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佑安和孙佑宁像两只小猴子似的飞快地窜了出去,争先恐后地往摩托车上爬。
\"慢点!别摔着!\"吴红梅急忙追出去,一手一个把两个孩子拎下来,\"等爹说能上了再上!\"
孙逸调整着后视镜,对孙玄说:\"这车保养得不错啊。\"
孙玄有些得意:\"那当然,我每周都擦。\"
吴红梅小心翼翼地把包袱绑在后座上,用绳子固定好,然后跨上摩托车兜。
孙佑安爬在父亲前面,孙佑宁则坐在吴红梅怀里。
\"坐稳了啊!\"孙逸拧动油门,摩托车发出轰鸣,排气管喷出一股淡蓝色的烟。
就在这时,孙佑宁突然转头,冲着站在院门口的叶菁璇大喊:\"小婶婶!别忘了我跟你说的话!\"
叶菁璇笑着挥手:\"放心吧,忘不了的!\"
摩托车缓缓驶出院门,拐上村道,渐渐远去。
孙玄站在门口,直到车影消失在晨雾中,才转身回屋。他看见叶菁璇还站在原地,嘴角挂着神秘的笑容。
\"现在能告诉我那小崽子跟你说什么了吧?\"孙玄搂住妻子的肩膀。
叶菁璇轻轻挣开:\"都说了是秘密。\"她摸了摸隆起的肚子,\"等时候到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孙玄无奈地摇摇头,正要再问,堂屋里传来孙父的咳嗽声:\"玄子,来帮我贴下春联,这边的浆糊不够了。\"
原来昨天贴的春联被风吹开了一角,孙父正踩着凳子重新粘贴。
孙玄连忙过去扶稳凳子,一边递浆糊一边还在想孙佑宁的秘密。那小子古灵精怪的,不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
贴好春联,孙玄帮着孙母收拾碗筷。叶菁璇因为身子不便,被安排在堂屋里休息。
孙母一边刷碗一边念叨:\"红梅这一走,晚上包饺子就少个人手了...\"
\"娘,我能帮忙。\"孙玄主动请缨.
孙母笑着摇头:\"你?算了吧,上次擀饺子皮厚得能当鞋底。\"
话虽这么说,眼角的皱纹却舒展开来。儿子能主动说要帮忙,当娘的心里总是高兴的。
上午的阳光渐渐驱散了晨雾,院子里暖和起来。孙父搬出摇椅,坐在树下晒太阳,不一会儿就打起了盹。
孙玄拿着扫帚打扫院子,把昨晚放的鞭炮碎屑扫成一堆。叶菁璇坐在门槛上缝制小衣服,是为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的。
\"玄子,\"叶菁璇突然开口,\"你说佑宁那孩子...\"
话没说完,院门被推开了。孙梅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手里拎着条活鱼:\"二婶!我爹去镇上买的鱼,给您送一条来!\"
孙母从厨房出来,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哎哟,这么大一条!替我谢谢你爹娘。\"
孙梅把鱼放进厨房的水缸里,凑到叶菁璇身边看她做针线活:\"嫂子,你这针脚真细,教教我呗?\"
两个年轻人说说笑笑,院子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孙玄扫完地,坐在叶菁璇身边,看她灵巧的手指穿针引线,不由得想象未来孩子穿上这些小衣服的样子。
远处又传来一阵鞭炮声,提醒着人们这仍是喜庆的新年时节。
孙父被惊醒了,迷迷糊糊地问:\"几点了?该做午饭了吧?\"
孙母从厨房探出头:\"还早呢,你再睡会儿。\"
中午吃完饭后,孙玄坐在堂屋门槛上,看着妻子叶菁璇机械地叠着一件小衣服——那是给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的。
她的动作很慢,眼睛盯着远处的山峦,目光像是穿过了那些起伏的曲线,落在了更远的地方。
孙玄顺着她的视线望去,那是通往村外的土路,早上哥哥孙逸就是骑着摩托车,载着嫂子和两个侄子从那条路去往吴红梅娘家的。
他心头一动,突然明白了什么。
\"菁璇,\"孙玄蹲到妻子身边,轻轻拿过她手里的针线,\"等会儿我们出去转转?\"
叶菁璇像是从梦中惊醒,睫毛颤了颤:\"去哪儿?\"
\"王奕家,\"孙玄帮她把散落的线头收进针线包,\"那小子前几天还说要请我们喝酒呢。\"
叶菁璇抿了抿嘴唇,目光柔和了些许。
她知道丈夫看穿了自己的心事——是啊,看到嫂子回娘家的热闹场景,她怎能不想念远在京城的父母?
只是这千里迢迢,又怀着身孕,实在不便回去。
\"好。\"她轻声应道,嘴角勉强扯出一个微笑。
孙玄起身去里屋翻出一条枣红色的围巾,那是叶菁璇从京城带来的,纯羊毛的,又软又暖。
他小心翼翼地帮妻子围上,像包裹一件珍宝似的,把她的脖子和下巴都裹得严严实实。
\"外头风大,别着凉。\"孙玄说着,又给她戴上绒线帽,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二月的风确实凛冽,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孙玄搀着叶菁璇,两人慢慢走在村道上。
路上积雪未消,踩上去咯吱作响,孙玄特意挑干净的地方走,生怕妻子滑倒。
王奕家住在村西头,是间独门独户的小院,院墙是用黄土夯实的,已经有些斑驳,但门口贴着的春联崭新红艳,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
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笑声和歌声。
有人在拉手风琴,断断续续的旋律飘出来,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孙玄敲了敲门,琴声戛然而止,接着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开了,王奕那张圆脸探了出来,看见孙玄夫妇,眼睛顿时亮得像两盏小灯笼:\"哎呀,你们怎么过来了,快进来!\"说完引着孙玄和叶菁璇进了屋。
屋里暖气扑面,还混杂着烟草、酒和雪花膏的气味。
五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方桌旁,见有人来,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孙玄认出他们都是下乡知青,虽然叫不上名字,但在村里打过照面。
\"新年好!\"知青们异口同声地问候,声音洪亮得把屋顶的灰尘都震落了几粒。
孙玄和叶菁璇也赶忙回礼:\"新年好!\"
王奕热情地拉着孙玄介绍:\"这是张楠,沪上来的;这是李晓红,京城人;那是刘国庆和赵芳,都是津市的;拉琴的那位是陈光明,哈市的。\"
他又转向知青们,\"这位是孙玄,咱们村的能人,在县里工作;这是嫂子叶菁璇,京城来的大家闺秀!\"
孙玄摆摆手:\"什么能人,就是个普通工人。\"他感觉到叶菁璇在听到\"京城\"二字时,身体微微僵了一下。
屋里比孙家要简陋许多,泥墙上糊着旧报纸,角落里堆着农具。
但收拾得很干净,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几个苹果,还有一瓶开了封的高粱酒。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贴着的伟人像和几张手绘的年画,给简陋的屋子增添了几分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