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城,丞相府议事厅。
张固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目光在内黄与邺城之间来回游移。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郭嘉苍白的面容和诸葛亮沉静的眼神。
\"邺城四大粮仓尽毁?\"张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郭嘉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沈练不负所托,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邺城现在乱成一锅粥,曹操正忙着清洗汉室旧臣。\"
贾诩捋着胡须补充道:\"内黄守军听闻邺城生变,听说已有逃兵出现。此刻攻城,想必会事半功倍。\"
张固目光转向诸葛亮:\"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天赐良机,不可错失。内黄乃邺城南面门户,若得此城,我军可长驱直入。\"他手指点在地图上,\"曹仁虽善守,然粮道已断,军心必乱。\"
张固猛地拍案而起:\"传令!点兵七万,明日辰时出发!\"
厅外雷声隆隆,仿佛上天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擂鼓助威。
三日后,内黄城外。
张固勒马驻足在一处高岗上,身后七万大军如黑云压城。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城墙——那上面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军,阳光下刀枪如林。
\"曹仁还真是名不虚传。\"张固轻声道。即使粮道被断,这座城池依然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慌乱之象。
身旁的郭嘉咳嗽两声:\"强攻伤亡太大,不如先试试攻心。\"
诸葛亮会意,对身旁亲兵低语几句。不多时,一队衣衫褴褛的降兵被带到阵前。他们面向城墙,开始呼喊城内亲人的名字。
\"二娃子!我是你叔啊!邺城粮仓都烧光了,别给曹操卖命了!\"
\"三哥!娘想你想得眼睛都哭瞎了,回家吧!\"
喊声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张固看到城头守军开始骚动,有人探头张望,有人交头接耳。但很快,一队督战队上城,几个探头过度的士兵被当场斩首,骚动立刻平息。
\"看来曹仁治军极严。\"张辽皱眉道。
马超冷笑:\"严刑峻法终难持久。待我带着攻城部队冲上一阵,看他们还守不守得住!\"
张固正要下令,诸葛亮却道:\"主公且慢。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先安营扎寨,让将士们饱餐一顿。\"
贾诩阴险地补充:\"最好在城下不远处埋锅造饭。\"
张固会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黄昏时分,内黄城外飘起阵阵炊烟。张固军中架起数百口大锅,炖肉的香气随风飘向城墙。守军们伸长脖子,喉结不停滚动。
此时内黄守军有四万兵马,可是邺城已经好几天没有运粮过来。而曹仁为了防止粮草不济,早就开始下令削减用度。
\"丞相有令!先登城者,赏黄金百两,赐良田百亩!特等功牌一个!\"张固派嗓门大的士兵在城下呼喊,\"投降者,一律免死,还发路费回家!\"
城头上一片寂静,但张固知道,饥饿与思乡之情正在守军心中蔓延。早晚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子夜时分,张固军帐中灯火通明。
\"明日攻城,当以雷霆之势。\"诸葛亮指着沙盘道,\"马超将军率一部分兵马攻东门,黄老将军带领弓弩手压制西门守军,周泰将军率敢死队登南门,文远将军埋伏在北门外截击援军。\"
郭嘉补充:\"曹仁必会从北门突围,文远需多布几道防线,前几个放他过去。\"
张固挑眉:\"为何?\"
\"困兽犹斗。\"郭嘉咳嗽着解释,\"若断其生路,曹仁必拼死一战。放他离开,守军士气必溃。然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面他的抵抗就弱了!\"
张固点头,转向众将:\"诸位可有异议?\"
马超抱拳:\"末将愿立军令状,午时前必破东门!\"
黄忠捋须笑道:\"老夫虽年迈,箭术却不输当年。西门守军休想露头!\"
周泰拍着胸膛:\"敢死队三千人,都是跟我多年的老兵,虽然是水军出身,陆战也不输任何人!刀山火海也闯得!\"
典韦咧嘴笑道:“真羡慕你们,从鸿沟大战之后,俺歇的浑身痒痒!”
张辽没有理会典韦,沉稳道:\"北门外三里处有片树林,正适合埋伏。曹仁插翅难逃。\"
张固举起酒杯:\"好!明日此时,我要在内黄县衙与诸位把酒庆功!\"
众将饮尽杯中酒,各自回营备战。帐外,夜风呜咽,仿佛预兆着明日血战的惨烈。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也极为漫长。
内黄城东门外,马超跨坐在白马上,身后五千攻城大军静默如林。他抬头望向城墙——那里火把稀疏,守军经过一夜警戒,此刻最为疲惫。
\"准备。\"马超低声道。
传令兵举起红旗。三百架云梯悄无声息地架起,每架云梯后跟着二十名精锐。更远处,三十辆冲车缓缓推进,包铁的车轮裹着湿布,行进间几无声响。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马超高举长枪:\"杀——!\"
战鼓骤然擂响,声震四野。第一波攻城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箭雨铺天盖地射向城头。守军仓皇应战,但为时已晚——第一批勇士已经攀上云梯!
\"顶住!给我顶住!\"东门守将嘶吼着,亲自挥刀砍翻两名登城敌兵。
但马超的攻势太猛。在张固的赏赐诱惑下,和督战队的刀子中,攻城大军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攀上城墙。
一名壮汉身中数箭仍奋力跃上城垛,临死前将守将撞下城墙。缺口一开,越来越多的敌兵涌上城头。
与此同时,西门处。
黄忠立于三百步外,挽弓如满月。城头一名督战官刚举起令旗,就被一箭穿喉。守军弓箭手刚要还击,又有三人中箭倒地。
\"弓弩手,放!\"黄忠一声令下,千箭齐发,压得西门守军抬不起头。
随后,黄忠又命令一队兵马装作要攻城的样子引诱守军探头,等城头的守军严正以待之后,攻城大军回撤,弓弩手的一波箭雨又向城头飞去。
南门更是惨烈。周泰这个人没有黄忠那么多的心思,直接赤膊上阵,身先士卒攀爬云梯。
滚油浇下,他左臂顿时皮开肉绽,却咬牙不退。登上城头后,他双刀如轮,连斩十余名守军,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曹仁在城中央箭楼上目睹三面受敌,脸色铁青。\"传令北门士卒做好准备突围!\"他对副将牛金和曹洪道,\"我带亲卫断后,你们率主力撤往邺城!\"
曹洪急道:\"将军不可!您若有不测...\"
曹仁面色凝重,声音严厉地打断道:“这是军令!内黄已经无法坚守,我们必须尽快撤退,能撤走多少人就撤走多少人!”
牛金闻言,情绪激动地大声回应:“即便如此,那也应该由我来断后!哪有让大将殿后的道理!”
就在这时,北门外的树林中,张辽正静静地观察着城门的动静。他看着那扇缓缓开启的城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果然,曹仁选择了突围。
“将军,要不要现在就发动截击?”站在张辽身旁的副将一脸兴奋地问道,显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大显身手了。
然而,张辽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冷静地说道:“丞相有令,先放他们过去一段距离。我们只需击杀殿后的部队即可。”
当曹仁率领着残部如惊弓之鸟般冲出北门时,突然间,张辽的骑兵如幽灵一般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曹仁的主力部队,而是仅仅截住了最后面的几百人。
而这几百人的领兵将领,正是曹仁的副将牛金。
曹仁与曹洪在撤退途中,听到身后传来的喊杀声,忍不住回头望去。只见牛金和他的亲兵们正在浴血奋战,与张辽的骑兵展开殊死搏斗。
曹仁的虎目中闪过一丝泪光,但他深知此时不能停下脚步,只能咬咬牙,继续率领着残部撤退。
午时三刻,阳光炽热。内黄城头的旗帜悄然更换,原本属于曹军的旗帜被迅速降下,取而代之的是敌军的旗帜迎风飘扬。
张固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踏入县衙。然而,当他走进县衙大堂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地都是一片狼藉,显然是曹仁在撤退前故意烧毁了所有的文书档案。
\"报!\"探马飞奔而入,\"曹仁残部已逃往邺城,张辽将军击杀敌将牛金,正请示是否追击!\"
诸葛亮摇扇道:\"穷寇莫追。当务之急是稳固城防,防备曹操反扑。\"
郭嘉却道:\"曹操此刻焦头烂额,短时间内无力反攻。不如趁势进军,直逼邺城!\"
张固沉思片刻,拍案道:\"传令三军休整三日,同时派快马通知濮阳再调五万援军。这次,我要一举拿下邺城!\"
众将轰然应诺。窗外,夕阳如血,映照着城头新竖起的\"张\"字大旗。内黄已破,邺城门户洞开。北中国霸主的宝座,正在向张固招手。
曹操的败亡,恐怕已经注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