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月光只能斜照到观荷亭一角,两人隐在阴影里。(上章有饭)
这个安静角落能清晰听到长辈小孩那头的动静,周爹说,今日曹酒头家生意指定好......
郑则抱紧人往后靠,挨在亭子倚栏,手指捏捏夫郎白软的脸蛋,两个小窝随着他捏动时隐时现,“这么开心,嗯?”
周舟挣开他的手起身。
郑则以为他恼了,刚要跟着站起来,周舟就推他往后靠,接着亲密揽住汉子的脖颈坐在他腿上,如此折腾一番才抱得心满意足。
“要这样抱。”郑则最近好忙,他都没有好好抱自己,周舟紧贴他热乎乎的胸膛,抱了好一会儿才说:“开心呀。”
“四位爹娘都在,你也在,大家都在,我就是开心。”
终于全家团圆相聚,一大家子和和美美,周舟心里十分感恩满足。
郑则“嗯”一声,似乎是想起什么,看向怀里人的眼神柔软又宠溺:“去年中秋还哭鼻子呢,今年就笑嘻嘻了。”
“爱哭鬼,看小狐狸也哭,做梦也哭,难过也哭开心也哭,你是什么托生的,怎么这么多眼泪?”郑则笑问他。
“我才不哭。”周舟瞪眼苍白反驳。
他说完有些感慨,正是去年中秋节,他心里记挂爹娘又不敢言明,只能偷偷心酸,偷偷想念。没想到细心的郑则发现了,当晚主动问他是不是想找爹娘,且承诺会陪自己去找。
之后努力攒钱,两次外出奔波,到最后找到爹娘,郑则言出必行,所做承诺他都做到了。
娘亲说得对,他天生就是命好,命好才遇到这么好的郑则,情感丰沛的周舟突然想流泪,讨厌,都怪郑则。
他吸吸鼻子,抬头依恋爱慕地表白:“我相公是世上最好的相公。”
郑则前头说完就把话忘在脑后,哪里知道他夫郎往深了想,这会儿剥花生吃呢,闻言笑道:“谢谢爱哭鬼。我夫郎也是世上最好的夫郎。”
说完展开手掌,让他拿掌心花生粒吃。
新房中庭院子欢声笑语,阿爹不知道说了什么好笑的事,三个小孩听到高兴处还拍掌助兴……两人乐得躲在角落偷闲。
吃完花生相拥说话,周舟舒服靠在汉子怀里商量:“.....去好吗,阿娘说秋收就忙了,你说,小枣儿是不是会走路了?”
等了半天没人回应,周舟疑惑抬头,发现郑则竟抱着他睡着了。
天,这么累......
他抬头就着明亮月光仔细观察,不知是不是错觉,明明没到郑则生辰,可他总觉得郑则“大”了好多岁,脸庞糙糙的,眼神沉沉的,他在房里看账本不说话时周舟都不敢出声打扰。
周舟心疼地抚上他的脸,除去他们在白石滩寻亲那会儿郑则累得形象潦草,他从前外出收猪出摊都没这么累呢!
修路的事给小则累坏了。
各家百态,中秋节有欢乐有苦恼。
周向阳吃完团圆饭就跑去疯玩,被周父喊回家后,他提着小哥给买的小灯笼踏进家门,就听到阿娘说:“一个看不住你就往外跑,快来点香,咱们要祭拜月亮娘娘了。”
这两年周家日子是越过越顺,大儿子嫁了个好夫家,同村近嫁,她想儿子还能时不时叫回家吃个饭、说个话,别提多舒心了。
小儿子顽皮些,但自从听郑家嫂子意见让孩子认村里大河做干亲后,他安安稳稳地,越长越健康结实,没再发生和水相关的祸事。周婶子提心吊胆多年,终于安心了。
家里今年跟着儿婿养了一亩水田的鱼苗,石头那孩子时不时就来田里帮忙照看,鱼长得不算大,但健康活跃,秋天能多一笔收入。
总之没什么闹心事,周婶子没骂小儿子,喊人过来点香祭拜。
周向阳和小伙伴们分开后情绪有些低落,回家看见只有阿爹阿娘在,就三个人,他更落寞了。
往年这个时候,小哥总是笑盈盈招手喊他,问他去哪儿玩了,让他洗手吃月饼......
小哥都不在!周向阳难过地低头看看手里的小灯笼。
周父拍拍他脑门:“愣着干啥,给月亮娘娘磕头求保佑。”
周向阳低着头,闷闷地说:“你都不喊我吃月饼。”
莫名奇妙,夫妻俩对视一眼,这孩子出去玩一趟回来魂落哪儿了,周婶子无奈地说:“想吃自己拿,咋的,爹娘拦着你不成。”
“再说了,你去玩之前不是已经吃了一个吗。”
这小孩肚子跟填不满一样,没吃饭就嚷着要先吃月饼,好不容易劝他吃完饭了,人家再吃一个月饼也不撑肚。出去一趟回来,现下又饿了。
周向阳蹲坐在堂屋门槛,捧着小灯笼不满道:“你语气一点也不温柔。”
小哥就会温柔地哄自己,然后他再点香烧纸,再磕头拜月亮娘娘,然后全家一起坐在院子里纳凉吃月饼赏月,小哥坐在他身边给他打扇、驱蚊。
去年就是这样的。
周父端了贡品出来摆好,瞧见儿子蹲着不动,搭话道:“阿爹的巴掌温柔,你要不要试一试?”
夫妻俩好久没打儿子,这话一说出口周婶子忍不住跟着丈夫笑出声。
嗐,骂小孩都不大熟练了。
周向阳更加气闷不乐,鼻子一酸,站起来就提着灯笼闷头往外走。
周父和周婶子没有长辈帮扶,种地、家事、什么都得两人自己来。平日只求儿子健康平安,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和他聊天,周向阳又是个小子,两人养得糙些,这一下子没注意到孩子情绪低落。
周婶子刚把草墩子摆好,抬头却发现儿子往院外走,愣了一瞬连忙问:“小阳,你哪去啊?”
周向阳一抹眼睛,鼻音浓重,大声说:“找我小哥去!”
这孩子闹什么脾气呢?
今年是月哥儿在夫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可不兴现在去打扰啊!
周婶子赶紧追去拉住他,好声好气问:“哎呦,你怎么了嘛,跟阿娘说说看。”
被拉住的周向阳用抬手臂捂眼睛,委屈努嘴,就是不说话。
“月饼是吧,这有啥的,阿娘给你拿,明天再去找小哥,知道不?”
周婶子生怕他一个嚎啕惹来邻居围观,小心翼翼拉人往屋里走。
结果!刚走两步这小子就嚎上了:“我想小哥了!呜,小哥都不在家,为什么不能去找啊,呜呜——”
小孩忘性大,记起事情也快,平日闹着玩着,他人高兴了就不过分在意小哥在不在家,但一到过节团聚就想得不行。
何况月哥儿也才嫁出去小半年。
邻居柴婶子在院子祭拜呢,听到嚎叫声果然探头看来,端午节这孩子已经嚎过一次,她也不奇怪,“小阳,别哭了,来,柴婶给你个月饼吃。”
月饼……小阳稍稍歇了声,泪眼婆娑转头问:“啥馅的啊。”
周婶子刚调整好的温和语气瞬间维持不住,声调拔高:“啊呀!你柴婶早先给过了,都吃进肚子还问!”
“再多一个也无妨,”柴婶捏着一个月饼在栅栏那头晃晃,捂嘴笑道,“小阳来拿,可别哭了,祭拜月亮娘娘可不兴哭。”
柴叔听到动静也凑过来围观,开口第一句就是:“周向阳又闹要他小哥啦?”
周婶子真是觉得丢人。
她的丢人儿子抹抹眼睛,手提小灯笼走到墙边接过月饼,哑着嗓子说:“谢谢柴婶,柴婶你说话真温柔。”
他当即给面儿地咬了一口月饼,咸肉馅的,夸赞说真好吃。
说话不温柔的周婶子:“......”
她赶紧谢过两人,拖儿子回到院里让他点香祭拜,“快,求月亮娘娘保佑,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周父补充:“秋收顺利风调雨顺。”
周向阳被这么一来一回打岔,就没再哭,也忘了去找小哥,叼着月饼听话照做。
祭月后一家人才搬椅子到院子赏月。
月哥儿不知道他弟在家差点被爹娘揍,林家这会儿吃完晚饭,准备祭月。
林秋想,今年是两个儿夫郎在家里过中秋的第一年,一家六口热热闹闹吃顿好的。他早上起床醒神后,就摇摇还没醒的成贵:“杀鸡!”
家里的鸡不少,上回月哥儿去集市卖了三只,接下来没几个要杀鸡儿节日了,足够吃到过年。
夫郎说啥是啥,夫郎指哪打哪,小秋说杀鸡就杀鸡,林成贵应声起床,脸都没洗,第一件事就先进鸡舍抓鸡。
武宁做饭帮不上忙,他平日起来都会先劈柴出一身热汗,整个人舒爽醒神才回屋擦擦身子,换衣裳,洗脸漱口。
但他今日却不大有劲儿......
“林磊——”武宁从两座房子互通的后院走来老屋,朝里喊道。
不久后,林磊从房里走出来,笑容满面神态得意,他已经穿戴整齐,头发梳得服服帖帖,明显是出自他人之手。
“干嘛笑得这么恶心,给,今日你劈柴。”武宁把手里的斧头递给他。
林磊心里美得很,一点也不计较他说话难听。没有温柔夫郎的人怎么能懂他的心情呢,他和气接过斧头:“成。”
武宁走到菜地和林淼一起摘菜,窃窃私语:“你哥一大早干嘛呀,笑成那样。”
林淼也才起床不久,同样春风满面眉眼舒展,闻言含笑看他,没有回答。
月饼前两日已经做好,月哥儿来问小爹:“咱还要做点别的吗?”
林秋想了想,“小爹去晚了没买到桂花酒酿,咱们熬绿豆粥晚上赏月喝。”
团圆饭过后,晚霞褪去,夜幕降临。
祭拜月亮娘娘后,林磊找来扫帚清扫门廊,地面干净后铺草席坐下。
月哥儿端来装绿豆粥的陶罐,“热气还没散呢,先喝点凉快吧。”
林成贵夫夫端碗坐在院子轻声说话。
草席宽大,林家兄弟三两口喝完绿豆汤,舒服躺在各自夫郎腿上望向天空,明月高悬,亮如银盘。
四周偶有虫鸣,更显夜里寂静。
林淼躺着躺着,突然开口说:“宁宁,绿豆汤滴我脸上了。”
这话一出口,旁边两人都转头看他。
“啊?”用勺子刮碗仰头猛喝的武宁闻言停下,怪不好意思,他连忙低头去摸林淼的脸,嘎嘎乐道:“我没注意,滴哪儿了?”
林淼抓住他的手,放在绿豆汤滴落的地方。
“哈哈哈,这么巧,”武宁帮忙抹掉后推推他肩膀:“先起来,我再装一碗,没喝够呢!”
瓦罐放在不远处的椅子上,月哥儿仰头喝完碗底汁水,伸手笑道:“宁宁,帮我也装一碗。”
“好啊,月饼你要吗,伯娘家的豆沙和枣泥。阿爹小爹!绿豆汤还要吗?”
院里的林秋两人回头说不要了。
月哥儿却说要:“要豆沙馅的。”他最近胃口很好,天热也不影响食欲,汤汤水水饼子馒头都爱吃。
林磊都惊讶,他躺着伸手往后探,精准无误摸在夫郎肚子上,晚饭刚过不久,这小肚子能装下这么多吃食吗?
虽说是晚上,但今夜月色特别亮堂,阿水和宁宁就在旁边呢!月哥儿红脸朝石头脑门轻拍一下,乱摸。
“小心我等会儿也把汤汁滴你脸上。”月哥儿小声嗔他。
武宁端碗返回,恰好听到“滴脸上”,他赶紧保证:“不会啦!刚刚是意外,我这次会吃得很仔细。”
安安静静躺着的林淼没发表意见,等夫郎坐好,照旧舒服枕在他腿上。
林磊看着清朗明月感叹:“今年中秋没下雨,看来秋收会顺利。”
武宁很快喝完第二碗绿豆汤喝,嘴巴一抹,碗放到席子外,说:“肯定顺利,我前头都求月亮娘娘保佑了!”
“......求月亮娘娘保佑,嗯,保佑我阿娘身体健康,”
小树家也在祭月,说到这里他回头看了一眼,阿娘进堂屋搬椅子还没出来。
他双掌合十赶紧看向天上那轮明月,虔诚道:“也保佑大胡子身体健康,保佑我心想事成!”
方素瞧见儿子跪在草墩子上磕头,嘴里念念有词:“娘娘恩德,小树记在心里,明年还供奉好吃的月饼和蔬菜,求您保佑,求求您。”
母子俩祭拜后,坐在供桌旁分吃月饼。
月饼香甜酥软,小树咬了一口咽下,突然难过起来,食不知味。
“这么好吃的月饼,奶奶都没有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