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夏国对陈卫国一直都不错,对陈卫国的妻儿,亲妹子,也都不错。
陈卫国也是个重感情,懂感恩的人。
他点了点头,同意了萧晨南的做法。
自己的妻儿,妹子都还要在夏国生活,自己不能不考虑一下他们。
就这样,萧晨南心思重重的走出了陈卫国的家里,
现在,他完全忘记,自己最初来找陈卫国的目的是啥了。
萧晨南当天连夜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了老人。
老人知道这个消息也是一阵目瞪口呆。
他没有怀疑萧晨南有什么隐瞒他的地方,
这么多年的秘书,萧晨南的话老人还是相信的。
只是,这个消息,无论是谁知道,都会一时间接受不了。
这样的能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了。
就老人这个位置的人来说,他们考虑的东西会更多。
现在出现一个超出他们掌控之外的,超自然人物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他们不知道这件事,在将来是好是坏。
只是目前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现在夏国因为陈卫国的努力,已经收获了太多的东西。
就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这方面来看,夏国得到的好处就已经不已不是单纯用数字就能够衡量的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夏国已经有点离不开陈卫国这个人了。
这还没有将这么多年来,陈卫国一直稳定供应的保健粮。
这些都是他们这些老家伙,能够一直保持年轻健康的身体状态的关键。
现在让老人焦虑的是,自己这一方,好像没什么能够反制对方的手段。
除了他的妻儿和唯一的妹妹,能够对他有所影响。
自己这边好像没有能够威胁到他本人的手段。
老人不是没想到蘑菇蛋,可是那个代价太高了,而且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威胁到对方。
这就很让人恼火!!!
当晚,老人连夜召集最核心的几个人,召开紧急会议,将自己的这些担忧,在会上说了出来。
二长老:“陈卫国的这个能力,不知道是最近才有的,还是一直就有?”
三长老:“是啊,不过从今天小萧汇报的情况来看,我想到了陈卫国这么多年送保健粮的时候,都跟这样的能力有点相似。”
“尽管他跟小萧说的是最近修炼有成,才获得的能力,不过我觉得他未必说的是实话!”
四长老:“三长老说的对啊!你说这我想起来了。他在送保健粮的时候,是不准在仓库里安装监控设备的。”
“尽管他这样说了,可是我们怎么可能完全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
“那天,陈卫国送货之前,我提前安排人在里面安装了监控,想要窥探一下他运送粮食的过程!”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外围的人看到陈卫国进房间之后,里面的监控就会无缘无故的黑屏!”
“就连跨进仓库的录像都没有发现!”
“等到我们的人跟进去查看的时候,就已经发现,约定好的粮食已经全部到位了。”
“就跟这次小萧说的那样,都是凭空出现的!”
二长老:“这么说来,这个陈卫国一直都是有这个能力的。”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等到今天才将他的这个能力暴露出来。”
陈卫国没想到的是,这个世界的聪明人太多,
自己的只是稍微漏了一点底牌,人家就能够把他之前的小把戏,猜透个七七八八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就自己是聪明人,而小瞧天下人!
陈卫国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暴露这个能力,对后面会有什么影响。
他没有考虑那么多!
老人:“要不还是先观察一下吧,从以往陈卫国的表现来看,他对权利还是没有什么野心的!”
“而且还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甚至有点愤青!”
三长老:“对!这个大长老说的很对!目前来看,”
“这个陈卫国并没做出什么伤害人民,伤害夏国的事情,”
“也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隐藏自己的身份,作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身份在生活!”
“相反,他还给夏国做出了很多杰出的贡献!”
大长老:“我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才召集你们来商讨一下,对陈卫国这个娃娃的态度,要不要有所改变!”
四长老:“我建议还是静观其变的好!现在对他和他家人的保护措施也不要有所改变!”
二长老:“四长老说的对,我认为,不但不应该减弱对他们的保护措施,应该还要加强!”
“这么多年的观察,陈卫国这个孩子,还是很讲感情,很懂感恩的!我们对他和他的家人好,相信他也不会亏待咱们!”
“这么多年的相处,相信大家也都看在眼里了!现在我们只是被他突然泄露出来的能力震惊到了,一下子就失了方寸!”
老人:“二长老说的对,一切照旧!另外还要加强对他和他们家人的保护和照顾!让他一直站在我们这边,而不是对立面!”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维持现在对陈卫国的政策不变,非但如此,还要加强对陈卫国好。
主打的就是一个以真心换真心!
陈卫国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时兴起,引起了上层这么大的反应。
现在他正在为前往倭国做一些准备。
同时他还要去鹰酱,约翰牛等欧罗巴、阿美莉卡等国家去转转。
根据萧晨南给他的情报,在国外地下势力对自己悬赏的那些背后的金主,就是住在这些地方。
他这次去的就是要“自投罗网”,去这些金主的家里看看,把这些问题做个了断,顺便来一波零元购。
第二天,陈卫国将家里的事情跟何雨水交代了一番,也没有多说,只是告诉她,医院发展需要,他需要出差一趟。
并且告诉何雨水,这次出差的时间比较久,不过他会尽量在一年之内回来。
随后,他又来到了回春医院,
把医院的几个高层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个小会。
说自己要出趟差,这次去的时间比较久,回来的时间可能在一年左右。
并且告诉魏鹏,自己出差的段时间,医院由他负责。
为了不耽误医院的正常运行,按照现在回春丸的使用频率,自己会留下足够的回春丸,供他们使用。
交代完这些事情,就等苯田竹石这些人回国了。
苯田带领的商务代表团,出现了先前的那档子事,
其他人就算了,这个苯田竹石是不可能继续让他在回春医院接受治疗了。
没有当场弄死这个老东西,都是看在那200亿美刀的投资,
还有苯田竹石这些人是通过商务访问团的正规途径进来的,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外交纠纷,也是为了维护改开刚刚营造起来的良好投资形象,
同时也是考虑到陈卫国本人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在苯田财团承诺追加五十亿美刀投资的情况下,
放这老鬼子回去。
当然,苯田竹石先前承诺的投资额,都是优先将款项打到了夏国这边指定的账户里,
才同意签字让这人走的。
至于对方回到倭国本土之后,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就不是夏国这边能保证得了。
同时陈卫国也在等待着这笔款项到账。
就在陈卫国等待的时候,隔壁的95号院,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这个时候可还没有在京城里面禁炮,人们有个什么喜事了,都喜欢放上一挂鞭炮,以示庆祝。
这突然而来的鞭炮声,倒是吸引了陈卫国的好奇。
反正闲着也是无事,陈卫国就溜达着来到了95号院。
这个时候,陈卫国还是95号院和94号院的监督员。
许大茂还是院子里的管理大爷。
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了改开前那么大的权威了。
人们之间有矛盾,现在很多时候,都不会再找这些管理大爷。
而是直接报警,找公安同志来调解矛盾。
久而久之,管理大爷和监督员这个职位,渐渐的就失去了原有的职能。
撤销这个岗位,也都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现在95号院和94号院,许大茂的话没什么卵用,
可陈卫国的话还是好使的。
这都归功于陈卫国是回春医院院长这个职位。
不光是95、94号两个院子,在整个南锣鼓巷,陈卫国说的话,比街道办的王主任说话还好使。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口口相传,大伙都知道回春医院有味神药“回春丸”,
这款药,能够治疗一切恶疾,被人们传得,生死人,肉白骨了!
任何夏国人,都有资格,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在这里购买一次这样的神药救命。
这就相当于给了每个夏国人,一个活命的机会。
回春丸卖给外国洋人,可都是100元美刀一粒的天价。
这样的善举,现在谁还不知,谁还不晓!
而制造这款神药的人就住在94号院。
而且这个人,现在还是他们的监督员。
你说这样的好事,周围的人,是不是与有荣焉!
除了过年,95号院已经好多年,没有听到这么热闹的鞭炮声了。
陈卫国走进院子大门的时候,看到很多人都挤在阎埠贵的家门口。
像是在看什么稀奇的东西?
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讨论的很是热烈。
陈卫国在人群外围看了一眼。
立马就有眼色好的人高声喊道,
“陈院长!您来了!”
“哎哎哎!大伙都让让了啊,陈院长来了!”
人们听到喊声,纷纷回头,口里喊着,
“陈院长!”
“陈医生!”
……
同时,人群很自然的向两边分开,让出中间的一条道路出来。
屋里阎埠贵也听到了外面人群的吆喝声。
动作麻利的从屋里走了出来,健步如飞!
就像外面有一百块钱,等着他去捡似的!
看到陈卫国,热情的拉着陈卫国的胳膊,就往屋里拖,
“陈院长,你来了!?快屋里坐!快屋里坐!”
陈卫国跟着阎埠贵来到门口,就没进去了。
实在是里面已经人满为患,插不进脚了,
陈卫国也不是喜欢往人堆里扎的人。
看到这样子,就站在门口没动了,
“阎老师!你家里今天是有什么好事了啊?”
陈卫国说着,同时还往屋里瞧。
人太多,只是隐约间,看到三道比较陌生的背影。
不过细看,看上去又有点眼熟!
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这时阎埠贵连忙解释道,
“陈院长,是我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从东北回来了!”
“哦?解放,解成,解旷三兄弟回来了?”
陈卫国恍然,难怪看到这三道背影有点眼熟呢!
不过与记忆中的三人形象对比,这眼前的三人,可是健壮了不少。”
“各个长得肌肉琼结,孔武有力的样子!”
阎埠贵见陈卫国不愿意进屋,就冲着屋里的人影喊道,
“解旷,解成,解放你们快出来!看看谁过来了!”
其实里面的三人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喊话声。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陈医生,或者陈院长到底是谁?
在他们的记忆中,没有一个姓陈的医生,或者是院长。
而且还是这么受邻居们爱戴的一个人!
不过他们兄弟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经过这么多年在东北的打拼,早已闯出了一片不菲的成绩。
他们五个人(还有刘海中家的刘光天,刘光福两人)因为齐心,团结互助,加之阎解放的头脑灵活,敢想敢干,
在黑省远扶市,做外贸生意,发了财。
特别是这两年改开,他们五人的生意越做越大,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
每个人都已经身价百万。
这个年代的身价百万,可是能够称得上是巨富之家了。
有了钱了,五人就想起了还在京城的父母。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所以几人约定,将远扶市的生意安排了一下,就结伴回京城探望一下父母。
如果父母愿意,他们还想将父母接到远扶市生活。
现在他们有钱了,可不会在乎父母嘴里那点吃食。就想着尽尽孝。
其实他们几人刚去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因为人生地不熟,他们五人只能老老实实的随着分配的村里,跟着当地的村民一起劳动。
因为三人本质上都是老实本分的人,甚至可以说还有点胆小,
头两年,五兄弟过的很是凄苦。
经常性的吃不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