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与三年后的我:关于爱情里的“物质”与“真心”
(一)
现在的我(把手机扔在沙发上,气呼呼地盯着天花板):三年后的你,能不能告诉我,处对象到底该看物质还是看真心?就说上周吧,我跟那个男生约会,第三次见面就暗示我送他限量版球鞋,说“考验一下你对我上不上心”。我当时差点翻桌子——凭什么啊?他连杯奶茶都没给我买过,还好意思伸手要?你说,这种只知道“要要要”的人,是不是趁早远离才对?
三年后的我(声音里带着点无奈的笑意,像是在回忆一件褪色的旧外套):当然该远离。但你当时气的不是“他要东西”,是气他把你的心意当成理所当然。记得吗?你后来会遇到一个男生,第一次约会就抢着买单,不是因为他多有钱,是他说“让女生花钱,我脸挂不住”;你生日时他送了本旧书,扉页写着“知道你喜欢这个作者,我找了三家书店才淘到”,那时候你突然明白,物质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他愿不愿意为你花心思”。对了,你现在是不是觉得“不谈钱的感情才纯粹”?别傻了,三年后的你会在菜市场跟老板砍价,他在旁边笑着递塑料袋,你会发现,愿意跟你一起算柴米油盐的人,比空谈“爱情至上”的靠谱多了。
现在的我(坐起来,抱着膝盖):可我还是搞不懂。我闺蜜跟她对象,男生每个月工资上交,纪念日必送金镯子,她天天晒朋友圈,你说这算真爱吗?我妈总说“找个肯为你花钱的,日子才稳当”,难道物质真的比真心重要?
三年后的我(轻轻叹了口气):你闺蜜后来会跟你吐槽,说她对象虽然肯给钱,但从来记不住她不吃香菜,生病时只会让她“多喝热水”。那时候你就懂了,金镯子能戴在手上,却暖不了心。你妈说的“肯花钱”,其实是怕你受委屈——就像她当年嫁给你爸,穷得顿顿吃咸菜,但你爸总把碗里的鸡蛋夹给她,那时候的“鸡蛋”,就是他们的“物质”。钱这东西,就像爱情里的盐,放少了没味,放多了齁得慌,关键是“比例”。你现在纠结“物质还是真心”,就像纠结“吃饭该用筷子还是勺子”,其实能一起好好吃饭的人,用什么餐具都香。
(二)
现在的我(皱着眉):那你说,完全不图物质的感情,能长久吗?我之前认识个女生,跟她对象租房住,男生没工作,她自己打两份工养着他,说“只要他爱我就行”。结果呢?男生拿着她的钱去打游戏,还跟别的女生暧昧。你说,她图的是真心,怎么最后输得这么惨?
三年后的我(语气沉了沉):因为她把“真心”当成了对方偷懒的借口。真正的感情是“我愿意为你努力”,不是“你必须养着我”。就像你后来会加班到深夜,他骑着小电驴来接你,车筐里放着热乎的烤红薯,说“知道你饿,特意绕路买的”——他没多少钱,但他怕你累着;他会跟你说“等我这个项目做完,咱们去吃顿好的”,不是画大饼,是真的在下班后背单词、学技能。你会发现,“不物质”的前提是“他有上进心”,就像盖房子,总得先有地基,不然再美的装修也会塌。
现在的我(有点迷茫):那我该怎么判断对方是“图物质”还是“真上心”?上次有个男生,第一次见面就问我“你爸妈是做什么的”“你工资多少”,我当时特反感,直接拉黑了。是不是太冲动了?
三年后的我(笑了):不冲动。真正想跟你过日子的人,不会一上来就查户口,他会先问你“今天上班累不累”“喜欢吃甜的还是辣的”。就像你后来跟朋友聊天,说起那个拉黑的男生,你不是气他“问钱”,是气他眼里只有“条件”,没有“你”。对了,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谈钱伤感情”?其实不是的,三年后的你会跟对象一起算房贷,他说“我多承担点,你别太累”,你说“不行,咱们是一家人”,那时候你会发现,愿意跟你坦诚谈钱的人,才是打算跟你走长远的。
(三)
现在的我(叹了口气):我以前总觉得,爱情就该像电视剧里那样,一起看星星月亮,说情话到天亮,不用考虑钱的事。可现实里,出去约会要花钱,过节要送礼物,连喝杯奶茶都得扫码付款。你说,是不是我把爱情想太简单了?
三年后的我(声音软下来):是,也不是。你当年喜欢看星星,是喜欢那种“被重视”的感觉;现在觉得钱重要,是怕“连星星都要看不起”。但你后来会明白,真正的浪漫,是他知道你舍不得买贵的面霜,偷偷记下来,发工资了给你惊喜;是你知道他想换个新电脑,省吃俭用几个月,在他生日时递过去,说“别总用公司淘汰的旧机器”。这些事都跟钱有关,但藏在钱背后的,是“我记得你的喜好”“我想让你过得好”。就像你现在觉得“要礼物的人很物质”,三年后的你会收到他手工做的相册,里面贴满你们的电影票根,旁边写着“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值得记下来”,那时候你会发现,最珍贵的礼物,从来不是花钱买的,是花时间做的。
现在的我(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表姐结婚的时候,男方家没给彩礼,她爸妈差点翻脸,最后表姐说“我嫁的是他这个人,不是彩礼”,现在他们俩自己攒钱买了房,过得挺幸福。你说,这是不是说明“物质真的不重要”?
三年后的我(点头):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彩礼”,是“他愿不愿意为你扛事”。你表姐夫当年跟岳父保证“我虽然现在没钱,但我会拼命干活,绝不会让她受委屈”,他后来真的做到了——冬天骑电动车送外卖,手冻得通红,却总把暖宝宝留给表姐;表姐怀孕时吐得厉害,他半夜起来煮小米粥,说“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做”。你看,物质是流动的,今天没钱不代表永远没钱,但真心是定的,他要是疼你,再难也会把好的留给你。就像你现在纠结“他没给我买过东西”,其实你在意的是“他没把我放在心上”,对吧?
(四)
现在的我(拿起手机,翻到那个只知道要东西的男生的微信,点了删除):突然觉得轻松多了。其实我不是怕对方物质,是怕对方只物质,不真心。就像你说的,愿意为我花心思的人,哪怕送根草,我也觉得珍贵;只想着要东西的人,就算送金山,我也觉得恶心。
三年后的我(笑着说):这就对了。你后来会遇到一个人,第一次送你礼物是罐他妈妈做的牛肉酱,说“知道你爱吃辣,我妈特意多放了辣椒”;你请他看电影,他偷偷买了爆米花,说“看电影不配这个,没灵魂”;你们逛街看到一件你喜欢的裙子,他说“等发了奖金就给你买”,然后真的把钱存起来,没乱花一分。那时候你会明白,爱情里的“物质”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要”,是双向的“给”——我愿意为你付出,你懂得珍惜我的付出。
现在的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路灯亮起来):那我以后找对象,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啊?既不能太看重物质,也不能一点不考虑,好难啊。
三年后的我(语气笃定):不用刻意把握。你只要记住,看他做了什么,不是说了什么。他说“爱你”,却连你生日都记不住,那是假的;他没说多少情话,却在你生病时跑遍药店买药,那是真的。他说“以后给你买大房子”,却天天在家打游戏不上班,那是骗你的;他说“我们慢慢攒钱”,却每天比你早起半小时,送你上班后再去工地,那是真的想跟你过日子。对了,你后来会跟朋友总结:“好的感情,是两个人一起往高处走,不是一个人拖着另一个人原地踏步。”
现在的我(嘴角扬起笑):听你这么说,好像没那么难了。其实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愿意对我用心的人——他不用多有钱,但他会记得我不吃葱姜蒜,会在我累的时候搭把手,会跟我一起规划未来,而不是只想着从我这里拿点什么。
三年后的我(声音里满是温柔):你会找到的。而且你会发现,当你遇到对的人,根本不用纠结“物质还是真心”,因为他的真心里,自然带着对你的“舍得”;他的付出里,藏着和你过一辈子的决心。就像你现在删掉那个男生的微信,不是失去了什么,是给对的人腾了位置。别着急,慢慢来,那个愿意为你弯腰系鞋带、为你努力赚钱、为你把日子过成诗的人,正在朝你走来呢。
现在的我(深吸一口气,关掉手机屏幕):好,我等。反正我知道,三年后的我,一定过得很幸福,对吧?
三年后的我(对着空气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当然啦。到时候你会窝在沙发里,他在厨房做饭,油烟机嗡嗡响,你喊“少放点盐”,他回“知道啦,小馋猫”,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你们交握的手上——你看,这样的日子,比纠结“物质还是真心”,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