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把田山也辞退了?什么理由?”
神尾拓哉听到水黑监督官提出辞退田山木原,显然有些不满,斜着眼睛盯着水黑监督官,冷冷地问道。
“跟吉泽一样,田山木原对日本必胜的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定,经常散布一些消极情绪,左右摇摆。”水黑监督官说。
“不不,水黑监督官,我不会同意辞退田山木原。不光是田山君,你今后要辞退其他任何人,我也都不会同意。”神尾拓哉说。
“为什么?”水黑问。
“因为这超出了你作为一个新闻监督官的职责。当然,你有权审核新闻稿件,但是你无权干涉我的人事。”神尾拓哉坚定地说。“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水黑与神尾拓哉对视了一眼,发现神尾拓哉并不像他认为的那么好说话,感觉自己碰了个软钉子。
“我只是向您建议。”水黑监督官有点尴尬地笑笑说。“辞退了田山木原,我可以向你推荐更能干的人才。”
“你还有别的事吗?”神尾拓哉问。
“关于日中战争的报道……”
“打扰了!我是佐藤彦二。”水黑监督官的话还未说完,刘简之的敲门声传了进来。
“进来吧。”神尾拓哉说。
刘简之推门走了进来。
“社长,你找我?”刘简之问。
“是我找你!”水黑说着从文件袋里拿出几页纸,递给刘简之。
“这是近卫内阁1941年的元旦献词,安排在晚上的政府时间节目里播出。”水黑说。
“是!”刘简之说。
“佐藤君,我们电台已经多日没有独家新闻播出了,连我太太都说,现在听我们的广播,越来越没有意思了!你就不想改变改变吗?”神尾社长说。
神尾拓哉知道新闻质量和收听人数下降,都跟政府的新闻检查有关,眼光瞥向坐在旁边的水黑监督官。
“那么,社长的意思是?”水黑监督官自然感到神尾拓哉是在发泄不满,反问道。
“佐藤君,你能不能搞点我们自己的独家新闻播一播?天天复述美联社的消息,读日日新的报纸,实在是没什么意思。”神尾拓哉说。
“神尾社长,我们接到一个听众的报料,最近有两个美国传教士来到了日本。”
“美国传教士来到日本?有什么特别吗?”神尾社长问。
“报料者说,两个传教士,是由美国政府高层授意,专门来日本索要“和平”的。”刘简之说。
“两个美国传教士来日本索要和平?”水黑监督官大笑起来,“和平,这可能吗?”
“水黑监督官的意思是,美国人不可能跟日本谈和平?”刘简之问。
“据我所知,海军方面绝不会答应。”水黑监督官说。
“我们只报道新闻事实。”神尾拓哉说,“美国传教士在哪儿?”
“住在东京dG饭店。”刘简之说。
“那么,日本方面的接待人是谁?”
“报料人说,日本方面的接待人,是日本产业组合中央金库理事井川忠雄先生。”
水黑又笑了起来。
“一个产业组合中央金库的理事,跟两个美国传教士谈日美和平,说出来就是个笑话。”水黑说。
“我知道这个井川忠雄。”神尾拓哉说。“井川是近卫文麿首相童年的同学和好友,几年前还曾经为近卫组织过一个什么智囊团。”
“这么说,近卫首相在透过私下管道跟美国接触?”刘简之问。
“极有可能。”神尾拓哉说。“想办法去采访那两个传教士。”
“好的。”刘简之走出去。
“神尾社长,向公众透露日美和谈,会挑起军中矛盾。”水黑监督官说,“陆军有一大批军官,正渴望海军与美国开战呢!”
“新闻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神尾拓哉说。“您不喜欢日美和好?”
“美国站在我们的敌人那一边,日本应该给美国一些教训,而不是谈和平……”水黑说。
“那就更应该把近卫跟美国人私下谈和平的事揭露出来。”神尾拓哉说。
“这事我得报告内阁情报局。”水黑监督官说。
“随你便!”神尾拓哉说。
刘简之回到新闻部,美由纪正在召集编辑们开会。
“我认为,1940年日本国内10大事件,应该将新兵训练营遇袭,10名教官不幸牺牲和飞机轮胎仓库遭焚,帝国战机产量腰斩这两件大事列入。”斋藤说。
“这种令人丧气的事件,还是不要列入的好。就算你列进去,水黑监督官一样会把它咔嚓掉!”小泽晴子说。
“斋藤君说的不错。”刘简之说。“不把这两件事列进十大事件,听众不会答应。”
“我敢打赌,你们评出的10大事件,一定会被水黑监督官给黑掉!”小泽晴子说。
“这极有可能,”刘简之说。“我们能不能再加上几件大事,让我们的听众自己来评定十大事件如何?
“由听众来自己评定?”田山木原问。
“佐藤君的办法不错。”美由纪说,“由听众评选,新兵训练营遇袭、10名教官不幸牺牲和飞机轮胎仓库遭焚、帝国战机产量腰斩这两件大事一定可以十居其二。我还建议,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可以再创收听新高,水黑监督官也不好干涉……”
“就这么定了。”刘简之说。“马上列出20件年度大事,由我们的几百万听众来评价。最后选出10件年度大事。晴子小姐,你觉得怎么样?”
“能这样当然好。”小泽晴子说。
“那就请晴子小姐写一个策划案。”刘简之转头对美由纪说,“美由纪小姐,你跟我去一趟dG饭店!”
“去dG饭店干什么?喝咖啡吗?”美由纪问。
“神尾社长要我们去见见两个前来日本索要和平的美国人。”
“美国人来日本索要和平?”田山木原说,“这事新鲜。”
美由纪站起来,跟着刘简之走了出去。
几分钟后,刘简之的汽车开出了东京广播电台大门。
“日美和谈?你肯定这是真的吗?”美由纪转头问开车的刘简之。“听上去让人难以置信。”
“应该是日美两边的高层,在通过私下渠道接触。”刘简之说。
“这事要是报道出来,陆军跟海军都会炸锅,尤其是陆军。”美由纪说。
“站在我的立场,你说该怎么办?”刘简之问。
“你的立场?”美由纪诧异地问,“佐藤君不喜欢日美和平?当然,如果日本跟美国发生战争,对中国很有利。”
“美由纪小姐,你觉得现在的日本,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吗?”
美由纪叹口气。
“车快没油了。”刘简之把车开进一个加油站。
一个40多岁的加油员走了过来。
“加多少?”
“加满。”刘简之说。
加油员笑道:“对不起,我问习惯了。您一次只能加15公升。
“我们的新闻采访车也只能加15公升吗?”美由纪问。
“除了军车,其他车都一样。”加油员说。
加油员拧开油箱盖,把加油管伸了进去。
“看来,美国不改变立场,日美开战避免不了。”美由纪说。
“我得搅黄这件事。”刘简之说。
加油员把加油管从汽车油箱抽了出来。
刘简之递过钞票,开车驶离。
前行不到百米,美由纪突然看见宫林戴着帽子,裹着大衣,提着一个包,一个人走在人行道上。
“佐藤君,你看,那不是日日新报的宫林吗?”美由纪说。
“是他。”
刘简之把车在宫林身边停了下来。
“宫林君!”美由纪摇下车窗,大声喊道。
宫林听见喊声,转过头来。
“美由纪小姐!佐藤君!”宫林走到车边。
“宫林君,您这是去哪?”美由纪问。
“我回报社。”宫林说,“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我们去做一个采访,要不要一起去?”美由纪问。
“采访谁?”宫林问。
“两个美国人。”刘简之说。
“美国人?”宫林一脸诧异。
“准确的说,是两个美国神父。”刘简之说。
“我对美国传教士没有什么兴趣!”宫林说,“我要赶回去发稿。”
“这两个美国人受托于美国高层,正在跟近卫首相的私人代表接触,为日美和谈拉皮条。”美由纪说,“我们把独家消息说给你,你还……”
“有这事?”宫林来了兴趣。
“想去吗?想去的话,就请上车。”美由纪说。
“当然想去!”宫林连忙坐进车里。
刘简之把车开走。
“这么大的消息,你们在哪儿挖到的?还约了采访?”宫林问。
“我们放弃独家消息,跟你们日日新一起分享。”刘简之说。
“那太好了。”宫林说。
“不过,有一个问题……”刘简之说。
“什么问题?”宫林问。
“你怎么躲过新闻监督官的干扰?”刘简之问。
“我自有办法。”宫林兴奋地说,“我还能把这条消息放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