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知道省委正召开碰头会,议题就是关于临港市一把手的人选,就连孙书记许波涛返回省城,都是他亲自送上车,看着专车驶离,只是他没想到,这场看似常规的人事碰头会,竟会演变得如此惊心动魄。
许波涛打来电话的时候,林宇还在南汕区视察,当他听到省委组织部只推荐宋运辉一个候选人时,差点没反应过来,这操作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把该有的规矩和体面全抛了!
林宇心里当然明白,省委集体向上推荐人选,跟干部二局亲自圈定考察对象,二者的政治效应可谓天差地别,更关键的是,他此刻还在南疆省任职,要是省委的推荐名单里没有他,那孤立之意昭然若揭。
林宇气愤不已,这王强都针对他多少回了?真以为他好欺负、是个软柿子?
手机又有新来电,看到备注洪书记,林宇立即接听。
“洪书记,您找我?”
“林宇同志,现在有空吗?”
洪书记待人接物,还是那么温文有礼。
林宇立即回复:“有空,洪书记,需要我现在赶过去见您吗?”
洪书记斟酌了一下,说道:“就在电话里说吧。”
“好的洪书记。”
“我代表省委向你宣布一个决定,经过书记碰头会集体商议,已经将你和宋运辉同志作为临港市市委书记候选人上报!接下来,你要全力配合组织部门对你的考察。”
虽然已得知结果,林宇此刻仍如初闻一般,郑重表态:“谢谢洪书记,您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与信任。”
洪书记在电话那头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平和地安抚道:“这次王强部长举荐宋运辉同志,你不必多想。所有环节都遵循组织程序,合乎规矩章法,没什么可置喙的。”
林宇不动声色地听着,洪书记这话里话外,分明是对王强也生出了反感,才会特意跟他说这些。
按常理说,以洪书记的层级与分量,真想动王强并非难事——除非,王强背后也站着足以抗衡的大人物,给他撑起了硬靠山。
这个人应该就是叶书记,甚至还有毕书记。
林宇先顺着往下说:“洪书记言重了,我和王部长没有什么过节,之前听有些干部在传,王部长打算到临港市工作,现在看来,他这个人也并没有这方面心思。”
洪书记风轻云淡道:“是啊,听说他想去苏省担任副书记。”
林宇恍然,怪不得王强敢在省委会上挑战孙副书记,甚至站到洪书记对面,原来有了下家。
不过,这王强千算万算,就没算到副省级干部调动要经过干部二局考察?
他这个干部二局老局长,能让做那美梦?
想去苏省担任副书记,也要先问我答不答应!
林宇继续说:“洪书记,我看王部长有些心急了,这南疆省的工作都没搞明白,就想去苏省工作,我看上级领导也不一定会同意这样的安排。”
洪书记语气轻松,像是在附和:“有些人确实太心急了,老话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既然无心干好组织工作,那不如就给他安排其他合适的岗位。
这是让我操作?
林宇心头掠过一丝意外——直觉告诉他,洪书记本不愿与叶书记撕破脸。但转念一想,这与他并无干系。
既然洪书记一心求稳,不愿轻易得罪人,有意让自己搭把手,那便顺势相助便是,王强这颗钉子,总是要拔掉的。
苏省是不可能让他去的,那是林宇老家,还是到人大发光发热去吧。
想罢,林宇开口道:“书记,前两天我和部里前同事聊天,听说近期正在考察人大系统的干部人选,依我看,王强部长的资历与能力十分契合,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洪书记同意道:“既然组织有这方面的需要,那便让他调任过去。”
林宇和洪书记一言一行,就决定了王强的去留。
结束通话后,林宇对省城那位书记还有常务副省长张磊仍有意见。
他在临港市干得好好的,他们俩却在背后捅软刀子,搁谁受得了?
回市政府的路上,林宇主动给孙书记打了电话。
“孙书记。”
“林宇啊,我正要找你,碰头会已经结束了……”孙建一开口就想将会议结果告诉林宇。
林宇道:“我已经听说了。”
孙建心中一动:“是波涛书记吧?”
林宇不动声色地秀下肌肉:“刚刚洪书记通知我的。”
孙书记沉默了,高高在上的洪书记竟然比他还急!
林宇继续道,“前两天以前干部二局的下属找我,询问我对咱们省的两位省长候选人看法,还说了要派工作组下来进行考察。”
孙健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他知道林宇在干部二局关系深,消息比他还灵通,恨不得飞回临港,当面听林宇说,
林宇却点到即止,这次考察共有四位候选人。
除了正在通话的孙建,还有常务副省长张磊,以及苏省和部委各一名干部。
但林宇现在可以宣布,这位常务副省长已经提前出局。
孙建心里跟猫抓似的痒痒,按捺不住想要追问的念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按捺下去。
他知道这是林宇看穿了自己在省委碰头会上的退缩与妥协。
这是在变相提醒他!
此刻孙建满心懊悔,如鲠在喉,一百步的路他都走了九十九步,偏偏在最关键的节点停了下来!在会上是不愿轻易得罪郑省长,可如今瞧着洪书记第一时间便联系了林宇,心头陡然一空,觉得自己分明错过了关乎全局的重要契机。
“林宇,你听我说……”孙建想要解释自己的难处。
林宇淡淡道:“下个月考察组就到,孙书记,你好自为之吧。”
孙书记还想再问详细一些,可林宇已经把电话挂断了,他心里怅然若失,都没心气责怪这无礼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