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山路上那片空荡荡却仿佛暗藏玄机的场景也不断浮现。四周是荒芜的野草,在夜色中随风摇曳,像是隐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他眉头紧锁,额头上的皱纹如同沟壑般深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然,那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他深知,这起案件绝不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犯罪网络,那些犯罪分子就像狡猾的狐狸,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随时准备再次伸出罪恶的爪子。而他,作为一名刑警,肩负着守护正义的使命,绝不能让犯罪分子继续逍遥法外,让无辜的人再受到伤害。
终于,车子在派出所门口停下。林纾推开车门,快步走进派出所大厅。大厅里灯火通明,白炽灯光有些刺眼。
几名民警正坐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一个年轻的民警正对着电话大声说着案情,声音中透着焦急;另一个老民警则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各种信息。
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和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林纾径直走向值班民警,他的神情严肃得近乎冷峻,嘴角紧紧抿成一条直线,语气急切地说道:“同志,我是刑警林纾,刚刚遇到一起严重的伤人事件,我要向所里汇报情况。”
值班民警抬起头,看到林纾那一脸凝重的表情,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填写的表格。这是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民警,眼角的皱纹里透着岁月的痕迹。他微微坐直身体,认真倾听起来。
林纾简单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将在山路上发现伤者的经过,以及自己对案件的初步判断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当他讲到伤者身上那些不像是意外造成的伤痕时,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惋惜。他想起伤者那无助的模样,心中的怒火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那些伤口,一看就是有人刻意为之,手段极其残忍!”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在提及可能涉及更严重的犯罪时,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紧握拳头,仿佛要将犯罪分子一拳打倒在地,“这背后肯定有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彻查到底!”
值班民警听完林纾的汇报,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立刻拿起电话向所长报告,手指在拨号盘上快速按下数字,声音也变得急促起来:“所长,有刑警林警官来汇报一起严重伤人事件,情况可能很复杂!” 不一会儿,所长快步从办公室走了出来。所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他身材高大魁梧,犹如一座沉稳的山。面容坚毅,线条刚硬,眼神中透着沉稳和果敢,仿佛能看穿一切罪恶。他走到林纾面前,紧紧握住林纾的手,那有力的握手仿佛是一种无声的鼓励。“林警官,感谢你及时汇报。这起案件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绝不让犯罪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给人一种可靠的安全感。
当地警方迅速行动起来。所长立刻下达指令,派人去事发地点勘查。一组年轻力壮的民警迅速集合,他们个个神情严肃,眼神中透着兴奋和使命感。
其中一个年轻民警,脸上还带着一丝青涩,他一边整理着身上的警服,一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沉稳。他们穿上整齐的警服,戴上警帽,带上勘查工具,动作迅速而熟练。
随后神情严肃地上了警车。警车发动,闪烁的警灯划破夜空,发出红蓝相间的光芒,在黑暗中格外醒目。警笛声呼啸着,朝着山路上的事发地点疾驰而去。
他们深知,现场可能留存着重要的线索,每一个细微的痕迹都可能成为揭开案件真相的关键。也许是凶手留下的脚印,也许是遗落的作案工具,又或者是一丝血迹,都可能成为破解谜团的钥匙。
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则开始调取周边路段的监控录像。他们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屏幕上不断切换着不同路段的监控画面。
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民警,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嘴里还不时念叨着:“快,再快一点,别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每一段录像都被仔细查看,他们的眼神如同锐利的鹰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画面。他们希望从这些监控中找到伤者出现前后的车辆和行人的踪迹,从而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
也许能发现一辆可疑的车辆在伤者出现前停留,也许能看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徘徊,这些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
林纾和刘秧在派出所里,配合民警做着笔录。做笔录的房间不大,灯光有些昏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一台老旧的吊扇在头顶慢悠悠地转动着,扇叶上积攒的灰尘随着扇叶的转动偶尔簌簌落下,掉在桌面上,形成一小堆一小堆的污垢。林纾端坐在椅子上,身姿挺拔却透着一丝疲惫。
他的背虽然依旧笔直,但微微有些下垂,显示出他身体的疲倦。他的手指有节奏地轻敲着桌面,发出 “嗒嗒嗒” 的声音,这是他在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目光专注地看着对面做记录的民警,眼神中透着警惕和谨慎。刘秧则坐在一旁,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胳膊上的肌肉因为用力而微微隆起。
他的眼神不时扫过周围,似乎在警惕着什么,就像一只守护的猎犬,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民警仔细询问着发现伤者的每一个细节,从他们是如何发现伤者的,到当时现场的具体情况,再到伤者的外貌特征。
林纾斟酌着用词,尽量简洁地回答着。对于一些可能涉及案件关键线索、会暴露侦查方向的细节,他都巧妙地一笔带过。
他深知,案子还像一团迷雾般不明朗,一旦透露过多,万一消息走漏,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犯罪分子就可能察觉到危险,从而销毁证据、逃之夭夭。