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护送青山先生南下的一路上,杨安鞍前马后,尽心尽力,还四处寻找大夫为青山先生治伤。
青山先生对杨安的这一系列举动感动不已,甚至承诺会让杨安尽享荣华富贵。
杨安则表示,只希望能在江南闯出一番名堂。
二人一路辗转,来到了南京城。
在青山先生的带领下,杨安跟着走进一处气势恢宏的府邸。
踏入府中,只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尽显江南的婉约韵味,杨安内心不禁激动起来,心想自己这一路又当爹又当妈地悉心照料,如今总算是快熬出头了。
不多时,两人走进一处书房。
书房内,一位老者正手持书卷阅读。
青山先生赶忙上前恭敬行礼,躬身说道:“叔父,侄儿回来了。”
老者抬头看了青山先生一眼,微微点头,随后将目光投向杨安,问道:“这位是?”
青山先生赶忙介绍道:“回叔父,这位是侄儿在重庆府结识的杨安杨壮士。
当初朝廷大军收复重庆,侄儿本欲离开返回南京,却不想被乱兵围困,随行护卫尽数被杀,幸得杨壮士出手相救,而后又一路护送侄儿南下。
所以侄儿打算将杨壮士留在身边做事。”
听到青山先生的讲述,老者双目陡然一冷,将手中书卷狠狠扔在桌案上,大骂道:“你真是糊涂!
竟带回来一个奸细。”
随着老者话音落下,门外瞬间冲进来几名带刀护卫,利刃出鞘,直指杨安。
杨安见状,心中大惊。
只见老者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说道:“我虽不知你是何来历,为何接近我侄儿,但留你不得。
要怨,就怨你背后之人吧!”
青山先生顿时大为惊愕,刚想开口为杨安辩解,却被老者直接打断。
老者冷冷说道:“动手!
就在这里解决他。”
几名护卫得令,提刀便砍向杨安。
杨安见状,心下一横,果断出手,瞬间放倒一人,夺下其手中长刀,随即与其余几人战作一团。
片刻之后,杨安凭借出色的身手将几人打翻在地。
老者见状,面露惊色,刚想呼喊更多人手。
就在这时,杨安抱拳行了一礼,大声说道:“青山先生,你我萍水相逢,我救你一命,你带我来江南,咱们就此两清。
既然令叔父不信任杨某,杨某也不在此逗留。
山高路远,后会有期!”
说完,他径直将刀插在地上,转身便走,双手紧紧握成拳头,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不曾想,刚走没几步,便听到一阵哈哈大笑声。
只听那位老者开口说道:“杨壮士,留步!
刚才只是老夫的一番试探,还望杨壮士不要见怪。
你护送我侄儿南下,对老夫而言,是大恩大德。
但我们所做之事容不得半点马虎,还请杨壮士见谅。
如今,你通过考验了,以后就是我们自己人。”
听到这话,杨安紧握的双手微微松开,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心中暗呼:这破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随即,他故意转头面露疑惑,说道:“这位先生,在下只是一介粗人,不懂这么多弯弯绕绕,还请您明示。”
这时,青山先生赶忙上前,笑着说道:“杨壮士,莫怪,方才是我叔父在试探你,实在是担心你来路不明。
如今你通过了试探,就是自己人了。
我之前说过要带你享受荣华富贵,今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老者也抚着胡须点了点头,说道:“杨壮士身手不凡,但若无人扶持照料,在这南京城内,最多也只能沦为豪门的打手。
跟在我侄儿身边当个护卫,今后荣华富贵自不会少。”
听到这里,杨安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跟在青山先生身旁了。”
老者闻言,抚须哈哈大笑,随后一挥手,一众护卫纷纷起身,收起兵器,径直离开。
这时,老者走上前来,笑着说道:“京城那边如今万事俱备,咱们也该有所行动了。
侄儿,你随叔父一同前往洛阳,拱极兄已经先行一步,咱们可不能落在他后边。”
听到老者的话,青山先生点了点头,随后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叔父,那四川那边怎么办?”
老者抚着胡须,笑着说道:“已经废了,不过对咱们的计划而言,无关紧要,原本就是一颗棋子,废了就废了。”
随后,杨安被吩咐下去休息。
原本杨安还打算在这府中四处打探一番,却发现府中戒备森严,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根本无从下手,只好回房休息。
次日一早,杨安早早起身。
没过多久,青山先生便笑着来找杨安,说道:“杨壮士,今日便随我和叔父一同北上,接下来可有破天的富贵。
只要你表现得好,今后荣华富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听到这里,杨安故意面露兴奋之色,说道:“当真?”
青山先生笑着说道:“我又怎会骗你?”
随后,杨安与府中的护卫一同护送老者和青山先生,乘坐船只顺着大运河北上。
………
与此同时,洛阳福王府内,承运殿中,身着四团龙袍的福王朱常洵稳稳坐在王座之上。
一位身穿黑袍、手持一柄铁如意的老者,神色平静地开口说道:“殿下,如今昏君当道,我等有意辅佐王爷为大明新君,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福王朱常洵闻言,眉头紧皱,随即冷声说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只需本王一声令下,便能将你押解进京,让你九族尽灭!”
听到朱常洵的威胁,老者却毫不在意,只是自顾自地把玩着手中的铁如意,笑着说道:“王爷,难道这些年来洛阳的风花雪月,已经将您心中的豪情壮志消磨殆尽了吗?
王爷难道忘了,当年神宗皇帝可是更看好王爷您,而非光宗皇帝。
奈何造化弄人,最终光宗皇帝即位,王爷您却被逼就藩洛阳。”
朱常洵闻言,冷笑一声,说道:“本王当然记得,这其中你们可没少出力,辅佐本王的那位皇兄成为东宫太子。”
老者闻言,依旧神色平静,说道:“当年是礼法大义、名分所在,我等只能选择光宗皇帝。
但如今光宗皇帝已经驾崩。”
朱常洵再次开口道:“皇兄虽然驾崩了,但是如今龙椅上那位正值年轻力壮。”
老者笑着说道:“今日老夫能来面见王爷,自然是做好了万全准备。
若是王爷同意,时机一到,便与我等一同进京。
至于龙椅上那位,”说到这里,老者脸色铁青,冷哼一声,“宠信奸佞,独断专行,把朝堂治理得乌烟瘴气。
以老夫来看,他也并非长寿之人,说不定哪天就驾崩了呢!”
说着,老者一脸兴奋地看着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内心暗自一惊,就连手指都微微有些颤抖,随后开口说道:“此事重大,本王需好好考虑一番。”
老者闻言,笑着说道:“当然可以。不过老夫需要提醒王爷一句,时间可不能太久。
毕竟盯着京城那个位置的,可不止王爷一人,还有其他几家。
若是王爷不愿,我们大可以换个人便是。”
听到这里,朱常洵紧紧握住拳头,由于用力,关节都泛白了,冷声说道:“本王知道了,先生还请暂时在王府住两天,本王会给出答复。”
老者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在侍卫的引领下退出大殿。
朱常洵此刻浑身微微颤抖,额头冷汗直冒,眉头紧锁,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
与此同时,在月黑风高之夜,山东总兵杨国柱的府邸外悄然出现一个身影。
趁着夜色,身手敏捷地翻墙而入,直接朝着杨国柱的房门潜去。
到了门外,他悄无声息地将两名守卫的士兵放倒在地。
房内的杨国柱听到门外有异常动静,心中猛地一惊,迅速拔刀在手。
只见房门缓缓被推开,一个身披黑色披风、头戴斗笠且面戴黑巾的男子走了进来。
杨国柱神色冷峻,沉声喝道:“来者何人?
竟敢擅闯总兵府邸,你可知这是死罪!”
来人不慌不忙,缓缓解开披风,露出里面的飞鱼服。
杨国柱见状,不禁大惊失色。
紧接着,黑衣男子递过来一个令牌。
杨国柱仔细端详一番,态度瞬间转变,赶忙问道:“不知上官前来,所为何事?”
黑衣男子没有回应,只是将一封密函递了过去。
杨国柱看完密函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冷汗直冒。他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那不知上官需要本将做些什么?”
黑衣男子冷冷地说道:“杨总兵,你什么都不用管,即便看见了一些事,也要装作没看见。
你只需牢牢掌控好手中兵马,加紧操练。
除此之外,其他事情一概不要过问。”
杨国柱面露难色,说道:“可是,若是放任他们势力做大,那本将可是要担杀头之罪啊。”
黑衣男子闻言,冷冷说道:“既然本官亲自来找你,上头自然已有安排,杨总兵何必担忧?”
杨国柱刚想开口再问些什么,却被黑衣男子冷声打断:“杨总兵,不该问的别问,知道得太多,对你没好处。
上头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你只管照办便是。”
杨国柱无奈地点了点头,此时他内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
他暗自叹息,自己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未曾想如今“神仙打架”,自己这个凡人也要跟着遭殃。
可他没有别的选择。
随后,黑衣男子从杨国柱手中接过密函,放在油灯上点燃。
看着密函化为灰烬,他对着杨国柱抱拳行了一礼,便迅速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杨国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过了许久,才喃喃自语道:“唉,真是多事之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