,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不敢懈怠,毕竟谁都知道朱政深得朱棣宠爱,谁也不想冒险。因此效率颇高,即便是在大明内卷严重的背景下,也算是佼佼者。然而,朱政对此仍不满意,特意召见二人询问困难,希望进一步提升效率。铁铉和夏原吉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开始倾诉诸多烦恼。究其原因,不外乎公务文件堆积如山,特别是涉及粮草、军需等数据繁杂琐碎,统筹规划、精准计算及后续审核环节都充满挑战。
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朱政静静地聆听着。
二人话音刚落,气氛顿时陷入一片沉寂。
见此情景,铁铉和夏原吉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不禁暗自摇头。
尽管他们对朱政极为恭敬,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内心深处还是难免对其年仅十岁便位居上司的状况感到轻视。
毕竟,他们所知的都是朱政在军事才能上的非凡表现,哪里知晓他处理政务的能力?
其中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想象。
特别是那些涉及大量基层事务、档案管理及数据汇总等繁琐工作。
别说对方了,即便六部尚书亲自上阵,也不一定能完全胜任。
恐怕仅仅是户部的一份统计账本,就能让这位年轻的上司看得一头雾水!
然而,很快他们的轻视态度就被打破了——当朱政取出纸笔开始画写时,他们的态度立刻转变了!
铁铉和夏原吉瞪大眼睛盯着眼前纸张上的表格以及那些奇怪的符号。
许久,夏原吉才回过神来,率先开口询问:
“属下斗胆请问骠骑大将军,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嗯,这是表格,里面的叫**数字!至于那个分隔文字的东西,叫标点符号!”朱政笑着回答。
接着,他没有多余的话,直接为二人讲解起来。
首先便是**数字的使用方法。
铁铉和夏原吉身为当世顶尖人才,自然一点就通,很快就明白了这是一种简便记录数字的方式。
对此,铁铉并无特别感受,只觉得或许可以提高数字记录的效率。
而夏原吉凭借其卓越的数学天赋,迅速意识到这种**数字的巨大潜力!
且不说别的,单是记录数字这一项,就可节省无数精力。
不仅书写便捷,还易于区分,计算起来也更加方便!
夏原吉心中稍作推演,便震惊地发现,若将此法广泛推行,尤其在户部大力应用,无论是记录、统计还是运算,工作效率都将大幅提升。
不过,很快夏原吉又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种东西很容易被篡改!
要知道,大明经历过郭桓案之后,朱元璋早已下令,所有涉及钱粮的数字必须用大写文字记录,以防造假。
于是,夏原吉忍不住提出这一点。
面对他的质疑,朱政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在意。
“涉及关键数量时,旁边以大字体重写一遍,对比着看不就行了吗?”夏原吉瞬间醒悟,随即连连赞叹:“真是妙思啊!如果以后大明凡有数字之处皆用此法,能省多少工夫!”说完,他又兴奋地盯着桌上的表格。
只见那表格里画出整齐的小方格,列出一些数字与文字,彼此一一对应。明白了这**数字的用法后,夏原吉彻底理解了。这是一种全新的归纳总结方式,远比长篇文字简明扼要,清晰直观,还节省篇幅,逻辑分明、信息集中又异常简洁。根本不必像过去那样堆积如山的文案,还得埋头苦查核对。他越看越震撼:非资深老吏或无奇思者,怎会想出这般精妙的方法?他身为户部主事,深知其价值!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这张表配上**数字简直是完美组合,效果超乎想象!户部工作效率必将空前提高。想到这里,夏原吉恨不得马上回去实践一番。
而一旁的铁铉则专注于表格中分隔文字的标点符号,啧啧称奇。单看一眼就觉得赏心悦目,非常舒适。他立刻向朱政求教标点符号的功能。明白了它的作用后,铁铉顿时眼前一亮,意识到其重要性。如今大明文字间无断句更别说标点了,密密麻麻让人看着就累。对习惯了这种排版的人来说都是煎熬,而且容易产生歧义。比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短短一句就有多种解释。若用于奏折或公文往来,必造成大量误解,引发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