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使人问过,她们两个无意,咱们也不好强求。”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刚吃完饭没多久,探春就风风火火地过来了。
知道她时间紧,抱负大,李纨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直接带她去到差房,把账簿名册、钥匙对牌这些交接好,王夫人又嘱咐了几句,探春便正式走马上任了。
见着她理事还算果断明白,李纨这才扶着王夫人放心的走了,“我不管家一回,再体会不到家里事情的错综复杂,您平日里有多么劳神辛苦。”
王夫人笑道:“刚上手觉着难是正常的,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李纨摇头,“虽然习惯了,但到底也是伤神累心的。”
“家里能管家的不是只有我一个,还不如留我炖些汤汤水水的,好为您滋补身体。”
知她心思真的不在管家上面,王夫人也就没再相劝。
“这几个月没有你常送来的汤水,我老觉着口干舌燥、容易上火。”
“近来南边儿进上来一些茯苓和菌菇,你拿回去一些正好煲汤。”
李纨应着,“我今日回去翻翻书,找找适合暑热天气的,明日就叫人给您送去。”
说完,婆媳两个亲亲热热地回了王夫人院里。
瞧着收拾出来的两个大包袱,李纨看向王夫人,“这么多,全是一些菌菇?”
王夫人摇头,“还有一些别的药材,你回去看着用。”
“里面那点子参片,是我之前配药剩下的,放不住,记得赶紧用掉。”
“还有外面进上来的一些药材,我平日很少用到,一直放着难免生虫,不如炖汤算了。”
她这几个月算是感觉出来汤水的效用了,所以把材料给准备了不少,打算后面跟着儿媳喝汤。
李纨:“…………”
自己管家她轻松;自己不管她喝汤,反正怎么着她都不吃亏。
带着两大包东西回家后,李纨开始拆盲盒。
除了早就说过的,里面还有红参、铁皮石斛、黄芪、虫草这些。
每样都是一大包,许多都还没用过。
煲汤的话,确实很富裕了。
她这边钻研着怎么吃吃喝喝,那边儿正琢磨着怎么树威立信呢。
探春一早就过来了,先是铁面地驳回了一件王熙凤的事情,正愁怎么继续立威呢,就见有个媳妇来问:“姑娘,我来支环三爷和兰哥儿进学的银子。”
探春:“这份儿银子是做什么用的?”
“一年进学吃的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都有八两的银子使用。”
探春:“凡爷们的使用,历来都是各屋领着每月二两的份例。怎么好端端的,学上忽然又多了八两出来?”
“原来上学去为的是这八两银子?若真如此的话,这学不上也罢。”
“自今天起,把这一项去了。平儿,回去也记得告诉你家奶奶。”
来了以后就没说话的平儿笑着点头,“早该免的。”
“旧年奶奶原说要免的,只是事情忙给忘记了。”
探春见她如此乖顺听话,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这边儿刚说完没多久,李纨那边儿就得着消息了。
“随她吧,既然太太她们都愿意任由她扑腾了,咱们也别去出这个头,左右又不缺这一份儿银子使。”
这八两银子,与其说是日常使用,倒不如说是年度补贴和期末奖学金。
只要你老实上学,别学着宝玉逃课,那每年就有这一份儿花用。
一年八两,顶不了什么大用,只图一个激励作用罢了。
现在府里最致命的就是后继无人,只要儿孙好好读书的话,别说一年八两了,就是一个月八两,甚至一年八十两、八百两,家里也能出的起,老太太她们也愿意出。
裁掉这个,作用不大,危害不小。
奈何探春着急的很,根本想不到长远的以后,只一心想要缩减开支,顺便踩着亲弟弟和李纨建立自己的威信。
李纨没把这八两放在眼里,也懒得去跟热血上头的探春打交道掰扯,只窝在榻上翻着自己的书。
后面还听说赵姨娘找去差房大闹了一场,母女唇枪舌战了一回,闹得不欢而散。
赵嬷嬷叹气,“往日瞧着三姑娘还算聪明,怎么如今行事这般急躁?”
李纨:“她只是一个临时接班的,时间有限,容不得她磨蹭,可不就着急忙慌的。”
“她的脾气原本就有些急,只是往常没显露出来,现在碰见事情了,才瞧着明显了一些。”
…………
王熙凤对于探春的评价却很高,“好个三姑娘,我就说她不错。”
“我这几年想了多少省钱的法子,每每一施行,总有人在背后怨怪我,弄得跟骑着老虎一样。”
“现在有她这么一理,我总算是可以从老虎背上下来了。”
“咱们这步棋走的好,没了那个碍眼的大奶奶,还来了一个替我挨骂的,真真是不错。”
“她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不就先烧到我和大嫂子身上嘛,你只顺着应着,千万别驳回。”
平儿应着:“奶奶放心,我会照做的。”
过了没几天,探春就使人来请李纨,“大奶奶,我们姑娘说是有要事跟您商议。”
李纨正好刚睡醒,顺势捂着额头,“我昨日有些中了暑气,头晕目眩的厉害,实在难以过去。”
“不管什么事,只叫你们姑娘掂量着办吧。”
其实她已猜到,探春这会儿必定是在算计稻香村的田地租子呢,所以她故意装病不想接茬。
不想,探春拼尽全力也要实行改革,又怎么会被区区一块石头绊住。
于是没过多久,以探春为首的一群人就风风火火地杀到了李纨的稻香村。
瞧着人群里的宝钗和平儿,李纨笑道:“你们是过来探病,还是找我有事?”
两人尴尬一笑,顺势问起李纨的病情,“大嫂子怎么忽然中了暑气?”
“要不叫人请个大夫来给大奶奶瞧瞧?”
李纨:“我喝过解暑的汤药了,若是明日还不好,再命人请大夫吧。”
“本想着水边儿凉快,昨日去芦雪庵垂钓来着,不想竟是热着了。”
“可见在水边儿也是能够中暑的。”
几人说笑了一回,探春再也按捺不住了,直接开口:“之前往赖大家去吃酒,嫂子也去了,应该也有瞧见她家的园子。”
“我因和她家女儿说话,才知道除了她们戴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足有二百两银子的剩余。”
“咱们这园子比她家要大上不少,只按加上一倍算,每年也能有四百两银子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