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爆棚的小弟子,眨巴着大眼睛,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满脸疑惑地问:“师傅师傅,我特别想知道肺咳到底是咋回事儿呀?这里面有啥门道不?”张仲景仙师一听,乐了,心想这孩子爱学习,得好好给他讲讲,于是就开始了他的“中医小课堂”。
“徒儿啊,这肺咳要是一直不好,那就麻烦了,它会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到处惹事儿,这不,就流到大肠去了。你可能要问了,肺和大肠离得也不近啊,咋还能扯上关系呢?这就得讲讲中医里的脏腑经络理论啦。
在中医的世界里,人体的各个脏腑就像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彼此之间关系可紧密了,通过经络互相联系,就像一条条看不见的高速公路,气血就在这些路上跑来跑去。肺和大肠就是一对特别的‘好兄弟’,它们通过经络这条‘高速公路’相互连通,中医上管这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啥叫相表里呢?就好比是住在对门的邻居,有啥事儿都能互相影响。
所以啊,当肺一直咳嗽,就像肺这个‘邻居’一直在闹事儿,那大肠这个对门也不得安宁。这时候,肺咳的毛病就会影响到大肠,让大肠也跟着出问题。从脉象上看呢,这时候的脉象和肺咳的时候差不多。为啥脉象一样呢?因为它们俩是‘好兄弟’呀,一个出问题,另一个也受牵连,身体里气血的运行状态都差不多,所以脉象也就相似啦。”
“那肺咳连累到大肠后,会出现啥症状呢?最明显的就是一边咳嗽,一边还会‘遗矢’。这‘遗矢’就是拉肚子、大便失禁的意思。你想啊,本来好好的,咋咳嗽着咳嗽着就控制不住大便了呢?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又有点尴尬?
其实啊,这是因为肺和大肠的功能是相互配合的。肺主气,就像一个打气筒,负责把气往下推动,让气能顺畅地运行到全身。大肠呢,就像一个运输管道,负责把身体里的糟粕,也就是大便,排出体外。当肺一直咳嗽,肺气就乱了,没办法正常地把气往下推动,这就好比打气筒坏了,气乱喷。大肠这个运输管道没有了肺气的推动,就像火车没了车头,没办法正常工作,大便就憋不住,稀里哗啦地就出来了。这就好比你开车,突然刹车失灵了,车就停不住了。所以就出现了咳嗽的时候还拉肚子的情况。
而且啊,肺和大肠都属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和人体的气机升降有关。正常情况下,肺气是往下走的,这样才能把身体里的浊气排出去,清气吸进来。大肠的气也是往下走的,这样才能顺利地把大便排出去。可是肺咳的时候,肺气上逆,往上跑了,就像本该往下流的水,突然往上倒流,这就影响了大肠的气机,让大肠也跟着乱套,没办法正常控制大便,所以就出现了‘咳而遗矢’的症状。”
“那为啥会肺咳呢?这肺咳的根源啊,就像一个复杂的迷宫,得从多个方面去找。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外邪入侵。就像家里来了不速之客,风邪、寒邪、热邪、燥邪这些坏家伙,瞅准机会就往身体里钻。比如说,大冷天的,你穿得太少,寒邪就像个小偷,偷偷溜进身体,先攻击肺。肺就像一个娇弱的小姑娘,被寒邪这么一折腾,就开始咳嗽了。
还有啊,饮食不当也会导致肺咳。现在好多人爱吃那些辛辣油腻的食物,什么麻辣火锅、油炸鸡翅,吃起来是挺香,可对身体可不好啦。这些食物就像一把火,在身体里烧得热气腾腾的,热邪就产生了。热邪往上走,就容易侵犯到肺,肺被热得受不了,就开始咳嗽起来。就好比你往一个小房间里放了个大火炉,房间里热得人都待不住,肺就是那个小房间里的‘居民’,被热得直咳嗽。
另外,情绪问题也不能忽视。你想啊,要是一个人整天愁眉苦脸,心情郁闷,这身体里的气就像被堵住了一样,运行不畅。中医讲‘肝主疏泄’,肝气要是不顺畅,就像一条本来畅通的河流,中间被堵住了,水流就不顺畅了。而肝和肺之间也有关系,肝气不顺畅,就会影响到肺气,导致肺气失宣,然后就开始咳嗽。就像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前面堵车了,后面的车也跟着走不了,肺气就像后面的车,被堵住了,就只能通过咳嗽来‘抗议’啦。”
“徒儿啊,知道了肺咳的原因,咱们就得想办法预防。就像给房子加固,防止小偷进来一样,给肺穿上一件‘防护服’。
首先,要注意保暖。这寒邪可是肺咳的一大‘帮凶’,天气冷了,多穿点衣服,别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尤其是脖子、后背这些地方,可不能着凉。就像给肺的大门装上一扇厚厚的门,把寒邪挡在外面。出门的时候可以戴个围巾,围在脖子上,就像给肺的‘大门’加了一道防线。
饮食上呢,要少吃那些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多吃点清淡、润肺的食物,像梨、百合、银耳这些,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卫士,能帮肺清理热气,让肺保持清爽。梨就像一个天然的‘润喉糖’,吃了能润肺止咳;百合呢,就像一个温柔的‘小护士’,能滋养肺阴;银耳像一朵白色的‘小云朵’,可以滋阴润肺。把这些食物做成美味的汤羹,既好吃又能预防肺咳,多好呀。
还有,要保持心情舒畅。别整天给自己找气受,开开心心的,身体里的气才能顺畅运行。你可以多去外面走走,看看风景,和朋友聊聊天,把心里的烦恼都抛掉。就像给身体里的‘高速公路’清除障碍,让气能一路畅通。没事的时候,去公园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和小鸟打个招呼,和小花问个好,心情好了,肺也开心,自然就不容易咳嗽啦。”
“要是不小心得了肺咳,也别慌,咱中医有办法。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肺咳,得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如果是寒邪引起的肺咳,那就得把寒邪赶出去,就像把家里的小偷抓住赶出去。可以用一些温热的中药,比如麻黄、桂枝这些。麻黄就像一个勇猛的‘小战士’,能发汗解表,把寒邪从身体里赶出去;桂枝呢,像一个温暖的‘小火炉’,能温通经络,让被寒邪冻住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这时候再配合一些艾灸的方法,艾灸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艾灸它就像给肺这个‘小房子’里生了一把火,让肺暖和起来,把寒邪烤跑。
要是热邪引起的肺咳,就得给身体降降温,把热邪清出去。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像金银花、连翘,它们就像两个‘小消防员’,能把身体里的火扑灭。还可以针刺尺泽穴,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针刺它能清热泻火,把肺里的热邪通过经络排出去。
要是因为肝气不舒引起的肺咳,就得先把肝气理顺,就像把堵住的河流疏通。可以用一些疏肝理气的中药,比如柴胡、郁金。柴胡像一个‘小工兵’,能把肝气的堵塞点打通;郁金呢,像一个‘交通指挥员’,能让肝气顺畅地运行。同时,再配合按摩太冲穴,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按摩它能疏肝解郁,让肝气不再那么郁闷,肺气也就顺畅了,咳嗽自然就好了。”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越睁越大,时不时还点点头,恍然大悟地说:“师傅,您讲得太有意思啦,我一下子就明白肺咳是咋回事儿了。原来中医里有这么多有趣的知识呀,我以后一定好好学,像您一样,当个能治好肺咳的好医生。”张仲景仙师欣慰地笑了笑,摸摸小弟子的头说:“徒儿,中医的学问博大精深,肺咳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你要多学多问,不断探索,把中医的智慧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