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打一响指,四周的景物飞快地消失,时间加快了流逝。
四周的景物再度变化。
中都城的缟素、悲声、泪眼,全都扭曲成一片混沌的光影,从云生灵魂的感知中急速流走。
当一切再度稳定清晰时,云生发现自己依然漂浮在空中,只是下方的世界已然不同。
“这是……什么时候?”
云生看着下方熟悉又陌生的中都城,疑惑地问道。
城郭似乎更加宏伟,新增了不少高大的建筑,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一派繁华盛景,早已不见了十年前那悲恸欲绝的痕迹。
“十年之后。”
先知平静地回答,蒙着绷带的脸庞看不出情绪。
十年光阴,足以改变许多。
云生的灵魂随着先知的指引,首先飘向了大秦仙城中央的行政宫。
殿内,灯火通明,玉简、卷宗堆积如山。
楚幼仙端坐于主位之上,身着庄重繁复的玄色宫装,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然而,她的眼眸黯淡,眼圈下带着淡淡的青黑,脸上是一种……
嗯,一种近乎麻木的、淡淡的死感。
她运笔如飞,处理着来自天下各地的政务奏折,朱批落下,条理清晰,决策果断。
但她的嘴唇却在微微翕动,低低的抱怨声只有离得极近才能听见。
“……北境雪灾要拨款,南疆部族纠纷要调停,东海航线海盗又猖獗了……”
“没完没了,真是没完没了。”
“这仙朝摄政是人干的吗?”
她猛地将一份奏折合上,揉了揉眉心。
“你自己倒是拍拍屁股走得潇洒,留下这么个大摊子给我……”
“说什么仙朝就拜托你了,说得轻巧……你知道我每天要批多少斤玉简吗?”
她深吸一口气,然后又拿起下一份奏折,嘴里还在嘟囔。
“……等哪天我撑不住了,就撂挑子去找你算账……让你在下面也不得安生……”
漂浮在她旁边的云生灵魂,听得嘴角一阵抽搐。
他想笑,又觉得心酸,最终只能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
抱怨归抱怨,楚幼仙将整个仙朝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这十年间的稳定与发展,她居功至伟。
“看来,她这十年过得很充实。”
云生对先知苦笑道。
先知淡淡一笑,点了点头。
离开行政宫,云生的目光投向了城西的剑阁。
昔年在战火中受损的建筑早已翻修一新,气势更胜往昔。
然而,剑阁内部的氛围似乎……依旧如故。
演武场上,依旧有剑修为了几块灵石或者一句口角而大打出手,剑光霍霍,呼喝声不断。
在一处剑堂前,李淳剑正耐心地向一群新入门的剑修弟子讲解着修行要诀,神态温和,颇有长者之风。
而在不远处一棵古树的枝桠上,剑一依旧抱着他那从不离身的黑匣子,身形如剑般挺直,静静地眺望着远方,不知在思索着什么,仿佛十年的时光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
“剑阁还是那个剑阁。”
云生感慨。
“有些东西,并不会因为时间而改变。”
“他们心思纯粹,都是修剑的好苗子。”
先知回应。
接着,云生看到了黄氏商盟的总部。
楼宇气派非凡,车马络绎不绝,俨然已是仙朝境内首屈一指的巨大商会。
总部顶层的账房内,黄富贵已然褪去了不少青涩,眉宇间多了精明与沉稳,正快速地核算着账目。
而黄老板则在一旁端着茶杯,时不时出言指点几句,眼神中带着欣慰与严格。
两人都很忙碌,但那种蓬勃发展的势头,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
“日收斗金,富甲天下,黄老板的夙愿,看来是实现了。”
云生道。
“财富亦是势力,用之有道,可利天下。”
先知点评。
随后,他们来到了书院。
如今的院长是孟三,他气质愈发沉稳。
当初行事畏畏缩缩的人,如今也成长成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了。
但也是物是人非。
而下院的院长则由陆明和杨钧共同担任。
在他们的协力治理下,书院一派欣欣向荣。
曾经泾渭分明、甚至带有歧视链的上下两院,如今界限已然模糊。
经历了通天河战役的同生共死,共同守护家园的岁月,昔日的隔阂与敌视早已冰消瓦解。
弟子们在一起听讲、论道、修行,气氛融洽。
“看到书院如此,我甚感欣慰。”
云生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
“知识的壁垒被打破,才是文明进步的希望。”
云生继续走下去,想要去寻找苏箐许,他好奇这个傻妞过着怎么样了,但是却遗憾地没有找到她,似乎并不在书院之中。
“走吧,我们去下一个地方。”
先知说道,云生点了点头。
离开书院,先知带着云生继续游历。
他们去了仙盟旧址,又看了清平道的地盘。
两大派系虽然依旧存在,但彼此间的对立已然缓和了许多,不再如十年前那般水深火热。
在仙朝的统一框架下,他们更多是在为天下的共同治理而出力,竞争仍在,但已趋向良性。
在游历的过程中,云生在许多城镇、乡村都看到了自己的雕像。
雕像形态各异,有的英武,有的儒雅,但都带着庄严。
雕像前常有百姓供奉香火,默默祈祷,眼神中充满了敬仰。
最后,他们停留在中都城一个颇为热闹的酒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