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授权,让中野喜次郎在东瀛建厂生产五叶风扇和电饭煲,如果放在以后倒也没什么,可眼下正是国家急需要外汇的时候,哪能把自家的金窝窝搬到人家屋里去。
见自己还没等说出来,就已经被拒绝了,中野喜次郎的脸色顿时一沉,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实在想不明白,中国人是怎么懂专利这回事的。
其实无论是五叶电风扇,还是电饭煲的温控系统,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拆开了研究一下就能仿制出来。
但是,专利在中国人的手里攥着,想要绕开这些技术壁垒,根本做不到。
“不过,我们可以给你独家授权!”
呃?
中野喜次郎听了翻译,好奇道:“李先生说的独家授权,是什么意思?”
现在还没有这种说法吗?
李天明也有些好奇了。
既然没有,想来也具备不小的吸引力。
“意思就是,东瀛市场,我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给中野先生独家销售,不会再和其他任何一家东瀛经销商达成合作,这样的话……”
价格还不是随便中野喜次郎来决定。
听到李天明的话,中野喜次郎不出意外地心动了。
虽然拿不到关键技术,无法让利益最大化,可是这个独家授权,完全可以保障他的利益。
李天明虽然没说出来,但是身为商人,中野喜次郎怎么可能不明白面前这个中国年轻人是什么意思。
“价格方面……”
李天明笑道:“那要看中野先生的进货量。”
中野喜次郎飞快地在心里盘算着,电饭煲且不提,五叶电风扇的价格,在他看来,还是很便宜的。
这些中国人果然还是不了解市场行情。
“电风扇……五万台!”
就这么点儿?
李天明虽然不知道现在东瀛的人口,可少说也得一个亿吧!
不得不佩服这个民族的繁殖能力。
屁大的地方,居然也能挤得进去那么多人。
跟他妈蛆一样。
这还得亏几十年前大老美强行送了两颗大蘑菇,不然的话,人口还得更多。
按说东瀛的市场需求应该远比国内更大。
只要五万台……
李天明感觉有点儿失望。
中野喜次郎说完,见李天明不说话,犹豫了片刻,咬了咬牙道:“十万台!”
李天明还没说什么,一旁的卢源等人已经激动到手发抖了。
十万台!
按照李天明刚刚报的价格,那可就是……
两千六百万!
换算成日元的话……
卢源掏出纸笔,计算了汇率之后,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好多的零啊!
这年头,日元也是外汇。
答应啊!
赶紧答应啊!
卢源都忘了,作为海城市商贸局的一把手,他才是负责拍板的那个人。
只不过从一开始就是李天明在谈,下意识地将李天明当成了主事的。
“可以,订单十万台的话,每台的售价220元成交,不过,需要用美元来结算!”
李天明就算再怎么不懂,也明白未来几年,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越来越低,直到东瀛经济繁荣的假象被戳破,大老美收割小日子。
这种汇率都不稳定的货币,手里还是少拿点儿为好。
相比较起来,李天明还是对美元的信心更足。
对此,中野喜次郎倒是没什么意见。
现在东瀛的经济空前繁荣,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仅次于美元,兑换起来也非常方便。
“可以,另外电饭煲的话……第一笔订单,只能要到一万台,我需要看市场的反应!”
电饭煲和电风扇不一样,原本就不受主妇们的欢迎,想要让民众接受一种全新的商品,这需要时间。
一万台,这又是……
卢源低头计算着。
“没问题,什么时候可以签合同?”
中野喜次郎道:“随时可以,不过,李先生刚刚说的东瀛市场的独家授权,我希望能一并签署!”
事情谈妥了,双方约定好了明天签合同,中野喜次郎便带着翻译离开了。
“王主任,这一下子,咱们的任务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卢源喜不自胜的说道。
王作先的心里自然也高兴:“天明,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虽然只吸引了一个东瀛客商,但是,大笔的订单,已经可以证明,这两件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证明了,李家台子如今的集体经济模式是可取的。
这样一来,王作先身上的压力可就小得多了。
“不过,你报的那个价格,可真是把我给吓了一跳!”
李天明笑道:“王主任,不瞒您说,我还觉得报少了呢。”
“怎么讲?”
“独家授权,未来咱们这两种商品只能通过这个中野进入东瀛市场,怎么定价,还不是他说了算,咱们卖给他200多,他转手就能卖300多,400多,大头全都让他给赚走了!”
一台电风扇?
300多?
400多?
做梦吧?
别人以为李天明是在瞎说八道,这都是因为他们对现在的东瀛不了解。
眼下东瀛的经济正处在最为景气的阶段,工薪阶层月收入能达到近万人民币,几百块钱,人家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这样已经很好了,天明,咱们要知足!”
李天明当然知足,如果没有广交会的话,电风扇只能在国内销售,如今能通过这个平台,在境外打开一个窗口,已经十分难得了。
聊得正热闹,突然马局长说了一句。
“天明同志,拿到订单自然是好事,可是……你们村的电风扇厂,有这么大的产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光靠我们,这么大的订单,够生产两年的!”
继续扩大生产没有必要,未来风云变幻,在春暖花开之前,李天明浪一浪就算了,可不敢浪到飞起。
可李家台子的电风扇厂达不到,有人能达到啊!
“天明,你该不会是在打上海华生的主意吧?”
早在去年,上海华生就已经仿制出了和睡莲一模一样的五叶电风扇,并且迅速占据了长江以南的电风扇市场。
后来江淮和牡丹也掺和了进来,让睡莲始终没能走出华北地区。
“把订单给他们?那外汇算谁的?”
卢源皱眉道,他作为商贸局的一把手,唯一关心的就是创汇问题。
李天明没说话,而是看向了王作先。
这件事,需要王主任出面去谈。
“天明,你们厂能完成多少?”
去年年底还接了市物资局的五万台订单,如果加班加点的话,中野喜次郎的十万台,李天明最多也就能吃下三万。
“三万?”
卢源急道。
“我们谈下来的生意,总不能大头便宜他们吧?要是这样,咱们不是白忙活了嘛!”
“急什么?天明,说说你的想法。”
王作先又把皮球踢还给了李天明。
“我的想法是……让上海华生给睡莲代工!”
啥?
王作先听得一惊,华生可是大国企,睡莲不过一个小小的村办集体企业,现在居然想要让华生给他们代工。
李天明还真敢想。
“他们能答应?”
“王主任,当初他们仿制五叶电风扇的时候,咱们可什么都没说,国内市场都能把他们给喂饱了,现在是出口为国家赚外汇的时候,他们不该出份力吗?”
专利技术能约束中野喜次郎,但是却根本约束不了国内的那些生产厂。
想要让他们就范,就得撅他们的面子。
而且,正如李天明说的那样,国内市场已经够华生忙活了,这次他们根本就没来广交会,也就涉及不到外汇该属于谁的问题。
唯一麻烦的就是上海代表团,一旦被他们知道,五叶电风扇在广交会上的表现,没准儿会临时把华生给加进来。
“王主任,还有一件事。”
“说!”
“您得抓紧去和上面的领导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