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语气带着一丝调侃。
显然对那场偶遇印象深刻,也精准地捕捉到了李携耀当时的震惊。
“是的,郑董。”陈默也笑了,“就是他们二位。那天他们是来谈合作的。”
郑非“嗯”了一声,自顾自的拿起桌上的紫砂小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色泽金黄的茶汤,茶香清冽。
他喝了一口,放下杯子。
目光重新变得深邃而专注,如同老辣的猎手回归正题:“咖啡这个赛道不算新鲜了。
星巴克盘踞多年,国内新锐搅局者也不少。
陈默,我听徐总说你一年多两年前就开始在云南布局庄园,手笔不小。
现在又亲自下场做品牌...
看好它的逻辑是什么总不会单纯是喜欢喝吧”
他问得直接,目光锐利,这是真正想听陈默的战略思考,而非客套。
陈默脑海中前世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疯狂扩张、瑞子的闪电战与后续沉浮、以及精品咖啡浪潮的汹涌画面飞速闪过。
重生者的先知视角,此刻需要转化为符合当下认知、逻辑严密的商业推演。
对不住了郑老板,我要开挂了。
“郑董,我看好现磨咖啡市场,核心逻辑基于三点。”陈默的声音清晰而沉稳,感觉很有说服力。
“第一,市场渗透率的巨大空间和消费升级的必然性。”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目前国内人均咖啡年消费量还不到10杯,日韩是我们的十几倍,欧美更是几十倍。
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咖啡作为功能性饮品和社交媒介的需求会持续爆发式增长。
这远不是星巴克一家或者现有玩家能满足的增量。
而且,消费者对咖啡品质、便利性和性价比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正是新品牌切入的机会窗口。”
郑非好似在微微颔首,可惜陈默看不到。
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个判断符合他对中国消费市场潜力的认知。
“第二,产业链效率重构的巨大红利。”陈默对着电话滔滔不绝,似乎眼神都锐利起来。
“传统的咖啡连锁,从生豆产地到消费者手中,链条长、损耗大、成本高、品质不稳定。
星巴克模式很成功,但它的溢价很大一部分是品牌和空间体验,在效率上并非无懈可击。
而我在云南的上游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优质种植、标准化加工到稳定供应的能力。
瑞子的模式核心是线上线下融合,小店快取,数据驱动运营,目标就是砍掉一切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成本,把效率和性价比做到极致。
这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作为底座,而这正是我能提供的核心价值之一。”
他强调了“之一”。
“第三,”陈默的声音自带蛊惑人心特效。
“场景化的高频流量入口价值。咖啡,尤其是便捷优质的现磨咖啡,正在成为城市人群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是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之一。
它天然具有极强的用户粘性和流量汇聚能力。
瑞子如果能快速铺开,建立足够密度的门店网络和高效的线上入口,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卖咖啡的,而是一个触达海量精准用户的超级流量入口。
这个入口的价值,未来在数据、在营销、在生态协同上,想象空间巨大。
这甚至超越了咖啡生意本身的利润。”
他顿了顿,似乎在给郑非消化的时间,继续补充道:“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瑞子能在产品力、运营效率和扩张速度上,真正建立起壁垒。”
通话再次陷入安静,郑非久久没有说话,只是手指依旧保持着那种缓慢而稳定的敲击节奏。
陈默刚才的分析,条理之清晰,视野之开阔,格局之宏大,远远超出了对一个普通消费项目的判断。
尤其是最后关于“流量入口”和“生态价值”的论断,透露出一种超越当下主流认知的战略前瞻性。
这与他过往在公司表现出来的战略前瞻性如出一辙。
半晌,郑非端起茶杯,将杯中剩余的茶汤一饮而尽,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集团it这滩浅水,就让还真养出一条蛟龙来了。
“产业链效率重构...高频流量入口...”他低声重复着陈默话里的关键词,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欣赏,有感慨,更带着对这个自己颇为看好的年轻人的期待。
他放下杯子,嘴角缓缓勾起一个有些意味深长的笑。
那笑容里带着长辈对杰出后辈的激赏,也带着调侃:“陈默啊陈默,你这盘棋,下得够远,也够大。咖啡生意被你这么一说,倒真让我觉得有点意思了。”
他体态放松的靠在椅背上,言语间有一丝戏谑和期待,“你这‘小投资’,搞不好又让你小子折腾出个不亚于灵境互动的副业来咱们华兴it总裁的身份,是不是有点耽误你搞事业了”
虽是调侃,但话语里那份对陈默战略眼光和执行力的高度认可,还有对未来可能性的隐隐期待,已是不言而喻。
剩下的都是担心这小子副业搞大了跑路了。
以他对商业世界的理解,听完陈默的逻辑便知道这小子的投资多半又成了。
陈默闻言,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连忙拿着电话直说“没有没有”。恨不得此刻是在微信聊天,不然高低得发个老实巴交的表情包过去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随即立马补充道:
“郑董您说笑了。主业为重,‘渡河’项目才是头等大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咖啡这边,只是顺势而为的一点布局,主要也是看好李携耀团队的执行力,希望能借他们的手,把我们在云南上游的投入盘活。
成不成气候,还得看市场检验。”
“行了,在我这儿就别谦虚了。”郑非笑着打断他,语气重新变得平和又带着关切,“该报备的报备了,该解释的也解释清楚了。你做事,我一向是放心的。把握好度,合规是底线,别让人抓到把柄。至于精力分配...”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相信你自己心里有杆秤。”
两人很快便收了线。
半晌,a区董事长办公室里一声极低的、带着感慨和无限期许的轻语在茶香中散开:
“咖啡...灵境...这小子看东西总是能比别人快一步,深一层...大概率真又会让他弄出个惊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