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黎卫彬睁开眼的时候已经上午9点多钟了。
楼底下,保姆程海琴看到他下楼,立马就把两个钟头前就已经做好的早餐重新热了一遍。
趁着吃早餐的工夫,黎卫彬给程妍打了个视频电话聊了一会儿。
对他来说,工作后像今天这样一觉睡到日晒三竿才起的次数其实真的是屈指可数。
昨天晚上的情况也确实很特殊。
原本他下班后打算看一会儿文件就回来。
结果包春华跟张红旗等人抱了一摞材料过来跟他汇报财政局那边的梳理情况。
这一汇报直接就到了晚上八点多钟。
其实汇报工作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偏偏包春华临时提议,又谈到了目前九原市财政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情况。
这个问题一直都是黎卫彬心头始终悬着的一个大事,随着思维发散开来,几个人争论开顿时就没完没了。
到最后又打电话把财政局的负责人叫了过来。
就这样争争吵吵,再议论一番,结果等到散场的时候,时间居然已经到了凌晨1点多。
回到2号楼后。
黎卫彬脑瓜子各种思绪闪现,一时间整个人根本就无法入睡。
只好伏案把各种思路都理了一遍,并且全部形成了文字草案,等他上床休息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凌晨四点钟了。
“我看你还是照顾好自己吧,工作可以做,这是你的职责,但是要是这么熬下去的话,我看工作还没做好你自己就先倒下去了。”
视频里。
看到黎卫彬眼球上的血丝。
再一问他四点钟才睡觉,程妍也是心疼的不行,嘴里骂着又一边叮嘱他要照顾好自己。
“知道了,也不是经常这样,昨天晚上是情况特殊。”
“你的毕业论文弄得怎么样了?”
见黎卫彬转移话题。
程妍也不揭穿他。
不过却撇了撇嘴道:“还是老样子,也改不出什么花样来,不过毕业问题不大。”
点了点头,黎卫彬知道这也算是个好消息。
程妍是12年转的博士,到今年6月份也该毕业了,实际上按照正常的周期,程妍很有可能要等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参加毕业答辩。
但是现在他们夫妻俩情况特殊,也不能老这么异地处着。
所以这两年程妍也是拼得厉害,没日没夜地看资料写论文,提前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江南大学的博士毕业要求,然后立马申请在今年的6月份完成毕业手续。
“能毕业就是好事情。”
“等你6月份毕业,到时候看看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把儿子转学到九原这边来吧。”
儿子方平现在是在容城市上小学二年级,下半年也该到三年级了,这个时候转学倒是影响不大,而且九原市这边的教育情况还不错,并不比容城市那边差多少。
其实当年他在黄江市任职的时候,岳父程先前还跟他开玩笑,说将来他要是调到外地去工作,到时候就把外孙留在容城陪他跟严珍老夫妻两,正好也可以留在容城上学。
可惜,人生总是不缺少意外。
更不知道惊喜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
他还没有离开容城市的时候,程先前反倒是先走了一步。
现在再谈把儿子留在容城市读书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这有什么条件允许不允许的,他就上个小学,转个学很容易。”
“再说了,你一个市委书记,自己的儿子转个学还办不了。”
呵呵笑了笑。
黎卫彬也懒得跟程妍争辩。
倒不是他有什么困难。
而是儿子方平自己主见多,真要让他来九原上学,离开容城市现在上学的师范附小,那小子还不一定愿意来呢。
如果真勉强不了的话,到时候恐怕也有得头疼了。
其实黎卫彬也不是没动过把儿子送到丰水去上学的年头,到父母那里总比跟着他他们夫妻俩到处跑好。
只不过一想到父母带孩子的那种溺爱,他又放不下这个心。
“先这么打算吧,到时候在问问平平自己的意思,他人小鬼大,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
嗯了一声程妍也没说什么。
其实黎卫彬并不知道,程妍其实早就已经征求过儿子的意见了,正如黎卫彬所料,小家伙一时间难以决断,说是要等上完二年级再说。
正好程妍自己也要等到6月份之后才能结束博士学业,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现在看来,她恐怕是打定了主意要去九原,孩子同不同意,那也得看她这个老娘的意思。
总不能为了他上个小学,让他们两个生生过成了异地夫妻。
“行了,先不跟你说了,我等会还要去一趟办公室。”
虽然是周末。
不过黎卫彬眼下确实有太多的事情要忙着去规划。
简单跟程妍聊了两句,挂了电话后,招呼保姆程海琴过来,跟她交代了一下晚上要加两个菜,说是要请人吃饭,黎卫彬随即就去了办公室里。
九原市的机关大院距离市政大楼并不远,步行过去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样子。
办公室里。
黎卫彬进门后,下意识的拿起话筒拨通了秘书室的电话,结果响了好几通没人接电话,他这才反应过来沈怀舟已经回固林老家参加婚礼去了。
没办法。
他也只能转而拨通了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谢维良的手机号码。
约莫半个小时后,谢维良这才一脸焦急地敲开了办公室的门。
“哎哟,可算是赶到了。”
“领导,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一进门。
谢维良也不用黎卫彬招呼,自顾自地从桌子上拿了个玻璃杯从茶几上的茶壶里倒了杯昨天晚上的隔夜茶,咕咚两口喝下去,这才笑着问道。
“你这个老谢,这是把我这里当成你的办公室了。”
“倒不是什么大事情,你先看看这份材料。”
说着黎卫彬立即把自己拿过来的一份手稿朝谢维良递过去,这份手稿正是昨天晚上跟包春华等人争论完回去之后,他连夜手写出来的一份关于收拢市财政资金的计划书。
方案里,黎卫彬主要是打算从三个方面着手在今年解决九原市的部分财政资金不足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增加60亿的地方政府基础建设专项债券,发行债券的全部资金届时都将会投入到九原市的城市交通建设和市政建设里面去。
第二个方面则是从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里面,把属于人才激励和住房那一块的资金拿出来,然后从市财政的公共行政经费中抽出一部分,凑足80个亿,用于回购青河、东阳、玉林三个中心城区的闲置商业楼盘。
收购这些楼盘,一方面是用于提升九原市公租房的体量,进一步释放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心城区的商业楼盘进行重新规划,继续加码高端商品房和商业用房的建设。
直白意思就是要从九原市的富裕人口口袋里把钱拿出来用。
至于第三个方面就比较大胆了,方案中明确要出售一批闲置的政府资产,涉及的资产总额可能会高达百亿之多。
实际上在别人看来这一批资产的出售极有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麻烦,甚至背上出售公有资产的帽子。
但是黎卫彬却很清楚,这一批涉及到传统矿产开发、零售以及交通的资产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成长空间了。
未来九原市的产业布局将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稀有金属、化工材料、重工业以及科创和旅游消费方面。
只不过这一关必须要迈过去。
至于是非功过,将来九原市的产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后,自有后人来评价他黎卫彬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