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说到于谦的时候,朱元璋最先想到的是,若是于谦真的需要换一个朝代生活,他都很希望于谦选择他这个开国皇帝。
现在,张居正虽然也被天幕评价为为大明续命的良臣,但是朱元璋本人并不希望这个张居正来到他的朝代。
“张居正果然非人也!”下方的大臣们都很激动。
作为大臣,他们除了想要忠君爱国、为国办事、留的清名之外,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表象,那也是他们极其向往的。
这种非常淡定,但是可以在分分钟解决问题的男人,真的能把他们迷的目眩神迷!
当然了,张居正这种与太监结盟的事情,还是让很多朝臣们都看不惯的。
他们可以学习张居正的谋略,但是却不会学习他的人品,就算守住了本心也不行!
洪武朝的大臣们傲娇的冷哼一声,表达了自己绝对不与张居正同流合污的想法。
永乐年间。
永乐大帝朱棣看完了这一小段,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转头看向了自己最信任的军师,姚广孝。
姚广孝看着天幕,脸上的表情虽然不明显,但是作为一个被姚广孝辅佐了这么多年的主君,驻地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姚广孝眼中对张居正的满意。
姚广孝的性格,朱棣知道的再清楚不过了, 他就知道,姚广孝和张居正在某些方面来说还是很相像的。
两人都是一样的足智多谋,虽然两人所学有所不同,但是这种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表现,就连朱棣看了都要说一声姚广孝后继有人。
其实真的要说起来,姚广孝做的事情,可是比张居正要出格多了,张居正不过是联合太监陷害了一个大臣而已,姚广孝可是一心帮着自己登上皇位的!
朱棣想到这里,不由得在心中叹了口气。
其实他本人很清楚,不管他自己说的再如何冠冕堂皇,也不管他为了能够让自己名正言顺的继位做出了多少件事情,他都不是正经登基的。
他朱棣,对于自己的父皇来说,就是一个乱臣贼子!
不过现在天幕也说了,他朱棣继位才是理所应当的,他的那个好侄儿,根本就治理不好大明!
天幕让朱棣的心结消了一大半,现在都有能闲心情看姚广孝的笑话了。
“道衍啊,怎么样?是不是很希望有张居正这么一个徒弟?”朱棣故意大声说道。
朱棣话音刚落,周围的大臣们已经很自觉地远离了道衍。
道衍这个黑心肠的坏和尚,一肚子黑水,谁沾谁倒霉,陛下竟然还上赶着捋虎须,真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大臣们的眼睛被朱棣的一身龙袍刺得生疼,耳畔是姚广孝略带笑意的回应,这些大臣们才想起来,问道衍话的人,是皇帝,是道衍认可的主君!
道衍的心肝再黑,那也不会让自己选择的君主被人看笑话!
“启禀陛下,虽然臣确实是很喜欢张居正,但是臣更知道,张居正就算是没有臣的教导,也能走到天幕上的这一幕,以张居正的学识和脑子,根本就不需要臣来锦上添花!”
道衍一边说,一边对着上方的皇帝眨了眨眼睛,用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再说了,陛下你真的放心臣将自己的一身本事再教给别人吧?”
朱棣想了想姚广孝撺捣他篡位时的模样,突然有点恶寒,
算了算了,还是别难为自己了,要是张居正真的能够出现在他们这,那可不能让姚广孝跟张居正认识!
张居正虽然做事的底线有点低,但好歹也是他们大明的忠臣,还是不让姚广孝这个造反的传销头子去祸害张居正了!
“哈哈哈,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啊,哎呀,张居正毕竟晚了我们这么多年,虽然遗憾不能得见,但不管怎么说,他都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明的首辅吗?让他自己野蛮生长吧!看天幕,看天幕!”
永乐大帝朱棣干笑了两声,决定赶紧先放过这个话题。
【高拱被罢官,那么内阁首辅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此时内阁中人都能看清楚张居正的手段,所以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根本就没人会跟张居正争。】
【毕竟没人会愿意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
【万历元年六月,张居正担任了首辅一职,八月份,张居正加封为左柱国,同时晋封为中极殿大学士。】
【此时的张居正正是作为内阁首相辅佐朝政,看着大明这艘大船上能用的人越来越少,船体也越来越破旧不堪,张居正当机立断的提出要进行改革。】
【张居正将自己做官以来经历的所有事情都重新回忆了一遍,确定了大明的问题所在后,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策略。】
【这些改革的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明确的将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作为首要的治国目标。】
{据说张居正还推辞了四次呢!}
{推辞首辅之位?}
{不是,应该是后面皇帝给他的关于有左柱国和中极殿大学士的升官奖赏。}
{啊?为什么啊?}
{不清楚啊!但是张居正想要改革,官本来就是越大越好才是!}
{当时的大明到底是危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了啊,竟然让张居正这么一个稳重端方的人在掌权后立刻就马不停蹄的进行改革?}
【主播看到友友们很好奇当时大明的情况,之前其实已经提起过一部分,现在呢,再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
【当时的大明,情况已经非常的危险了,如是再不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明就要亡国了!】
【大明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很多的政策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明中期及以后,大明的统治集团日渐腐朽,就好像一坨烂泥一般死死的缠着大明。】
【大明的土地兼并的情况也很严重,官员们呢贪污腐败已经变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官场风气。】
【土地没有了,百姓们也就变成了没有田地的流民,为了能够拿到更多的钱,农民们只能被动接受日益加重的赋税和各种贪官污吏的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