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此时宛城的驻守兵力本就不弱。
单是胡氐部族的大军,便有两万之众。
只是曹仁早有顾虑,不愿让胡氐部众过于靠近中军大营与城中百姓。
偏偏叛军起事猝不及防,致使他来不及调遣各营兵马驰援平叛。
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关羽与张飞率领的援军,竟来得如此迅猛。
于曹仁而言,他是为了城中百姓免受胡氐打扰才有此军令,他没想到,百姓竟然与叛军为伍,故而盛怒之下,欲屠宛城。
他却不知,城中百姓久被劳役,早已苦不堪言。
【注:历史上,侯音夺下了宛城。但那是在曹仁在樊城的情况下,曹仁退守后就夺回来了,杀了侯音郭开,屠了宛城。
如果侯音能晚个一年半载,待关羽水淹七军后,夺取宛城,那可能又会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一切,都好像商量好的一般,却没有任何预兆。
曹仁败了。
他败得无奈,败得壮烈,也败得心服口服。
中军大帐之内,曹仁被押至堂中。
关羽端坐主位,左列张飞、甘宁等一众武将,按剑而立;
右列庞统、徐庶诸般谋士,垂眸侍立。
既下宛城,又擒曹仁,关羽此刻意气风发。
但他并没有拿曹仁二进宫揶揄威压,只朗声道:“子孝,别来无恙乎?”
曹仁将脸傲然一偏,冷笑道:“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嗯……”
关羽抚髯沉吟,他心中其实并不想杀曹仁。
这念头里,多少掺杂着几分私念。
当年曹操待他礼遇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金赐马、表封汉寿亭侯,这份恩义他始终未曾忘却。
如今曹操生死未卜,他却要手刃其麾下肱股之将,终究心有不忍。
但关羽也未曾奢望曹仁归顺。
他所思所虑,不过是如何处置,方能让曹仁既不能为曹氏所用,亦不致成为大汉日后的劲敌。
这时,庞统看出了关羽之意。
但他偏偏没按照关羽所想而言。
“云长将军,陛下素怀仁德之心,曹仁将军既已就擒,不若释归曹丕麾下。昔年将军与彼素有旧谊,前番主公擒之亦未加为难,仅换左将军虚衔而已。今番何不借其人,换些实利,岂不比徒拥俘虏更有裨益?”
曹仁心头猛地一震。
他心中自有明悟:若孟德公尚在,纵使被释归魏,无论以何物相换,他亦无所惧。
然今时不同往日,曹魏大权已归曹丕,此番若被当作筹码置换回去,往后境遇如何,他实不敢深想。
关羽岂能愿意相换?
但他心中纵然不想,还是给了庞统一些面子:“依先生之言,换何物为佳?”
庞统抱拳言道:“可换此战所擒诸多魏将之家眷。”
“哦?换家眷?”
庞统长叹一声,缓而言道:“昔年合淝大战,我军生擒李典。陛下宅心仁厚,知道李典乃忠厚之将。便放其安归,谁料却遭曹丕猜忌……”
统语气温和的说着,漫不经意间,却不露声色的将曹仁心中最敏感的话题一一提起。
而此时此刻,曹仁对曹丕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了。
他之所以忠于大魏,乃是忠于曹丞相留下的那番基业,而绝非曹丕这个人。
现在曹操已然不在了。
还要被换回到曹丕那里么?
“不要再说了,曹仁别无他求,只请一死!”
张飞慨然相叹:“是条汉子。”
庞统续道:“若能以曹将军换回诸位将官之家眷,彼等便可安心归降效力。否则,要么除之永绝后患,要么纵之归魏。届时恐如李典、常雕二位将军一般,唯有殒命一途罢了。”
关羽抚髯沉思。
“不可!”
这时,徐庶上前一步拱手进言:“曹丕为人阴刻寡恩,若依此计,恐正中其下怀。”
庞统闻言眉峰微挑,疑道:“哦?元直此言何意?”
徐庶眸色沉凝,慨然应道:“倘使曹丕非但拒不交还诸将家眷,反以‘叛国通敌’为名,按名单尽诛魏将亲族,届时曹仁将军身归无路,心负血仇,又当何以自处?”
曹仁只觉心头一沉,前路本就渺茫难测。此刻经徐庶一语点破,只觉条条去路皆布满荆棘,竟无一条是他能够坦然受之。
庞统拍拍脑袋,一副悔恼之色:“我未曾想到,差点误了大事。”
此际,关羽见二位谋士各陈其见,终无万全之策,遂决意先将曹仁打入牢中看押,转而全力处置宛城接管事宜。
他却不知,此时曹仁的心态在两位谋士的引导下,悄然发生了变化。
而就在这时,另一位魏将来到了宛城城下。
此人正是徐晃。
徐晃于途中已然听闻樊城失陷的消息,便直入宛城以求见曹仁。
及至关下,他立马城头之下,望见城楼上已然换却的火红 “关” 字大旗,脸上血色瞬间褪尽,脑中一片空白。
恰在此时,城头士卒皆戒备森严,一员守将探身喝问:“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徐晃猛勒缰绳,手中宣花斧险些脱手。他愣怔片刻,定了定神,扬声高呼:“城中守将,莫非是关羽关云长将军乎?”
“此旗昭然在此,汝何人也,敢来城下喧哗?”
徐晃沉声道:“某乃云长将军故交,烦请通报一声:就说河东徐老冒,求见将军。”
守将闻言一愣:“徐老冒?未曾听闻。”
然关将军昔年交游甚广,天下豪杰多有往来,万不可怠慢。
遂放缓语气拱手道:“既为将军故交,还请稍候片刻,容小的入帐禀报。”
不多时,关羽登上城楼,往城下观瞧,顿时大惊:“果是徐公明?”
徐晃此行本为面见曹仁而来,孰料宛城已为关羽所据。
他心念曹仁安危,又无他法,遂欲借昔年与关羽的旧交,入城打探虚实,再做决议。
“正是!云长别来无恙乎?”
“公明贤弟,不是亡于西北黄沙之地?”
徐晃慨然一笑:“那是传言,愚弟现在不是活的好好的?”
关羽谨慎观察周遭,确定无伏兵在左近,抚髯颔首:“那便好!”
而后,转头面对麾下众将,双指向城下一点:“谁可下城,将徐晃擒入城中!”
立有张飞抱拳出列,领命出战。
徐晃大惊:“云长,你我乃挚友,此是何为?”
关羽不知徐晃此来真正用意,于是正色道:“今日乃国家之事,请恕关某不敢以私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