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彼时,潇湘馆内,黛玉焚稿断情,香消玉殒……梦中那冲天的火光与凄绝的哭声,令他即使在梦中,也心痛如绞。
梦里,史湘云妹妹依旧爱说爱笑,“爱哥哥”叫得亲热,却命运多舛。
她的未婚夫卫若兰,并未如现实中那般在边疆立下战功,平安归来与她完婚,而是早早地染病身亡,湘云尚未过门便成了寡妇,从此笑颜不再,际遇坎坷,最终竟不知飘零至何方。
梦里,最让他胆寒的是凤姐姐。梦里的王熙凤,依旧是那个琏二奶奶,美艳泼辣,手段狠戾。
她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为了敛财,放印子钱,包揽诉讼,视人命如草芥。
她算计尤二姐,逼得她吞金自尽……那眉眼间的精明算计与狠毒,让梦中的他不寒而栗。
最终,贾府事败被抄,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病重在床,被一张破席卷了,在漫天大雪中被拖了出去……
那场景,惨烈得令他浑身如坠冰窟般战栗。
梦里,三妹妹探春,远嫁异乡,如同断线的风筝,再无音讯;四妹妹惜春,看破红尘,缁衣乞食,青灯古佛了余生;二姐姐迎春,误嫁中山狼,被折磨至死……
大观园内的女儿们,散的散,死的死,凋零殆尽,宛如一场瞬息繁华的筵席终了。
而他自己呢?
梦中的他,在经历了黛玉离世、家族巨变、与宝钗婚姻名存实亡后,看破红尘,最终选择了斩断尘缘,跟着一僧一道飘然出家,留下身后一片白茫茫……
那所谓‘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非是超脱,实为彻骨的悲凉与虚无。
“不……不是这样的……不是!”
梦中的宝玉想要呐喊,却发不出声音,他想抓住什么,却什么都抓不住。
那种无力感与窒息感,仿佛冰水浸透全身,寒意直抵骨髓。
“祖父?祖父您怎么了?”
一个稚嫩的声音带着焦急,轻轻推着他。
宝玉猛地惊醒,额上冷汗涔涔,后背一片冰凉。
夕阳的余晖依旧温暖,园中海棠开得正好,孙儿担忧的小脸映入眼帘。
可他的心,仍被方才那场大梦带来的惊悸与寒意笼罩,久久无法回暖。
“没……没事。”
他声音干涩,将小孙儿揽入怀中,那真实的、温热的触感,才让他一点点从梦魇中挣脱出来。
“老爷可是梦魇了?”
闻声而来的妻子,虽已年过半百,眉目间却依旧可见当年的书卷气与温婉,那是与他志同道合、相伴一生的伴侣。
她递上一杯温茶,动作自然娴熟。
宝玉接过茶盏,看着眼前人,再回想梦中那令人窒息的“金玉良缘”和最终出家的结局,心中百感交集,用力握住妻子的手,那温暖实实在在。
“做了一个……很长的噩梦。”
他低声说,声音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妻子没有多问,只是柔声道:
“梦都是反的。定是昨日与若英论及古籍,思虑过深了。晚膳备了你爱吃的清笋汤,且歇歇神再用。”
宝玉点点头,目光掠过亭外嬉戏的孙辈,掠过这修缮一新、充满生机的园子,再回想梦中那“食尽鸟投林”的惨状,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庆幸,油然而生。
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现实中,原红蕖的出现,让所有人的命运都踏上了另一条康庄大道。
黛玉妹妹没有在泪尽中夭亡,她遇到了亦师亦母的原先生,在先生的教导下变得自信坚韧,才华得以在经世济民之道上施展,着书立说,最终官至总督,最终与痴心等待她二十年的十王爷终成眷属,成了天下女子钦羡的对象。
她活得那般精彩,那般有价值。
湘云妹妹的夫婿卫若兰,在原先生间接的影响和十王爷的提携下,在军中屡立战功,平安归来,与湘云夫妻恩爱,儿女成行。
那个爽朗的“云丫头”,一生都保持着她的明媚与快乐。
而凤姐姐……
提及王熙凤,宝玉心中便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
现实中,原先生的提前介入与多年引导,让凤姐姐早早收敛了那些阴狠手段,将精明能干用在了协助黛玉打理女子商号等正途上。
凤姐姐与琏二哥夫妻恩爱和睦,就连琏二哥的通房平儿,都有了好归宿,最后又回到王熙凤身边做了女管家。
这些年,凤姐姐更是每年都将自己名下大半收益拿出来行善积德,修桥铺路,资助孤寡,赢得了“女善人”的美名。
巧姐儿嫁得如意郎君,还有那个书里面根本没有出生的儿子,也平安康健。
这与梦中凤姐姐那被席子卷走的凄惨下场,简直是云泥之别!
就连他自己,也因原先生当年在贾府时,那些跳脱世俗、鼓励人追寻本心的言论,于潜移默化间影响了他。
他蹉跎几年,虽然依旧不喜八股,却还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学问之路,着书立说,教书育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也支撑起了家族。
更幸运的是,他在巾帼书院遇到了真正理解他、与他心灵相通的伴侣,育有若英这样出色的儿子,家庭美满和睦。
这一切的改变,追溯源头,竟都系于一人之身——那位看似温和,却拥有着巨大能量和智慧的原先生。
是她的出现,如同一颗投入命运死水的石子,荡开了全然不同的涟漪。
她保护了黛玉,引导了凤姐姐,创办并影响了书院,让宓龄、他的妻子这样的女子得以施展才华,也间接改变了湘云、探春等人的命运,甚至无形中为贾宝玉,指明了一条不同于梦魇中那般绝望的道路,并让他拥有了现实中这般志趣相投的婚姻。
“南柯一梦……竟是南柯一梦……”宝玉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后怕与无比的庆幸。
幸好,那只是一场梦。
幸好,现实是如此圆满。
是夜,宝玉辗转难眠,遂起身移至书房,铺开宣纸,研墨挥毫。
他未将那场荒诞凄冷的梦境付诸笔端,转而将现实中众人的美满图景,一一绘就:
黛玉与王爷琴瑟和鸣,着书立说;妻子在书院兢兢业业,桃李芬芳;湘云夫妇和睦,儿女绕膝;凤姐姐行善积德,安享晚年;儿子若英在工部勤勉任事,前程似锦;还有孙辈们的活泼可爱,家族的安稳和乐……
写毕,他看着纸上鲜活、温暖的人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窗外,月华如练,静谧中透着几分安详。
贾宝玉也将那场梦深深地埋入心底,如同封印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或许,冥冥之中真的自有天意,让原红蕖嬷嬷来到他们中间,拨乱反正,将那些本该零落的芳华,引向了各自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